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通訊員 雲宣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註明來源圖片除外)

在日前公佈的廣州市2019年容貌示範社區名單中,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榜上有名。近日,羊城晚報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起了“廣州老舊社區大變身,你pick誰?”的投票,吸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鴉崗南社區又以4412票(佔比42%)的超高人氣成功“C位”出道。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融入嶺南特色文化元素建造的“嶺南牆”

據悉,2017年起,鴉崗南社區將容貌示範社區創建工作與文化旅遊村建設相結合,投入經費約1723萬元,打造嶺南特色水鄉風情社區。4月26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實地走訪鴉崗南社區,深入感受它的獨特魅力。

社區處處是公園,展現嶺南特色水鄉風情

走入鴉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寫著“鴉崗村”三個大字的牌坊。往裡走,一座極具嶺南風格的建築引人注目,上面寫著“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幾個大字。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融入嶺南特色文化元素建造的“嶺南牆”

據瞭解,這座嶺南牆的前身為幾間磚房屋,較為破舊,對周邊群眾、學生的人身安全存在潛在威脅。為弘揚傳統文化,美化村內環境,鴉崗村特意聘請了村內老工匠師傅進行純手工作業,並融入嶺南特色文化元素,歷時一個月打造完成。如今,牆下繁花盛開,這裡儼然成為鴉崗村的“門面擔當”。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嶺南牆”未建前,原處破舊的磚木結構房屋 鴉崗聯社供圖

鴉崗村總面積為9.3平方公里,其中河道面積佔到了2.1平方公里,社區內水網密佈。沿石獅湧旁的道路向前走,便來到了石獅風情街。石獅風情街前身原為幾棟棄置建築,缺乏管理,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且有汙染河涌的現象。

為此,鴉崗村著手開展相關改造工程,融入嶺南特色和水鄉文化元素,打造出一河一景、一街一觀的水鄉風景線,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休閒、娛樂等於一體的活動場所。河涌兩岸的護欄上,擺放著一盆盆簕杜鵑,陽光下,鮮花盛開、河水清澈、道路乾淨,令人心曠神怡。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廟後綠道修建前的河涌 鴉崗聯社供圖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改造時的石獅湧兩岸 鴉崗聯社供圖

記者留意到,路邊的垃圾分類投放點也凸顯濃郁嶺南風格。據瞭解,鴉崗南社區內共設有垃圾分類投放點64個,全面覆蓋生活住宅區以及社區的道路,村民最遠也只需走不到100米的距離,便有一個投放點可以使用。

此外,社區今年還進行了“廁所革命”,對轄內其中的4個公廁進行改造升級,除裝修具有嶺南特色外,均做到“四淨三無兩通一明”。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現在的“嶺南牆”及石獅湧兩岸

走出石獅湧,繼續來到一片空曠的地帶——鴉崗石臺。據介紹,鴉崗石臺是鴉崗聯社的示範生產社,如今,這裡建起了黨建知識長廊、體育文化長廊、家風家訓長廊、廉政蓮廊,以及鴉崗黨群活動中心,推動在人民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文化體育等“軟文化”層面升級。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荔園橋修建前的河涌 鴉崗聯社供圖

“有人之處必有水,有水之處必有橋。”這句古話在在鴉崗南社區也有著生動詮釋。鴉崗湧沿線修建了同心橋、荔園橋、石獅譚橋等多座橋樑,荔園橋岸邊修有一條嶄新的荔園綠道,原本單調的圍牆,也化身成為家風家訓宣傳廊。

除了荔園綠道,還有廟後綠道、西岐綠道、文樓綠道等,環繞整個社區,總長度達11公里,很難想象,其前身是各廠房周邊的閒置荒地,長滿各類野草雜樹。此外,鴉崗南社區修建了石臺坊公園、鴉崗斷面公園等,實現了“鴉崗處處是公園”。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荔園橋建成後的河涌,形成了嶺南小橋流水的水鄉特色

記者還了解到,鴉崗村有300餘年的龍舟文化。社區內珠江西航道邊,原是一間混凝土攪拌站,留下了髒亂差的衛生黑點和安全隱患點,2016年鴉崗村響應治水的要求,進行河岸堆場清理,將混凝土攪拌站舊址改建為龍舟基地,以扒龍舟為主題的創意塗鴉也“爬”上了前往基地道路旁的舊牆。去年端午節,這裡曾舉辦廣佛同城龍舟邀請賽,2萬餘名觀眾觀賽,可謂相當熱鬧。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荔園綠道修建前的河涌岸邊 鴉崗聯社供圖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荔園綠道

社區環境改善,獲村民頻頻“點贊”

改造後的鴉崗南社區,讓村民“家門口就是公園”的夢想得以實現。不少村民感嘆,在沒有綠道和公園的時候,他們閒暇時候都沒地方到處逛,不少老人還要專門趕早班公交,輾轉去白雲山登高。如今,大家走出門就能逛公園,幸福感大大提升了。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改造前的龍舟基地 鴉崗聯社供圖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改造後的龍舟基地

今年25歲的阿鴻是土生土長的鴉崗村人,他一路見證著家鄉的變化。他說,小時候村裡的水也清,但淤泥還是會散發一點點臭味。近幾年環境越來越好,能看到魚重新有了,種類也特別多,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家裡老人基本“中午一走,下午一走”,經常出來鍛鍊,呼吸新鮮空氣。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改造前的水質監測點 鴉崗聯社供圖

阿鴻曾當了五年兵,有整整三年沒回過回家。2018年退伍後,他坐車經過鴉崗大道,發現兩側的建築完全不一樣了,完全沒有認出來。“當時就覺得,哇,眼前一亮的感覺。”他說。抱著“建設家鄉”的情懷和志向,他選擇留在家鄉,如今是鴉崗聯社的一名工作人員。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改造後的水質監測點

值得一提的是,阿鴻的女朋友也留在了鴉崗。阿鴻告訴記者,女朋友是江門人,如今也在這邊工作,除了兩人之間的感情外,鴉崗村漂亮的環境也是吸引她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阿鴻和女朋友在受訪的第二天就要領證結婚了。“希望我以後的孩子和我一樣,也在這裡成長,讓他從小對家鄉有一種情懷,長大後繼續為家鄉的建設、發展出一份力。”阿鴻說。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改造前的河涌岸邊 鴉崗聯社供圖

46歲的鴉崗村村民鄧婉梨也對村子的環境改造感到滿意。“以前沒有想過,我們的環境能變得這麼美,讓人這麼舒服。”她說。村裡的水清澈了,路修好了,公園建好了,每天吃完飯,很多村民到綠道上散步,大家都很開心,也覺得很驕傲。

此外,村民的素質也提升了,比如都能按照垃圾分類的要求,按規定時間投放。“我的外婆就是鴉崗村人,我們家一直住在村裡,捨不得離開,現在更不想走了。”鄧婉梨說。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現在鴉崗南社區的河涌岸

據鴉崗聯社社委蕭緒遠介紹,鴉崗南社區自2017年起啟動容貌示範社區創建工作,主要以綠道、小公園建設為主,同時注重環境整治,從河涌水質提升、公廁改造升級等民生方面發力。“我們的理念就是處處是公園,把每個片區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每個地方都能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他說。

老舊社區大變身,廣州市白雲區石門街鴉崗南社區憑實力“C位”出道

連接廟後綠道的同心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