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之文到徐大sao,如果好人沒好報,為什麼還要做好人

這幾天朋友圈熱傳了2件事,大衣哥家門無端被踹,徐大sao善舉被疑,真是應了那句話,生活是最好的編劇。

看似毫無關聯的事情,卻也指向了終極一問:”為什麼有時候,好人沒好報“?

其實這並不是個好問題,因為很多人沒有弄清楚到底什麼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和真正的好人。

反而有時候,好人要學習怎麼做一個“壞人”。

向壞人學:“勇氣”

真正的勇士不是戰無不勝,而是從不害怕衝突,不會為了避免莫須有的矛盾而委曲求全。

這次朱之文報警了,相信未來再有想試試身手的來訪者,他們也會掂量掂量。

從朱之文到徐大sao,如果好人沒好報,為什麼還要做好人

踹門男子躍躍欲試

​但是讓我頗不能接受的是,大衣哥出來的時候,我滿以為會是一臉憤怒,面對看熱鬧的圍觀者,就算不口吐芳華,怎麼也得維護一下自己權益,那可是他的家啊。

但是他用極其尷尬的笑容,迎合著剛剛還在為踹門者叫好的人一起拍照!

想用略帶諂媚的笑意,來化解這一場衝突,殊不知這樣做,只會讓人們輕視你的存在,一個翻身仗功虧一簣。

從朱之文到徐大sao,如果好人沒好報,為什麼還要做好人

陪上笑臉的大衣哥

最後,網友都勸大衣哥搬家為妙,可朱之文卻說不能忘本,可是你忘了它們是貪血的蚊子,是甩不掉的水蛭,是見縫就鑽的蒼蠅了?

借網友的話:“大雨中百鬼夜行,有人混在其中,比鬼還可怕。”

朱之文你還要一試再試嗎?

向壞人學:“睚眥必報”

俗話說:“寧惹君子不惹小人”,這也太欺負人了吧,難道“君子”的門,就可以讓“小人”隨便的踢嗎?

因為小人們奉行的是“拳頭”哲學,你打我一拳我一定要幹回去,下回你再動我試試。

從朱之文到徐大sao,如果好人沒好報,為什麼還要做好人

餘歡水制止無良業主反被教訓的啞口無言

想想你公司裡有沒有這樣的“小人”同事,但凡你做了什麼碰到他利益的事情,他就找各種機會給你穿小鞋打報告,處處給你惹麻煩。跟他共事,小心加小心,跟伺候“皇上”似的,就怕什麼時候被他“翻了牌子”。

這就是壞人們的主角光環----威懾,反觀好人們有什麼呢,當然也有光環了,那就是----好人卡。

有“好人卡”就像是在生活中開了嘲諷技能,工作中難活累活統統甩給你,慢慢就變成了工具人。朋友交往中,喜歡吃什麼想去哪,從來是微不足道的題外話。在戀愛中也會慢慢變成無關緊要的,可有可無的“備胎”。

從朱之文到徐大sao,如果好人沒好報,為什麼還要做好人

職場老好人往往痛苦的是自己

這裡說的睚眥必報不是非要魚死網破,而是面對不公待遇的時候,在能力範圍內,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利益。

因為,你越弱,那麼你身邊的壞人只會越來越多。

想起莫言在2012年諾獎典禮上,講的一件發生在他兒時並讓他終生難忘的故事:

“莫言小時候家裡很窮,某年中秋節。

大家難得包了一回餃子,每人只分到一小碗。

正要吃的時候門口來了一位乞討的老人,莫言看見,隨手拿起半碗紅薯幹遞了過去。

不料老乞丐一把推開,怒罵道:“你們全家都吃餃子,卻給我一個老人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

莫言當時懵了好一會才回過神,正要發作,但被母親制止。最後母親端起自己的半碗餃子給了老乞丐,這才消氣。”

從朱之文到徐大sao,如果好人沒好報,為什麼還要做好人

莫言在諾獎典禮上致辭

這個可能連故事都算不上的小插曲,莫言記住了半輩子,他不明白,“壞人”怎麼能罵的那麼自然,那麼義正言辭。

以德報怨,那以什麼來報德呢?

做個“帶刺”的好人

善良是內核,能量強大但又非常脆弱,如果裸露在外,“壞人壞事”見得多了虧吃得多了,難免會受到侵蝕。

所以她需要一個外殼,不用太堅硬,就可以給善良留出繼續成長的空間。

善良乃吾本心,我自撼而不動。

但是,你動我一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