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接入中國北斗,美國也想加入合作,我們為什麼要同意?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我們在各種高科技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北斗衛星導航就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從研發以來,目前已經發展了20多年,而且正在想全球化邁進,隨著我國第45顆衛星的發射成功,我們的整個導航系統更加成熟,也引來了很多國家的合作。

俄羅斯衛星接入中國北斗,美國也想加入合作,我們為什麼要同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北斗衛星所採用的三頻信號,讓其比美國的GPS更加先進。因為北斗研發的時間比美俄導航衛星都要晚一些,作為後起之秀,北斗在很多技術方面都是比他們兩家先進的,這也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所以不管是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還是美國的GPS,又或者是歐洲的伽利略,都需要更新進步,所以都希望從中國獲取一些先進的技術,俄羅斯就將自己的衛星接入了中國北斗,而曾經對中國百般刁難的美國也想加入北斗合作。

俄羅斯衛星接入中國北斗,美國也想加入合作,我們為什麼要同意?

而我國一直都是本著友好合作的態度,之後我們和俄羅斯也正式簽訂了兩國衛星導航合作的協議,其實俄羅斯本身的底子並不弱,只不過由於最近幾年經濟的疲軟,沒有更多的資金再投入到這個項目上來,更新自己的技術。而我國和俄羅斯的關係近幾年還是不錯的,而且我們又有先進的技術,所以俄羅斯主動找上門來和中國合作了。

俄羅斯衛星接入中國北斗,美國也想加入合作,我們為什麼要同意?

之後美國也跟隨俄羅斯的腳步,要和中國合作,因為GPS已經運行了好多年了,雖然整體上運行良好,但是技術已經不是最新了,所以美國人希望與中國北斗合作之後,在技術更新方面可以得到一些技術經驗,而我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也同意了美國的合作,

因為這次民用領域的合作,一旦北斗和GPS的終端可以互相兼容,就能讓使用GPS終端的用戶可單獨使用北斗,也可以使用北斗和GPS兼容的終端。

屆時,用戶可根據需要切換到不同的衛星導航系統,充分體現了不同衛星導航系統的互補性,也能對系統的精度和可用性帶來更好的改善,對雙方都是有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