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一公司惡意搶注“火神山”商標被罰7萬元

2020-04-28 19:14

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

上海對涉疫情知識產權犯罪“零容忍”,警方偵破製售假冒品牌口罩、消毒液等案件47起,阻斷200餘萬隻假劣口罩進入市場。一公司因涉嫌惡意搶注“火神山”商標案,被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開出7萬元罰單。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副總隊長李偉軍在4月28日市政府新聞發佈會透露,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上海警方聚焦製售假冒偽劣防疫物資等突出犯罪,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針對假劣防疫物資生產、運輸、銷售環節開展全覆蓋巡查,對涉及製售假劣防疫物資線索,無論案值多少,都做到第一時間介入調查、追溯源頭。同時,加強與各大電商平臺和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溝通協作,主動收集線索,提升線索發現、分析研判、打擊處置效能,快偵快破了一批製售假劣防疫物資案件,依法嚴懲了一批違法犯罪嫌疑人,成功查獲了一批假劣防疫物資。

截至目前,上海共偵破製售假冒品牌口罩、消毒液等案件4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0餘名,及時阻斷了200餘萬隻假劣口罩進入市場。

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局長芮文虎表示,他們也重點關注生產和銷售侵犯商標專用權、專利權的防護用品、消毒用品、抗病毒藥品、醫療器械等防疫用品的侵權違法行為,已立案調查上海某貿易有限公司經營假冒3M防顆粒物口罩案、上海某實業有限公司涉嫌生產銷售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洗滌液案、上海某藥房涉嫌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口罩案等。

該局還加大對涉疫相關商標的事前監管力度,對“火神山”“雷神山”等疫情相關的非正常商標註冊申請的代理機構進行約談,被約談代理機構均已採取主動撤回不當申請的整改措施。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對7家申請單位、個人和4家商標代理機構主要負責人分別立案查處。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對轄區內一公司涉嫌惡意搶注“火神山”商標案開出7萬元罰單。

進出口集裝箱、報關單、稅收、檢驗檢疫等主要工作量均佔全國海關1/4的上海海關,在疫情期間通過梳理、分析防疫物資類商品存在的侵權風險,依託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在確保合法防疫物資快速通關的同時,精準攔截侵權高風險貨物。據副關長柳波介紹,3月12日,上海海關立案調查全國海關首起進口侵權口罩案,截至目前,已累計查扣侵犯“3M”等商標專用權口罩1.4萬餘個。下階段,上海海關還將持續加強對進出口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此外,在涉疫知識產權服務方面,上海建立快速服務通道,截至4月27日,市知識產權局行政服務窗口共受理涉疫情相關專利優先審查72件、商標註冊申請79件。同時,中國(浦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開闢涉防疫專利快速審查通道,快速受理一批企業專利。中山醫院、第九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在疫情期間推出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醫用口罩更替口罩墊、改良防護服等,都獲得了知識產權領域的優先支持,使得這些產品迅速實現量產。

為支持抗疫和復工復產,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積極推行“網上辦、掌上辦、寄遞辦、預約辦”,開通6門熱線服務電話,採取告知承諾等措施,解決企業受疫情影響無法及時提供材料等問題。截至4月27日,通過網上系統辦理專利申請、繳費等業務總量達8.9萬件;增設票據寄送、快速發證業務,郵寄服務量同比增長38.58%;通過電子郵件辦理減費備案8589件,同比增長超過50%。

疫情期間,上海還加強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共有19家企業提交約80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需求,目前已有2家企業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組合貸款共1000萬元。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快速通道,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保險服務更便利,辦理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減至3個工作日,在線申請24小時內辦結,並簡化業務手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