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伯頓是怎樣發家的?結束篇

 五、走向社會 大獲發展

  

  1947年,厄爾·哈里伯頓因病被迫從總裁崗位上退下來,他的兄弟約瀚接替了他,當總栽至1950年。

  

  1948年9月9日,哈里伯頓油井固井公司的股票在紐約股票市場首次上市,共發行了60萬股。為公眾能買到哈里伯頓的股票,厄爾和他的妻子維達以及大西洋煉油公司出售了部分哈里伯頓的股票。這極大地增加了集資能力,鞏固了公司的股東基礎,為大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40年代末,公司的主要收入來自固井和散裝水泥的銷售,約佔總收入的70%,其餘收入全部來自專門設計的裝備。電測井可提供不同類型地層的資料,地層的酸化增加了石油產量,專用設備把各種水泥和化學劑注入井內,其中最賺錢的一種稱為水力壓裂(Hydrafrac)新工藝。這種新工藝是哈里伯頓的一家顧客——斯塔諾萊因德(Stanolind)油氣公司(現阿莫科公司)的發明,獨家轉讓給哈里伯頓技術特許權。

  

  為提高油井產量而設計的這種方法,是用膠凝汽油壓入井底,壓裂岩層,然後擠入一定數量的砂子撐開裂縫,使原油較容易地透過緻密岩層,從而使許多產量衰減的油井復活。哈里伯頓首家使用這種新方法,也是石油工業頭一次商業化的增產措施,它能使能源工業多生產上億捅甚至幾十億捅原油。壓裂新工藝成了哈里伯頓服務領域的中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從年收入的增長可見一斑:1949年為5720萬美元,次年增加到6930萬美元,1951年又躍增至9260萬美元。

  

  進入50年代,公司在各方面都獲得了發展。鄧肯基地的設施迅速擴大,1955年建成約4880平方米的機加工車間,技術中心新建一棟三層樓房,用於研究與工程活動。鑽井工作大量增加,公司僱員達7000人,鑽井深度平均每口超過約1220米,而5年前只有約1097米。有多種設備供租賃和出售,包括能得到含油岩層的流量和壓力讀數的測試工具以及用於完井作業的其它新設備,此外還有井壁清潔器、測深設備和採油封隔器等系列產品。

  

  公司提供的服務包括測井、井壁取心以及把水泥和壓裂用砂從附近的哈里伯頓倉儲區運送到鑽井現場,形成了新井固井新組合等。在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海灣沿岸的石油勘探服務也欣欣向榮,公司的23條各種船隻以及價值大約1000萬美元的其它裝備用於海上鑽井服務。在整個美國形成了大約200個作業中心。

  

  在這一時期,公司繼續向國際化突進。1951年,哈里伯頓油井固井公司的全控股子公司——哈里伯頓意大利有限公司首次出現在歐洲,然後成立了哈里伯頓德國公司。在阿根廷的作業始於1956年。進入英國是1958年。小小的厄爾·哈里伯頓的新法油井固井公司發展成了全球性組織,在加拿大設了32個服務站;在委內瑞拉和秘魯開辦了子公司,此外,還在沙特阿拉伯、蘇門答臘和澳大利亞等處進行作業。

  

  公司的大發展促進了營業收入和純利潤的增長。1955年它們分別為1.524億美元和1630萬美元,1957年厄爾·哈里伯頓去世那年,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1.94億美元。

  

  六、向油田服務廣度進軍

  

  一個沸騰著改進油井固井思想的頭腦停止了工作,哈里伯頓公司的創始人厄爾·哈里伯頓在經歷了一場纏綿的疾病後,於1957年10月13日在加利福尼亞逝世。他在公司當了28年總裁和10年董事長。他的賢內助、與他合作做出貢獻的妻子比他早兩年也離開了人間。《紐約時報》把哈里伯頓列為美國鉅富之一,他給後人留下大約7500萬~1億美元的財產,典當結婚戒指的日子早已無蹤影。俄克拉何馬名人紀念館把哈里伯頓收錄了進去。

  

  二次大戰後,美國國內對石油的需求繼續增長,1945~1954年間石油產量幾乎翻了一番,達到了日產230萬桶(相當於年產1.15億噸)的水平。但是,1957年開始出現衰退,對石油勘探設備和油井服務的需求也相應減少,公司的財務狀況反映了當時的這種趨勢:1957年稅前利潤為3800萬美元,1958年降至2760萬美元,次年回升到3390萬美元,1960年再次跌至2690萬美元。1962年全國的石油勘探業更不景氣,鑽井活動處於16年來的低潮。

  

  面對困鏡,哈里伯頓公司採取了一系列戰略措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以求公司的發展。1960年股東們將哈里伯頓油井固井公司改名為哈里伯頓公司。1961年8月,哈里伯頓公司總部由鄧肯搬到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接替厄爾·哈里伯頓擔任董事長職務的勞根·D·坎貝爾說:“這次搬遷的目的在於使公司的各部門和各子公司之間保持緊密的協調,尋求未來的投資機會。”更主要的戰略措施要算一系列的收購活動,從而大大擴展了公司為油田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也為它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7年哈里伯頓收購了設在得克薩斯州沃思堡的威萊克斯公司(Welex.Inc)。這是一家提供電測井和聚能射孔服務的專業公司。同年,它還收購了一些其它公司,包括射孔研究中心和“貨運老闆”公司(Freighr Maser)——一家火車車箱掛鉤生產商。

  

  1959年哈里伯頓又買下了奧蒂斯工程公司。這是達拉斯的一家企業,提供完井、採油(或採氣)以及油氣井控制的特殊設備和服務。這次兼併使得哈里伯頓的業務錦上添花。奧蒂斯工程公司的創始人是赫伯特·C·奧蒂斯,原來工作於貝瑟尼油氣公司。

  

  1929年一家石油公司有一口油井有采油井口(通常稱為聖誕樹)大閥門破裂,懸賞1000美元(這在當時是不小的一筆錢),奧蒂斯帶了一名助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一時名聲大振,許多公司請他去諮詢和指導,於是他創辦了自己的“南方諸州公司”,1955年改名為奧蒂斯公司。它既有製造廠,又有作業隊。

  

  1962年哈里伯頓還收購了西南管道公司,喬·D·休斯公司,以及高原保險公司,總計耗資3853.8萬美元。

  

  最引人注目的還要算與布朗·路特公司的合併。

  

  七、布朗·路特入盟

  

  1962年12月,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安裝工程公司之一的布朗·路特公司併入了哈里伯頓公司。這是哈里伯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布朗·路特也是一家老企業,它和哈里伯頓公司誕生於同一年。它的創始人之一赫爾曼·布朗,原是弗里斯敦一家築路承包公司的施工領班。1914年,這家公司倒閉,欠了布朗9個月工資,老闆把剩餘的資產——18匹騾馬、幾臺築路設備給他作為抵押。布朗就用這些資產,自己當上了築路承包商。本世紀10、20年代,正當美國汽車工業興起,因而築路業也成為新興的產業。

  

  為了擴大實力,布朗同他的妻弟丹·路特合夥,正式註冊為布朗·路特公司,設在奧斯汀。

  

  整個十幾年裡,布朗·路特公司從事公路和橋樑的建設。30年代初是美國的大蕭條時代.它慘淡經營,勉強維持著。1934年,它首次承包了路易斯安那州的一項運河工程。1936年時來運轉:它在奧斯汀以西的馬歇爾福特水壩工程上中標。這是政府出資的水電站工程的一部分,科羅拉多河上這座水電站將提供廉價的電力,也有助於防洪。這套大壩有25層樓房那麼高,長約1英里(約1600米),要澆築混凝土200萬噸。這項工程使布朗·路特出了名,此後承包了更多的政府辦的公共工程項目。

  

  二次世界大戰中,布朗·路特公司承包了休斯敦的格林斯·貝友大船塢,辦起了造船廠,先後為美國海軍建造了350多艘戰艦,因此而受到表彰。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布朗·路特全面出擊。它承接了美國關島軍事基地的重建工程。

  

  40年代後期,美國墨西哥灣近海油氣勘探和開發逐漸進入高潮。布朗·路特把握住了時機,由於它承建過船塢工程,有一定影響,1947年,它為克爾·麥吉石油公司設計、建造、安裝了一座海上鑽井平臺。這一炮打響了,從此布朗·路特成為重要的海上石油工程公司。這也引起了正在擴展海上油井服務市場的哈里伯頓公司的注意。

  

  1951年,布朗·路特公司建造了得克薩斯的潘帕大型煉油廠,接著又承包完成了聯合碳化物公司一座大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成為一家重要的石化工程建設公司。

  

  1956年,布朗·路特贏得了路易安那州世界最長的大橋的維修工程。這座大橋跨越龐恰特雷恩湖,全長達24英里(約38.6千米)。1961年,它承包了休斯敦曼德航天中心建設工程。這是一家興旺發達的大企業。

  

  為什麼布朗·路特公司會投入哈里伯頓的懷抱?

  

  早在1950年,布朗·路特的老闆赫爾曼·布朗和他的兄弟喬治·布朗就已建立布朗基金會,資助慈善事業,在得克薩斯州有一定影響。1960年,赫爾曼患心臟病,動了大手術,兄弟倆更是熱心慈善事業。隨著赫爾曼病況惡化,兄弟倆多次商議,把布朗·路特公司賣掉,從商界脫身,讓公司得到更好的經營管理。

  

  而此時,哈里伯頓正在雄心勃勃地發展。兩家公司很順利地實現了聯合。

  

  於是,哈里伯頓公司一方面調整了組織機構,另一方面把與能源服務有關的物探、測井、鑽井、完井等子公司集結為能源服務集團;而以布朗·路特為骨幹,形成工程建設部門,它的9個單位中8個是原來布朗·路特的下屬機構。

  

  布朗·路特公司進入哈里伯頓公司,自己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一方面,它發揮技術優勢,把海洋石油業務推向全球,建平臺,鋪設海底管道,成為海洋石油工程的姣姣者;

  

  另一方面,進一步擴展工業和民用建築工程的業務,比如,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建成了科羅拉多州的艾森豪威爾隧道以及聯通密西西比州和田納西州的通比格比水道工程。70年代,為伊朗設計、建造過查西爾軍港;後來,又為英國的蘇格蘭設計、建造了一座大型造船廠,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幹船塢。

  

  90年代,還為美國在海外的軍事行動(如索馬里“維和”行動)提供軍事後勤保障。更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承包完成了印度洋上迭戈加西亞島的海空軍事基地建設工程,工程總造價達4.75億美元。

  

  在石油化工方面,1988年它為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建造了世界級的大乙烯工廠。此外,為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地區的油田建造了一系列注氣工程。

  

  1984年,它承建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紙漿廠,工程造價達5.2億美元。

  

  八、創一流水平佔領國際大市場

  

  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1965年,OPEC成員國的石油產量首次超過主要非OPEC的石油生產國,這成為世界能源的供應、利用和價格的重要因素。OPEC的出現,使美國的石油工業發生了變化,對哈里伯頓的發展也有明顯的影響。

  

  1967年,哈里伯頓公司成立了新部門——哈里伯頓服務部,經營以往哈里伯頓油井固井公司的主要業務,採取服務多樣化和產品配套系列化來贏得更多的作業合同。該部開發出了新型水泥、添加劑和工具,幫助顧客在阿拉斯加北坡進行深海“困難井”的打井和完井,在加利福尼亞北部吉賽斯(Geysers)地區打地熱井。並在鄧肯中心附近設計和安裝了模擬設備,使工程師們能研製超深井鑽井作業中難以計算的高溫、高壓的測試工具和材料。

  

  70年代的10年裡,OPEC國家羽毛漸豐,終於打破了油價多年漂浮的沉悶局面,幾次人為地提高油價。1974年阿拉伯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導致油價大幅度上揚。1981年一桶原油價為31.77美元,比1972~1973年高出約10倍。因此,在那個年代裡,人人都想做能源生意。1975年美國石油工業打井超過40000口,這是10年以來的第一次,1980年超過71500口。1981年打了91600口。這一方面表明勘探活動復甦,另一萬面標誌著油田進入高含水期。

  

  一時生產不經濟的老油田紛紛進行修井和重新勘探。這時哈里伯頓公司開發了二次採油、三次採油的新方法,特別是公司用於自己項目的設備在公開的市場上不出售,因此在油田服務方面比以前更有利可圖。然而,油田服務的收入趕不上項目建設(鋼鐵廠、市政建設和造紙廠等)。1975年油田服務與產品部收入約佔公司總收入的46%,而工程建設部的收入卻超過一半,約佔51%。

  

  1977年油價實行控制,美國國內石油勘探的熱情逐漸消失,當時進口原油的總費用為4500萬美元。兩年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伊朗局勢不穩以及OPEC國家再次提高油價,又刺激了美國國內的石油生產。始於1979年6月的油價控制,經過28個多月逐步停了下來。

  

  所有這些變化以及已有許多重大發現的北海海上勘探放慢,影響到石油供應。哈里伯頓的二次採油,三次採油技術得到更廣泛的運用,為提高衰竭井採油量的油井固井更是公司的拿手好戲。

  

  1980年哈里伯頓的市場佔有率大約達到60%;在現有油井剩餘油採收的增產措施服務方面佔市場的50%。油田建設的聯合項目不斷增加。1976年布朗路特和一家競爭者雷蒙德國際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一項價值2200萬美元的橋樑建設中合作。同年,布朗路特與挪威石油顧問公司達成同樣協議。這段時間對哈里伯頓公司確是好時光,每個季度的收益記錄不斷刷新,營業收入一路翻番。

  

  70年代末期哈里伯頓的總利潤:1978年達7.18億美元,1979年為6.48億美元。1979年的營業收入超過70億美元,比70年代初增加了6倍,1981年又創新記錄,達85億美元。

  

  九、面臨新挑戰 攀登新高峰

  

  1981年初油價控制全部被取消,鑽井活動相應增加。1981年美國打新井77500口,比1978年增加約60%。但好景不長,1982年美國經濟衰退,油價猛跌,影響到鑽井承包商和服務、供應公司,許多較小的公司倒閉或轉行,哈里伯頓公司經受住了考驗,但也縮小了規模,1986年其僱員從115000人減到65000人,1988年又減到48600人。

  

  哈里伯頓公司把挑戰看作機遇。1980年它在鄧肯建造了第一流的研究中心。這個研究中心專門從事哈里伯頓主體業務——完井、固井、壓裂、酸化等方面的新工藝、新設備、新工具的研究和開發。這個五、六百人的研究所,佔地約570畝左右。第一期工程建成的研究實驗設施就有22300平方米,造價3800萬美元。第二期工程擴建後,研究和實驗設施達到約31600平萬米。這裡實驗儀器先進,工作條件舒適,1981年曾被評為美國的“最佳研究所”。

  

  80年代末又在荷蘭開設了一箇中心,為歐州和北海的顧客提供特殊服務。1984年哈里伯頓公司在得州阿林頓的信息服務中心對外開放,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機構之間形成了數據網絡,研究工作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哈里伯頓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技術和產品送到油田人們的手中。昔日那家靠馬車、吊捅和灰耙作業的小公司,如今已發展成擁有高功能計算機技術和衛星數據傳送系統的現代化大公司。

  

  當時哈里伯頓面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就是象德萊賽、斯倫貝謝等大工業公司開始搞多元化經營,也進入到固井和油井增產措施等行業——哈里伯頓的傳統業務。面對強勁對手,哈里伯頓為使服務價格更具有競爭力,將市場份額繼續維持在高水平上,在鑽井泥漿和測井作業方面採取靈活的保護措施以對付競爭。

  

  為適應形勢,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組織措施。兼併活動有增無減。1988年,哈里伯頓一舉買下了全球四大物探公司中的老二——美國地球物理服務公司(GSI)和老四——美國地球資源公司(Geosourcc),把它們合併為哈里伯頓地球物理服務公司(HGS),這一下,它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物探公司。

  

  美國地球物理服務公司(GSI)的創始人是約翰·克拉倫斯。他於1930年發明了反射波地震儀——地震法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手段。據說,也是這家公司最先把地震信息記錄到磁帶上一一第二代地震勘探儀器的主要標誌;此外,它還是數字技術和三維地震數據採集與處理的先行者。

  

  但是,1993年10月18日,哈里伯頓公司將它的哈里伯頓地球物理服務公司(HGS)賣給了美國西方地球物理公司。哈利伯頓並非心甘情願把這條“大魚”吐出來、奉獻給別人,而退出物探這個石油技術的高技術領域。公司董事長不無遣憾地承認“過去我們在地球物理方面的工作令人失望”,“出售這項業務的目的,是使我們得以集中物力和財力來確保我們的能源服務主業,提高經濟效益”。這是哈里伯頓有史以來最大的失敗。

  

  幾乎與此同時,高技術企業吉爾哈特工業公司(Gearhart Industries·Jne)加入了哈里伯頓陣容。該公司成立於1955年,由馬爾文·吉爾哈特和他的同事、工程師哈里德·歐文合作創辦的,當時的投資是每人3000元,第一個辦公室是一間白鐵皮小棚子。後來他們闖入已被大公司壟斷的測井和射孔行業。開頭只有一付射孔槍,拖車還是借來的,戰戰兢兢地賺一點錢。井架林立的路易斯安那州石油城給公司帶來了好運,在那裡,它的子彈射孔新方法出乎意料地成功,7家射孔公司聯合起來經營這一專利技術,分享這一市場。

  

  在射孔與測井業務看好的時候,公司不失時機地履行雙重功能,既是鋼絲繩作業者,又是測井設備製造供應商。1969年,它的十幾家作業公司和6家獨立測井服務公司合併,吉爾哈特因此成為美國第五大電測井服務公司。

  

  吉爾哈特把計算機引入油井測井業務是頭一家,後來又開發了混合微電子電路先進技術和隨鑽測量(MWD)裝置,據分析家預測,公司的營業額增長率可達25%一30%,比其他同類企業超出約10%~15%。它的業務擴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亞、歐州、印度、俄羅斯、委內瑞拉、古巴和哥倫比亞等許多國家。

  

  吉爾哈特加盟後,同哈里伯頓原來的測井企業合併成為哈里伯頓測井公司,成為世界上三大測井企業之一。

  

  80年代末哈里伯頓經營著大約40個研究與開發項目,為提高盈利調整了機構,擺脫了一個人壽保險子公司以及兩項非石油業務,它的資產達42億美元,總收入56.6億美元。

  

  整個80年代公司創造新記錄層出不窮。1983年,它已累計向井中泵進10億袋水泥,這是公司的又一個里程碑。研究與發展也空前活躍,包括水平鑽井技術的開發和海洋三維地震測量等。

  

  不斷開拓國外新市場,哈里伯頓向中國海上第一口多井口平臺提供了完井設備.兩年後又向中國陸上提供油田服務,這在美國公司中是第一家。1991年,公司與獨聯體正式建立了關係,在莫斯科開設了辦事機構。90年代初它的營業收入40%以上來自美國以外。

  

  進入90年代,世界能源工業變化頻繁,能源公司財政緊張。他們都想找到更有效的發現和生產油氣的方法,希望服務公司提供多種產品和包括一攪子工程管理的綜合服務。哈里伯頓公司不畏困難,順應潮流,於1993年7月,把它10個半獨立的能源服務機構,如哈里伯頓服務公司,奧蒂斯工程公司等合併成一個機構——哈里伯頓能源服務集團,成為一個統一的全球機構。

  

  這一新機構為哈里伯頓在多變的能源工業中創造了戰略優越性,可根據適應性、效率、技術和經濟狀況靈活地成立或撤銷一個服務公司,向顧客提供地區公司和總公司兩個層次的全球最好的技術服務。它還採用新辦法,把技術和服務工作結合起來,利用這種優勢去贏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哈里伯頓是怎樣發家的?結束篇


  在過去的幾年裡,哈里伯頓完成了重要戰略和組織機構調整的第一步,改進了投資回收狀況,併為長期發展打下了基礎。1994年下半年出現了民好轉機,經兩年虧損之後開始大幅度盈利。1994年作業利潤2.35億美元的90%,純利潤1.78億美元都是在下半年取得的。哈里伯頓出售了一些非主業業務,收入4億美元,年終流動現金達到4.28億美元。

  

  繼續加強當今市場上適用的主要技術項目的研究和開發。新技術從構思到商業化的過程大大縮短。1994年哈里伯頓在加州貝克斯菲爾德附近的殼牌西方開發和生產公司的麥克基特里克油田上完成了世界最大的柔性管鑽井項目,共鑽井68口,平均每天打一口井,保持了90年代最熱門技術中的領先地位。它還用新的井下鑽井系統,在挪威海上特別困難的深井情況下成功地完成了水平井段,傾角達125°,提高了鑽井速度,還節省成本近40%。

  

  1993~1994年間,布明·路特公司承建了杜勒斯格林韋的收費公路,全長約23.3公里,這條路由私人集資,布朗路特既是建造者,又是投資者。特別重要的是,1994年布朗·路特獲得了一項巨大工程的承包合同——世界上迄今為止最長的海上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

  

  該工程從阿拉伯半島的卡達爾到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全長1509公里,其中有1496公里的管徑是1016毫米的大管道。這一工程將於飛1996年初開工,90年代末竣工投產。設計日輸氣能力為5664萬立方米,整個工程的總造價達32億美元。由布朗·路特公司承擔工程設計、工程管理、採辦和施工工作。

  

  哈里伯頓引為自豪的是1991年它幫助科威特撲滅海灣戰爭留下的油井大火。戰爭一結束,反應靈敏的哈里伯頓公司看準了這一重大機遇,派去了專家、滅火隊伍和設備,成為這一巨大滅火工程的第一支也是最大的隊伍。當時條件十分艱苦,不僅油井處於沙漠深處,更主要的是地雷和活炸彈尚未清理乾淨,工人碰上這類爆炸物的事件時有發生。

  

  困難再大,哈里伯頓是勝利者。它的第一個油田服務隊撲滅了科威特第一口油井大火,在一共647口著火油井中,哈里伯頓的人員控制了320口井,約佔總數的一半,共用了19萬工作小時,沒有一次因事故而耽誤時間。公司自身也獲得了可觀的收益。(原載《石油科技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