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體面的成年人,到底需要賺多少錢?


2020年已經過去一小半,如果你隨便拉幾個人問,今年最缺的是什麼?

如果我沒猜錯,90%的人會告訴你缺錢。

是不是很扎心,我們每天早出晚歸,風裡來雨裡去,省吃儉用一年下來,竟然沒有一分錢存款。

為了省幾百塊錢房租,每天在路上多花兩三個小時;

為了少花幾毛錢,買包衛生紙也要貨比三家;

身體不舒服舍不得去醫院,總是想著再扛扛吧;

被上司大聲指責,為了保住飯碗,只能陪著笑臉……


為什麼你上班從不遲到,生病不敢請假,加班唯命是從,為了賺錢真的已經很拼命了,還是缺錢?

一個體面的成年人,到底需要賺多少錢?


歸根結底,就是吃了沒有“理財思維”的虧。

所謂理財思維,就是不能只想著賺錢,還要想著怎麼讓“錢生錢”。

01

30歲以後,拼的是“睡後收入”

李嘉誠說:“30歲以前人要靠體力、智力賺錢,30歲之後要靠錢賺錢。”

深以為然。靠錢賺錢,確實是實現財富快速積累的唯一方式。

我叫封賀,從負債6萬,到“睡後收入”上百萬,只用了3年時間,現在是微淼商學院的創始人。

年少輕狂時的我渾渾噩噩,因為成績不好,只考上了一所三流大專。

但我不思悔改,不僅信奉“學習無用論”,不學習,還愛做成為千萬富翁的白日夢。

老師曾經恨鐵不成鋼地問我:“現在不學習,將來你要拿什麼改變命運?”

我不知天高地厚,張嘴就回:“用錢。”

大話是那樣說,但我一個農民家庭出身的苦孩子,一無背景,二無人脈,三無學歷,拿什麼賺錢?

一開始我抖小機靈,想到自己去創業。拿著父母省吃儉用,牙縫裡摳出來的血汗錢,我不到3個月就敗光了。

這次失敗猶如當頭一棒,讓我徹底清醒了:想要賺錢不能靠小聰明,要有真才實學。

從那以後我開始沉迷圖書館,專門找富豪們都是怎麼賺錢的書來看。

像李嘉誠、巴菲特、山姆沃爾頓、傑克韋爾奇、索羅斯等人的書,全部都被我翻遍了。

巴菲特有句話說的特別好,人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駕馭金錢的能力。

“駕馭金錢”這4個字,讓我眼前一亮。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惡補各類理財知識。

諸如道氏理論、K線形態理論、波浪理論、均線理論、時間週期理論、技術指標、江恩理論等等,都讓我如獲至寶。

雖然現在看來這些東西有些投機,對實現財富自由沒有什麼益處。

但在當時,這些東西卻帶給我無與倫比的自信,以及對未來的無限希望。

一個體面的成年人,到底需要賺多少錢?


畢業以後我在一家西餐廳做吧員,但我知道這一切只是暫時的。

平時我申請每天上晚班,白天去網吧學習股票,並開始自學課程,彌補知識儲備的不足。

緊接著我把證券從業資格和期貨從業資格證書全部都考了下來。

來到一家投資公司,做股票分析師,為客戶篩選優質股票。

一個月的試用期,我PK掉另外一位從業多年的股票分析師,轉正當月我的月收入就達到了8千多元,相當於現在的3萬多。

為了彌補學歷上的不足,我還開始了複習考試。

每天晚睡早起,一頭撲進題海里,利用一切時間學習,連做夢都是在做題。

皇天不負有心人,2011年我收到了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一個體面的成年人,到底需要賺多少錢?

▲ 復旦大學

在復旦讀書時我還是想創業,為此找朋友借了6萬塊錢,結果這次創業依然以失敗告終,一分錢沒賺,還背了6萬塊錢的債務。

後來,我來到一家實力較大的金融公司做研發部經理,半年後調到北京,負責管理連續三年虧損嚴重,團隊只剩不到10個人的北京分公司。

在明確了公司的使命、願景以及核心價值觀之後,我開始招聘人才組建團隊,等人馬齊備後我又給他們進行了嚴苛的培訓。

在我和團隊的努力下,北京分公司三個月後開始扭虧為盈,一年後淨利潤超千萬,三年後年淨利潤超3千萬。

而我自己每年的“睡後收入”(非工資類收入)以達百萬以上。

3年時間,我從負債6萬到“睡後收入”上百萬,實現了財富自由,成為別人眼裡的“有錢人”。

02

有多少錢,取決於你駕馭金錢的能力

為了讓更多人消除理財焦慮,過上富足自由的人生,我創辦了微淼商學院。

以完善的課程體系、專業的師資團隊,以及高效的運營模式,讓0基礎的小白掌握理財奧秘。

學員中有個叫鄭九波的,讓我印象尤為深刻。

我認識九波時,他剛大學畢業兩年,每個月幾千塊錢的工資,平時節衣縮食,最多也只能存1500塊錢。

儘管如此,九波離財富自由的目標還是相差甚遠,他憂心忡忡地說:現在每個月最多攢1500塊錢,猴年馬月才能有100萬啊。

我一聽就笑了:如果只靠這份死工資,這輩子都要為錢發愁,你要學會理財才行。

九波很疑惑:理財不是有錢人才做的事嗎?我這麼點錢,怎麼理財呀。不能不說,九波的觀念錯了。

我們不能等有錢再去理財,而是理財了才會有錢。

眾所周知股神巴菲特最初的理財資金不到人民幣1000塊,但是通過這麼多年的錢生錢,他已經成為世界首富。

假設初始資金是5萬塊錢,從現在開始每個月投資1500塊,到了40歲就能靠理財賺到人生的100萬,不用擔心孩子的學費、老人的贍養費,到了50歲,就可以賺到300萬,一家人都衣食無憂,自己養老也不是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這個世界的第八大奇蹟。

一個體面的成年人,到底需要賺多少錢?


▲九波的投資收益圖

不僅僅是男人,對於女人來說錢也至關重要。

靜文今年32歲,是個二寶媽媽,自從生完二胎,就辭職在家帶娃。

幾年前她和我初次見面,就聲淚俱下地開始訴苦:

買菜、買奶粉、買衣服,哪樣都要錢。老公拼死拼活賺的工資,根本不夠用。每個月都過得緊巴巴的,下個月房貸能不能交上都不敢保證。

二寶眼看著就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連學費都沒湊齊,人到中年才發現存錢比登天還難……

靜文讓我想到很多寶媽,她們的困境都差不多。

家裡經濟壓力大,雖然心裡焦慮,但左手是孩子的屎尿屁,右手是全家人的飲食起居,分身乏術、有心無力。

通過深入的交談,在瞭解到靜文的家庭財務狀況後,我發現她其實有理財意識,只不過都是在跟風買理財產品和股票,所以虧的多賺的少。

於是我建議靜文系統學習理財以及家庭資產配置課程。

靜文學得很認真,短短一週時間就掌握了什麼是生錢資產,什麼是耗錢資產,該如何配置資產讓錢生錢,光是學習筆記她就記了兩大本。

一年後再見面她早已不是悲觀主婦,而是獨立自信運籌帷幄的生活家。

一個體面的成年人,到底需要賺多少錢?


▲靜文帶娃出遊照片

原來這一年,她將學到的理財知識活學活用,用“家庭資產配置模型”,建立了一套適合自己家的投資理財模型。

老公的30萬年收入,通過她的精明理財,已經給家中帶來6萬塊錢的“睡後收入”。

一個體面的成年人,到底需要賺多少錢?

▲靜文投資收益圖

不僅如此,她還抓住了18年的低點,資金翻了將近一倍。如今她已辭職回家帶娃5年,但存款卻是老公的10倍,老公和公婆都對她刮目相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