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首日,上海做到防疫復學“兩手抓”

經過特別的悠長假期,在陽光明媚的春日裡,上海約15萬名初三、高三年級學生在4月27日這天,終於回到久違的校園。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開學首日迎來了220名高三學生,雖然人數只佔在校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但學校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制定方案,防控措施更嚴更細,同時幫助學生儘快修補完善學科知識體系,形成返校學習的良好狀態。

一邊抓好防疫,一手做好復學,上海各所學校正在全力以赴,用衝刺考試的心態,做好這道並不容易的“問答題”。

為保證學生安全,上海市教委要求學校實行比一般場所更嚴格的防控措施,為此發佈了《開學工作指南》,如對在校師生按照每人每天一片的標準提供應急口罩;對食堂、宿舍、教室、洗手池及廁所等重點場所每日定時消毒;在校師生超過100人的學校必須在校門口配備熱像式篩檢儀等。

在奉賢區,各校根據入校人員數,採用分區域、保持1米距離等要求,進行測溫線路設計,避免校門口的擁堵。學校將學生的活動區域進行科學規範的劃分,樓梯實行靠右走,用箭頭、小腳丫、溫馨提示等醒目標識明確提示。

在寶山區,所有學校採取錯峰錯時報到,每個班級都規劃了詳細的報到時間段。早上,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保持一米以上間隔,排隊有序通過紅外線測溫儀檢測。教室外,學校早已準備好了額溫槍、免洗洗手液以及其他消毒用品,方便學生隨時進行測溫和消毒。教室內桌椅拉大間距,減少不必要接觸。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在食堂門口安裝了洗手檯,設置一排感應龍頭,方便洗手。學校還在餐桌上安裝了隔板隔斷,每個學生“對號入座”,在固定座位上用餐。

首批返校的初三、高三學生兩個月後面臨中高考,如何幫助他們迅速適應緊張的迎考節奏,是學校和家長共同關注的問題。上海市教委為此要求學校合理安排教學,循序漸進,通過教學密度的調整、不同課程的安排,讓學生在返校後能儘快進入備考狀態。

在線上學習的最後階段,市東實驗學校的教師在教學上逐步減少對電子媒介的依賴,幫助學生從學習方式上向線下學習迴歸。學校學科組深入研究線上線下教學優勢的融合,通過重建學程設計、線上定製輔導、利用平臺資源自主設定學程等方式,使線上線下學習模式有延續性。虹口區各學校則結合升學考試時間節點和總體複習進度,及時診斷居家在線的學習效果,排查學生的學習易錯點、易漏點和易混點,做好對學習進度、難度把握不準確等情況的糾正,制定全面而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舉措。

為幫助學生調節情緒,緩解壓力,以積極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中,松江區所有學校在返校首日同上復學第一課,包含“‘疫’往無前”“‘疫’路同行”“‘疫’起成長”三個主題。課程總共包含23節心理課、5大類家庭教育指導微課程,為學生學習、居家生活護航。針對高考延期,松江區還專門推出“煎熬期還是加時賽”系列音頻節目,幫助高三學子梳理思緒,調整情緒,助力高考。

按照分批覆學計劃,上海市中小學其他年級學生將分別於5月6日、18日返校,屆時校園將傳出更多的歡聲笑語。 (光明日報記者 任鵬 顏維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