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學校組織大家看過哪些電影印象最深刻?

簡單點影視


昨天我又看了遍《我的九月》,讓我回憶起很多往事!

九月意味著開學,只能指著對十一國慶假期的期待活著了。然後就有很長時間放棄期待,信念破滅,直到十一月再指著對新年的期待活著,然後就是期末考試。挑燈夜戰,溫習功課,考完了就舒服了。最後在對春節的期待中過完整個寒假。接著又是期待破滅直到臨近五一。在中間過度的三八婦女節有可能放半天假。(嗯,當時還沒有清明假期這一說法呢。)然後過六一,考試。一門心思盼望著放暑假,脖子上掛著門鑰匙在大雜院裡過完整個夏天,伴隨著竹簾、涼蓆兒、西瓜、清涼油,嗡嗡做響的電風扇、痱子粉、《西遊記》、紅白機、露天泳池、…….

荒廢完整個假期,在八月的最後幾天裡和焦躁的蟬鳴一起趕完暑假作業,然後,等待又一年的輪迴。

沒有遊戲機的暑假就和沒妞兒的情人節一樣敗壞。

又是九月要發新書,要包書皮,伴隨著夏天的尾巴,從沮喪中鑽探快樂。女生都穿著過膝蓋短裙,男生都穿著齊蛋小短褲,配合著雪白的襯衣。在雜院裡整天玩耍的夥伴重新出現在教室裡的時候,大家依然會像一個暑假沒見過面一樣嘰嘰喳喳個不停,那喧鬧的感覺和《我的九月》中所描繪的一模一樣,女生跳皮筋、玩翻繩,“金胳膊金腿金腳卜丫”。男生除了被女生欺負就是互相欺負一下。

我們班有位被大家一致認為 “很後進” 的同學,每天鼻涕過河直至胸部,除了自習課門門功課不及格。他化名類似於 “然後”(所以開頭的那段敘述我用了無數個然後),因為在平時表達事物的時候唯一會用的連詞就是 “然後”。他是班裡同學在九月開學後最熱衷最搶手的開心果,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笤帚疙瘩臉上走,偶爾還露出一些笑意,像極了電影《我的九月》裡面的安建軍。同學們也會把他的名字和 “大”、“巨” 以及 “傻子”、“咕給”、“噶被兒” 等詞結合起來。

當時大夥兒真不知道什麼玩意兒叫做 “阿斯巴甜”。

無獨有偶,《我的九月》裡演的是4.1班全體同學在九月暑假結束後參加團體操訓練迎接亞運會的故事,“安大傻子” 由於動作不標準被體育老師刷下來了;當時我們也正值四年級,“然大噶被兒” 也沒有參加團體操訓練,我也沒參加,和另外大概一個組的同學,整日在教室裡看著操場上的同學劈叉,我們要做的是給訓練的同學的水碗裡接滿水。等待他們的凱旋。

我依稀記得,我當時對於團體操表演這件事確實充滿羨慕之情,和電影中的背景氣氛一樣,滿大街放得都是“Wo-Man-牙粥!”,到處都是還沒有成為防盜門的盼盼和高跟鞋形狀的亞運的會徽,我們學校後面就是工人體育場,這更增加了氣氛的渲染。對於沒有參加訓練這件事,我一方面感到沮喪,另一方面也很慶幸,因為我覺得扯蛋的動作實在是太疼了。“然大噶被兒” 問過旁邊的女孩:“你為什麼不參加?” 女孩的回答是:“我來例假。”

現在要想看見 “熊貓盼盼” 的身影也只能去亞運村和虎坊橋那邊了。

少年兒童總有一些小小的陰暗面,而幹出這種事的人往往看上去並不壞,當時我記得有個品學兼優的同學往團體操隊員的飲用水裡放過鼻涕妞兒。《我的九月》中慶來的形象太典型了,他自信、表現主義、並且報復心強,他的形象總伴隨著紅領巾和兩道槓,他想出在院裡偷女同學表演用燈籠褲的主意再攛掇 “安大傻子” 實施,事情敗露後又把責任全推在 “安大傻子” 身上,“安大傻子” 只能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再被爸爸罵一頓,“沒辦法,慶來是三好生。” 後來的彩票事件也是如此,“安大傻子” 彩票中獎捐了款由於不會說話被慶來搶了風頭 ……

現在看來,這種優秀少年的陰暗,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們應該看的是真真的。張國立在沒怎麼演皇帝的時候的兩個角色我最喜歡,一個是《頑主》中的於觀,另一個就是《我的九月》中的青年教師。特早看這部電影時的一大感觸就是:我要有這麼位班主任該多好啊!他塑造的形象應該是集所有學生想象的完美教師形象於一身了,自嘲,幽默,民主,應同學的建議竟然改了作文題目,讓同學隨便發揮寫科幻故事 …… 可惜我是沒碰到過這麼好的老師。多數老師還是對三好學生袒護有佳,對他們的錯誤和陰暗面倍加原諒,而對像 “安大傻子”、“然大噶被兒” 這種學生則是要嚴苛一些,貫徹他們心中的雙重標準。

對於 “安大傻子” 來說,《強人成功之路》真的帶給他不少自信。

《我的九月》這部電影中塑造的每一個形象,幾乎都可以在我的記憶中找到原型,這也是為什麼我每到九月都會想起再重新看一遍它的原因。這種同一個雜院,同一個班的同學又鄰里的模式在現在已經不多見了。院子裡的每個人都有他們鮮明的個性:安建軍家生活平寒,父親整日套著件鬆垮的跨欄背心兒,典型的有點窘迫的衚衕老哥加嚴父,平時沒少打 “安大傻子”,但同時也充滿正義感,在兒子受不公待遇時為其說話。我最喜歡他的一句臺詞,是在安建軍重新入選團體操的時候說的:“要真的內什麼的話,也讓咱們都高興高興。”

相比之下,慶來一家人,燙一頭卷長著媒婆痣的媽媽是典型的衚衕老孃們兒,語速快,斬釘截鐵,句句透著佔理,在 “燈籠褲偷竊事件” 之後首先說的就是 “門口的小木匠乾的”。除此之外,院裡還有一個小角色令人記憶深刻,那個持續性英文朗讀畫外音的製造者,關在房子裡考大學和 “安大傻子” 照眼兒(北京土話,對視的意思。)並且恐嚇院裡小孩追跑打鬧的年輕人。

一大院子的人,在鏡頭的跟蹤下,伴隨著大小矛盾,畫裡畫外的對白和鴿子飛來飛去,被複雜地編織在了一起,還原了一個完美的我們關於九月的記憶。








心映象



毫無疑問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因為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那種大熒幕屏的電影,也是我學會了人生中的第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我上小學三年級(當年8歲),教育部安排了組織學生看電影的活動,當我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高興的不得了,因為這樣我們就不用上課了,最主要的是我們沒有看過那種大熒幕的電影。由於班級比較多,就安排一週的時間來開展這項活動——每天安排四個班級輪流去看,熬了很久終於輪到我們班去看了。


放電影開場我們看到《媽媽,再愛我一次》時,全場聽見“籲”的一聲嘆息,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一部武打片,在看電影的過程中,除了能聽見老師們的不斷哭泣聲其他的真沒什麼了,或許當時年紀太小,根本看不懂電影的內容吧,但是,雖然沒看懂電影內容,但是我學會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一首歌。


等我上初二時候,當我再去看這部電影時,結果被感動的一塌糊塗,終於明白了三年級看的時候老師們哭的那麼厲害的原因了。

該影片講述了未婚先孕的母親被強行拆散與富家男的關係,富家男的妻子因流產不能生育,其母親強行奪回孩子,後來孩子又與母親重逢的故事。

劇中那些潸然淚下的情節我到現在還記得,母親為給孩子治病,一路磕頭到廟前保佑孩子健康起來等等,最感人的是最後孩子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喚醒母親的記憶。


總之,這部影片每次看都能被感動哭,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得到媽媽的愛,因為有媽的孩子真的是個寶。


剪影秀


在我小學時候看過的電影中,唯一令我印象深刻,反覆觀看的電影是《神話》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在我上六年級的時候,那時候讀的是寄宿式學校,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學校組織半個月一次的電影放映,那是我第一次看《神話》。

那時候年級比較小,不懂裡面的含義,只是覺得好玩,然後覺得,哇,玉淑真的好漂亮啊!別的就啥也沒想過了,但是這部電影卻一直沒忘。直到我參加工作之後一次偶然下,重溫了一遍。

其實整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兩點

一是蒙毅戰死的那一段,二是天宮裡找到玉淑的那一段。

說道蒙毅戰死的那一幕,我到現在都能記得那個站在敵人屍體堆成的小山上,雙腿被弓箭貫穿,即便拽過一杆矛頂著自己,卻依然持劍而立不願倒下的倔強身影,這個戰無不勝的大秦戰神,沒有倒在敵人的劍下,卻死在了自己人的陰謀中,這樣一個人是受人尊敬的,即便是開始被一群人圍住,大家也是在勸他投降,並沒有下殺手。但是為了他心中的忠義,他並沒有放下手中的劍,直到最後敵人都不敢在上前一步,無奈之下叛軍將領才來到已經是強弩之末的蒙毅面前,低頭致敬之後才取了他的首級。至此這位震懾周邊的大秦御前大將軍蒙毅戰死沙場!

二是在傑克找到了秦始皇的陵墓天宮,在玉淑和傑克相擁在半空,在無重力的場景下自由飛行的畫面是多麼的美好

但是這一番美好卻始終有一道阻隔存在,在前世,蒙毅礙於身份,無法接受玉淑,至終戰死也沒有在和玉淑見一面。後世的傑克,即便找到了玉淑,卻始終認為自己不是蒙毅,又不肯接受玉淑,後來因為教授等人的介入,兩人再一次天人兩隔,明明都愛著對方,但卻始終不肯正視自己的內心,導致悲劇的不斷髮生,最後的結局依然保留著遺憾,我在想如果當時傑克騙一下玉淑,帶著她一起離開天宮,即使後來在向她道明實情,我相信她還是能後接受的,即便還是在等著蒙毅回來,但最起碼不會有這個悲傷的結局不是嗎?

所以,我覺得《神話》這部電影是我認為最好看的電影,一部讓我覺得最刻骨銘心,反覆觀看的一部電影。

以上就是我對你問題的回答,感謝觀看,我是呦呦影視園,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