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翟健民,香港永宝斋主人,被大拍卖公司视为亚洲重要的古董经纪人之一,在他标志性的翟氏微笑背后,有天价的交易故事,也有古玩圈的励志传奇。

爱好收藏瓷器的藏友,几乎没有不熟知他的,他的收藏名言就是:没收藏过瓷器,不算真正的收藏!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01

学徒“洗”出好眼力

让翟健民在收藏圈一举成名的是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双耳瓶,2005年10月 ,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经过一番争夺,翟健民以1.15亿港元将这件小瓶收入囊中,同时他也随着清代瓷器拍卖纪录的诞生一起成为焦点人物。正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如今在瓷器收藏市场一言九鼎、纵横捭阖的背后是超出常人的勤奋与努力。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上世纪70年代,翟健民一家从澳门迁到香港后,迫于生计,15岁的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外出打工,分担起养家的责任,也因此遇见了后来引领他进入古玩行的师父黄应豪。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在一家抽纱店打杂的他,下班后常去隔壁古玩店的黄师傅那里帮忙。1973年,黄师傅打算自己开家古董店,请他去店里工作。作为伙计和学徒,翟健民由此踏入古玩行。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清洗瓷器。“一洗就是9年,不管寒冬还是酷暑,都蹲在走廊洗,那时候不懂,心里还在恨师傅”。师傅买进卖出的瓷器每件都要经他手清洗,从脏到干净,“慢慢地居然感觉像是在捧着自己的孩子帮他清洗一样”。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9年洗下来,翟健民平均每天要洗20件瓷器,过手的瓷器累计有五位数。渐渐地,他从对那些碗、碟、瓶感兴趣,到注意起它们的手感、轻重、厚度、形状、大小、款式、颜色、图样、落款、年代、材质等细节和差异。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从1975年开始,翟健民开始跟着师傅跑欧洲,去英国、美国,各地的博物馆让他大开眼界。而师傅一心买东西,回酒店之后,他照例要负责清洗。随着时间的推移,翟健民说他愈发意识到清洗碗盘对他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磨练机会,他认为自己的专业基础便是这时候打下的。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长年累月的亲密接触和实践经验,锤炼出了翟健民的专业眼光。

43岁时,已经入行多年,小有名气的翟健民又来到北京大学考古系求学。

当年辍学时,翟健民刚进中学念一年级,如今修本科课程还要完成作业,而且在香港的古玩店也要打理,只能每周在香港和北京之间来回飞,其压力可想而知,但翟健民又一次坚持了下来。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遗憾的是,因为是旁听生,翟健民不能获得任何资质凭证,被他的勤奋和执着打动,考古系的老师又建议他去上海社科院的文物课程班学习。

两年后,翟健民正好50岁时完成了课程班学习,谁料他的年龄又刚好超过了授予学历的标准。

不过,在社科院相关人士了解了他的履历之后,还决定特聘他为考古系教授。



02

做收藏应该投入“深入骨髓的爱”

“收藏应该在发自内心的愉悦,附庸风雅的情趣之下收藏。”翟健民经常说。“艺术品应该从收藏的角度去爱它、去学习它,挖掘作品中的知识、历史背景、文化等等。”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对于内地的收藏者,翟健民认为,其特点是买家多、藏家少,起步晚、最功利,真正“爱宝”的人很少。艺术品收藏不是有钱就OK,“有足够的文化修养,才能进入艺术品的世界。现在很多内地买家的心态是‘其他有钱人都在玩书画,我也有几个亿,也该养件官窑’,就像买豪车一样,你买法拉利,我就买保时捷。买两三百万元一件的东西,连摸都没有摸,就说‘我要’,你说这是爱它、欣赏它,还是图别的?”



03

收藏要有足够的修养和诚信

“无论是藏家和经纪人,都要先学习什么叫收藏。买家永远都不要把收藏只作为投资,作为单纯投资,肯定会头破血流。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一个成熟的经纪人要能‘修身治国平天下’:首先自己要有修养和诚信;其次是把自己的学术贡献给藏家,帮他进行理性收藏”,而对于藏家而言,选对经纪人或者经纪机构至关重要。


04

有远见的收藏家永远是最终的赢家

“现在市场的现实就是一个市场,有价就有值,有值就有价,连锁在一起,没办法。对于收藏,我认为真正的收藏家、有远见的收藏家永远是最终的赢家。”


翟健民:收藏过这类型的藏品,才能算真正的藏家!



“比如说日本的大藏家、欧美的大藏家、香港的一些藏家以及台湾的一些藏家,很多是长线地做收藏,超过十年、十五年以上,等到藏品再出现在市场的时候,价钱上可能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