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他從兒時起便痴迷於繪畫,軍旅生涯中他拿牆面做畫紙,退休後他遊覽名山大川,創作出了百餘幅山水畫作,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他說:“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剛結婚那會兒,老於在家裡就不怎麼做家務,一股腦就是畫。痴迷到什麼程度?他能忘了吃飯,都不帶忘記作畫的……”於景萬的老伴莊惠榮一邊嘀咕著,一邊提著熨斗子在窗簾上反覆熨燙,這窗簾是為於景萬的畫室特地準備的。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於景萬和老伴莊惠榮在家中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自學成才 他拿牆面當畫紙

上小學那會兒,於景萬就是標準的“三好”學生,扛著“三道槓”。課餘時間,他喜歡將腦海中的奇思妙想繪製於學校六七米長的黑板報上。三年級時,於景萬用蠟筆畫出了一幅《動物園中的大象》,經過繪畫老師林大樹的點撥,於景萬的這幅作品被選送至大連市少年宮展出。即便於景萬如今已經74歲,但對於自己的第一啟蒙老師和第一幅展覽作品,仍舊有著清晰的記憶。

從那時起,繪畫一直伴隨著於景萬一生,但繪畫又一直不是他的真正職業。

於景萬是家裡的老大,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兒時就在書籤上作畫,再拿到市場上售賣,補貼家用。小學畢業後,他沒有選擇進入初中繼續學業,而是學起了電工,最終早早地走上了工作崗位,進入房產局的木工廠賺錢養家。初到木工廠,於景萬投入到了一線生產的緊張工作中,一次偶然的機會,廠工會領導發現於景萬總會在午飯後拿起素描本畫上幾筆,有模有樣,於是提出讓於景萬“承包”廠區的黑板報和宣傳牆,主題是工會領導確定,至於怎麼畫,完全由於景萬自由發揮,這對於那時的於景萬而言,絕不是壓力,而是喜從天降的大好事。

自從“承包”了廠區的黑板報和宣傳牆,年紀輕輕的於景萬成為了木工廠的“大忙人”,也成為了生產車間和工會爭搶的“小紅人”。於景萬回憶道:“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以牆為畫紙,以顏料為畫筆,想想那時是最快樂的時光。白天我要在車間工作,中午和晚上我就在牆上作畫,雖然挺累,但也充實。”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華麗轉身 他捧得國家大獎

22歲那年,天馬行空的於景萬有了新打算,不顧家裡人的反對,這一回他要為自己做主,一頭扎進了軍營。從大連坐船前往青島,於景萬進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二航空學校,也就是海字438部隊。那一年,全國有3000人與於景萬同行,最終只有2人留在了部隊,於景萬就是其中一位。而能夠最終留下,也正是因為於景萬在工作期間練就的繪畫能力。

偌大的兵營,小兵於景萬是助教,也是放映員,又是文化幹事。軍旅生涯中,兵營裡的內外牆再次成為了於景萬的創作園地,而就是在那時,他結識了全國油畫大家、北海艦隊軍旅畫家高泉。時至今日,高泉的一句提點仍舊是影響著於景萬:“繪畫時,深要深進入,亮要亮起來。暗部裡面有亮部,亮部裡面有暗部,兩者有互補。”

1969年3月19日,這是於景萬人生中的另一個重要節點。那一天,於景萬脫下軍裝,轉業到地方,進入了大連電機廠,開始與電機、手拉計算尺打起了交道,學起了技術,搞起了研發。

從1978年開始,已經積累了大量工作經驗和技術能力的於景萬被選為企業代表,先後遠赴日本三菱公司和德國西門子公司學習深造,那一年,他36歲。

和很多出國學習的人不同,於景萬的行李中除了簡單的日常用品,滿是筆墨和已經裝裱好的各種畫框,只是畫面還是空白的,這讓人摸不著頭腦。原來,在日本和德國的日子裡,他一方面學習他國的先進電機經驗,一邊通過畫當地的建築和風景,繪製出國畫禮品,送給德國和日本友人,增進友誼的同時,於景萬的“私人訂製”畫作也成為了那時候叩開技術學習大門的敲門磚。時至今日,日本新日鐵公司的高級工程師益守家中還掛著41年前於景萬送給他的國畫作品。返回大連後,於景萬成為了電機廠的技術“大拿”,晉升為高級工程師的同時,也獲得了國家技術進步二等獎。

於景萬喜歡挑戰,尤其享受新環境對自己帶來的挑戰,於景萬作別電機廠,新的落腳地是外貿公司。很快,外貿公司幾位經理出國前總會找到於景萬,希望他可以趕製國畫作品,製作成禮品送給國外的合作伙伴,一來二去,於景萬的畫成了外貿公司內部的“搶手貨”。其中,外貿公司代表團到新加坡學習教練期間,於景萬的作品被贈送給了陳嘉庚的兒子,對方甚是欣喜,留為收藏。

進入外貿行業,由於工作原因,於景萬也有了一年兩次的出國機會,以及多次參加國內各地展銷會洽談的工作需要。對於他人而言,這是舟車勞頓,對於於景萬來說,這就是一次次採風的好機會。從那時起,於景萬開始較為專注的將自己的國畫對象定位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群山上,工作之餘,他會揣著素描本和卡片相機積累素材。迄今為止,於景萬關於以“山川”為題材的國畫作品已超百餘幅,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日本朋友益守照道十分喜愛於景萬贈送給他的作品《餘暉》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於景萬與有關領導和畫家在一起



步履不停 他退休後更忙了

退休後,於景萬開啟了另一種繪畫體驗的生活,每年春秋兩季,於景萬會在老伴莊惠榮的安排下進行旅遊採風,兩人同行,分工不同。莊惠榮喜愛攝影,也曾在全國的大型攝影比賽拿過最高獎項,於景萬則會攜帶攝像機,拍攝下動態的影像,為日後的創作提供更多依據和參考。於景萬透露:“我在每一次遊歷山河大川之前,都會在網上查詢相關的資料,瞭解這座山的歷史和文化,這對於我的創作是有極大幫助的。一幅畫不僅僅是作品,也是對它背後文化的演繹和致敬。”

熟悉於景萬的人都知道,“老於”是個熱心腸。退休後不久,他曾擔任中山公園街道至誠社區書記,主要的工作便是免費為社區裡的老人傳授繪畫技巧,每天風雨無阻,似乎比上班時還要忙。作為對整個社區的饋贈,他耗時3個月,為科技廣場大樓繪製了一副國畫作品《燕山長城》,整整佔據了一樓大廳裡的整面牆壁,意境深遠含蓄,氣韻生動傳神。

搬家至高新園區後,於景萬仍舊保持著回老社區教畫的習慣,只是課時開始減半。原因在於,熱心的老於在新家附近又有新的“使命”,74歲的於景萬成為了海事大學退休處的繪畫老師,最高峰時,手下有30位學生免費學畫。今年,於景萬參加了全國第二屆“中國書畫人”書畫藝術大賽,最終獲得二等獎,在網絡投票中,他共收穫63335票,獲得了大眾評審的一致點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於景萬卻十分謙虛,他說,能夠獲得了幾萬個點贊,是受眾對他繪畫作品的肯定,這同樣也是一種鞭策,這也讓手裡的畫筆被攥得更緊。

於景萬說,自己就是個畫痴,畫就是他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這輩子雖然娶了老婆,有了子孫後代,可又像是“嫁給”了繪畫,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我在繪畫上的腳步不會停止,我甚至認為今年74歲的我仍舊在進步。我想不停地畫,我也根本停不下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七絕一首

詩/張嘉樹

於無聲處見奇才,

景色山川入畫來。

萬里東風春永駐,

好人好夢好情懷。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74歲的於景萬畫百座名山:“畫就是我的命根子,別的都多餘了!”


文/ 本刊記者 薛峰

圖/張達

美術編輯/李倩 於修竹

《東北之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