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有兩天沒有更新博文了,不是愚叟偷懶,也非無東西可寫,全因外出3天。

20日早,駕車510公里來到牡丹的故鄉——菏澤。掃興得很,牡丹鄉里牡丹謝,滿園綠色隨風搖。

這是第二次來菏澤賞牡丹了,第一次人山人海,人比花朵數百倍,沒有這次輕鬆、舒心。原來牡丹的盛花期時清明前後5~6天。

洛陽牡丹重在觀賞,菏澤牡丹重在藥用。

洛陽牡丹大部分種在公園,菏澤牡丹多種于田間地頭。

牡丹原產於西北高原的野生植物,人工栽培約有二千年的歷史。

唐宋時洛陽牡丹的種植,遍及宮庭民間,其趣聞軼事也家喻戶曉。牡丹花本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吉祥富貴的象徵。

武則天怒貶牡丹的故事,話說女皇武則天曾因“眾花齊開唯獨牡丹不開”,把牡丹貶到洛陽!牡丹到了洛陽立馬開放,武則天聽說後,更是氣憤,下令火燒牡丹,結果牡丹花爭奇鬥豔,開得更好、更豔、更靚!

大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均有詩詠牡丹。北宋達到極至,司馬光、蘇軾、歐陽修等紛紛吟詩著書,喊出了“洛陽牡丹甲天下”。

荷澤古稱曹州,是繼洛陽牡丹的後起之秀。清代種植愈盛,花卉之繁,動輒數百畝,種厚於五谷,每當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豔若蒸霞。

建國後,國家高層領導選定菏澤成立專門牡丹研究所,專門研究培育牡丹。菏澤研究所培育各類牡丹,多達上百種,紅、黃、綠、黑、紫等各種顏色牡丹花品種,且花大色豔,花型多樣,蓋壓群芳,堪稱“花王”。

菏澤牡丹研究所研究的上百個優良牡丹品種,被引種到菏澤的百花園、古今園、曹州牡丹園、中國牡丹園,每年吸引國內外大量遊客前來觀賞!

從菏澤與洛陽的歷史來看,洛陽的牡丹歷史更加悠久,文化底蘊更強;但從數量和藥理上講,菏澤牡丹略勝一籌。應該說兩者不分伯仲。有詩云:“古稱洛陽花似錦,今曹倒比洛陽強。”

就我個人而言,更喜歡紅都中山公園裡的牡丹,那叫一個大氣、華貴、雍雅、凝香。

最最有趣的事兒是:“洛陽牡丹甲天下” 是著名書法家趙樸初所書;“曹州牡丹甲天下”由原中國書法協會會長舒同所寫。這兩位書法大家是我的最愛。他倆所說、所寫我都堅信不疑。

這次菏澤之行雖然沒有欣賞到牡丹,由於牡丹園裡人數稀少,反而欣賞到許多奇石和怪石。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2020年4月23日

草於東營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這是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趙樸初大師的墨寶。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創造發明舒體;中國書法家協會創始人舒同大師的墨寶。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這是溥儀皇帝的弟弟溥傑的墨寶。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這是大型雕塑牡丹的特寫。倒是很大氣。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遙看牡丹園裡的牡丹雕塑。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失東隅收桑榆(2020-1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