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為什麼用“豆蔻”來描述少女?看到實物後,果然形象

在古代,每個年齡都有一種有別於數字的表達方式,比如男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女生也有。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豆蔻年華了。那麼為什麼會用到豆蔻這樣的詞來形容呢?其實我們平常口中常說的豆蔻年華的“豆蔻”正是花名,出自杜牧的《贈別》。

古時候為什麼用“豆蔻”來描述少女?看到實物後,果然形象

唐代詩人杜牧又一次在遊玩的時候遇見了一位美麗的姑娘。當時就被她吸引了,在見到美人之後心情激動,於是就開始作詩。古代的詩人喜歡用花來比喻姑娘的嬌美,杜牧也不例外,但是他卻用了一個別人從來沒有用到過的詞語,就是豆蔻。那麼豆蔻究竟是什麼花呢?

古時候為什麼用“豆蔻”來描述少女?看到實物後,果然形象

一定有很多人覺得杜牧的形容有些邪惡了,但是其實真相併不是你們想的那樣。豆蔻只是一種草本植物,用這種花來形容也僅僅是因為豆蔻開花時候的狀態是半開的,用來形容姑娘嬌羞的樣子非常合適。她們在父母的保護之下,就算是見到心儀的男子也會低頭淺笑,或者躲在母親的背後偷偷看,但是同時這種花還能夠給人帶來朝氣蓬勃的感覺,不像別的花一樣的妖豔,是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樣子。

古時候為什麼用“豆蔻”來描述少女?看到實物後,果然形象

就像人們用破瓜來形容女子一樣,有人甚至用來形容破身,但是其實本意也僅僅是說女子到了16歲,也叫二八年華。但是卻被人們給想歪了。原本只是形容姑娘非常的水嫩,而且瓜這個字拆開就是兩個八,所以才會叫做破瓜。豆蔻也是這樣的意思,原本只是古人的一些文字上面的技巧,卻被人想歪了,實在是該打。

古時候為什麼用“豆蔻”來描述少女?看到實物後,果然形象

古人喜歡用花形容人最極致的一個應該就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了。原本只是以為是雪景,但是其實是在嘲諷年邁的張先還要娶豆蔻年華的新妻子。想來都有畫面感了,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