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拒收洋垃圾 限時一週加拿大必須運回本國 還要自掏運費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道,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發言人向加拿大CTV新聞臺證實,加拿大終於決定運走該國自2013年以來一直堆積在菲律賓港口的69個垃圾集裝箱,還將自掏腰包承擔清理運輸等費用。

菲律賓拒收洋垃圾  限時一週加拿大必須運回本國 還要自掏運費

圖片來源:攝圖網

菲律賓總統發言人帕內洛稱,杜特爾特總統在6日的內閣會議上還表示,菲律賓今後將不再接受來自任何國家的垃圾。

“總統確信,我們不是垃圾收集者,因此他命令菲律賓不再接受來自任何國家的任何廢棄物。”

隨著菲律賓和加拿大這場國際紛爭接近尾聲,有外媒打趣地說道,菲律賓看來最終是贏得了這場“骯髒”的垃圾之爭。

杜特爾特稱將向加拿大“宣戰”

據紐約時報、福克斯新聞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要求加拿大在5月15日之前收回數年前送到菲律賓的數噸垃圾,並表示如果加拿大不遵守,他將親自把這些垃圾運回加拿大。

在菲律賓下了這個最後通牒後,菲律賓當局5月7日表示,加拿大同意運回滯留在菲的69個裝滿垃圾的集裝箱,併為此支付運輸費用。但菲律賓方面將承擔這些垃圾的檢查費用,從而確定集裝箱的適航性。

菲律賓拒收洋垃圾  限時一週加拿大必須運回本國 還要自掏運費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此外,杜特爾特還表示,與加拿大的垃圾糾紛結束後,菲律賓也將不再接收來自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垃圾。

杜特爾特的發言人帕內洛還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加拿大收不到這些垃圾,我們將把這些垃圾運出,然後扔到加拿大海岸或海灘上。”

杜特爾特本人對此事件的態度也尤為強硬,他表示:“我將向加拿大宣戰,等這些垃圾裝上船後,我就通知加拿大,你們的垃圾馬上就到。準備一個盛大的招待會吧,如果你們想吃的話,那就請便吧。”

帕內洛後來解釋稱,杜特爾特所稱的“宣戰”只是一個“比喻”罷了。

菲律賓拒收洋垃圾  限時一週加拿大必須運回本國 還要自掏運費

菲律賓財政部官方新聞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實菲律賓與加拿大與這數噸垃圾的爭端還要追溯到幾年前:

2013年和2014年間,加拿大一傢俬營公司從加拿大運來了100多個集裝箱的垃圾,這些垃圾當時被標記為可回收廢品。然而,這其中的幾十個集裝箱裡裝著已經被使用過的成人紙尿褲、家庭垃圾、塑料袋和其他垃圾。

菲律賓海關總署:加拿大可能會推遲迴收垃圾

加拿大外交部長的發言人亞當·奧斯汀於渥太華時間本週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加拿大方面表示正在努力解決這一爭端,並已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正致力於回收這些垃圾。

加拿大曾在2016年修訂了環境法,規定了該國私營企業在此類情況下應負的責任,並迫使這些企業回收此類垃圾。

奧斯汀表示:“我們已經提出將這些加拿大的垃圾運回國,並將繼續與菲律賓保持密切聯繫,從而解決懸而未解的一些細節問題,確保這些垃圾儘快運回來。”

這數噸即將被運回加拿大的垃圾被存放在馬尼拉以北的一個私人垃圾填埋場中。

菲律賓外交部長特奧多羅·羅辛也表示表示,杜特爾特已經下了最後通牒,“預計這些垃圾將在5月15日前通過海運運回加拿大”。

菲律賓拒收洋垃圾  限時一週加拿大必須運回本國 還要自掏運費

福克斯新聞報道截圖

然而,菲律賓海關總署(BOC)表示,由於加拿大官僚主義的程序太多可能仍會推遲將這些垃圾運回的時間。

在給菲律賓財政部長的報告中,BOC表示加拿大政府可能需要幾周的時間來處理這些垃圾的回收。菲律賓海關專員格內羅表示,加拿大政府需要獲得必要的進口許可,還要為燻蒸這些集裝箱開展公開的競標,但加拿大政府已同意支付這筆費用。

多個東南亞國家對“洋垃圾”說不

2017年,中國政府強勢推出洋垃圾“封殺令”,宣佈對24種垃圾廢料不再進行回收。

根據聯合國數據,自1992年起,中國接收了全球近一半廢品,這使中國廢物總量增加10%-13%。但是在2017年宣佈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後,每年進入我國的洋垃圾數量驟減,據新華網報道,僅在2018年第一季度,我國固體廢棄物進口量就同比下降了57%。

具體來講:2017年進口583萬噸,進口額222億元。到了2018年,進口量劇降99.1%,跌落到只有5萬噸,進口額也僅有2.6億元。

在2015年,日本共出口了88萬噸廢塑料到中國,其中有34萬噸的PET瓶,若換算為500毫升裝,則相當於110億瓶。從事工業廢棄物處理的日本白井集團社長白井徹表示,“此前太依賴中國了”。甚至有日本處理公司嘆息“已經處理不過來了”。

菲律賓拒收洋垃圾  限時一週加拿大必須運回本國 還要自掏運費

NBC報道截圖

美國廢品回收行業協會報告顯示,2018年以前,美國年均向中國出口逾1320萬噸廢紙類和142萬噸廢棄塑料,總價值56億美元,佔中國進口固體廢棄物的四分之一。

顯然,中國在拒絕“洋垃圾”上起到了極好的帶頭作用——自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以來,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又把目光轉向東南亞,例如高速發展的越南,越南新港蓋梅國際港碼頭與凱萊港幾乎被洋垃圾淹沒,導致港區擁堵。基於此,越南決定自2018年六月中旬開始,對洋垃圾敬謝不敏。

菲律賓拒收洋垃圾  限時一週加拿大必須運回本國 還要自掏運費

NPR報道截圖

今年3月上旬,印度也於近日宣佈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塑料廢物。印度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自身的環保壓力也非常大,更不要說消化“洋垃圾”了。據綠色和平組織和美國大氣監測網站發佈的數據,2018年全球汙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印度就佔據了7個。所以,印度不得不緩解一下環境保護的壓力。

為了解決環境問題,印度還制定了一個計劃——將於2022年之前,在全國範圍內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同時提高本國的垃圾處理能力,縮小本國產生的生活垃圾和處理能力之間的差距。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