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平水韻

前段時間談了一下對近體詩用韻的觀點:遵循格律,提倡新韻。

發現還有一些朋友對“韻”有誤解,認為平水韻才是格律詩的“標配”。我再次表明觀點,凡是有這種想法的人,是真的不懂格律詩。是真的不懂詩!

其實,反駁他們只需一句話:平水韻是漢字,是漢字我們就要讀出聲音。那麼,今天的我們,對於平水韻,是用現代漢語拼音讀呢,還是用古代誰也無法正確考證的、全憑猜測臆想的古音來讀呢?弄清這個問題,堅持平水韻的“偽詩人”、“偽專家”們的蒼白、幼稚不攻自破。

平水韻的最大缺陷有三個:一是入聲部在普通話中大多數已經不再屬於仄聲,而是歸入平聲,用普通話讀起來,平仄混亂,有悖於近體詩格律的初衷。二是部分韻部的字根本不同韻,如“元、門”同部,但不同韻,“飛、依”同部,但不同韻,還有很多。這樣會導致用同一韻部的字作韻腳,讀起來一點都不流暢。三是普通話(哪怕方言中也有大多數方言)不同韻部的字同韻,如“東、冬”,“南、山、先、寒”。這樣會導致“暗擠韻”,例如“南山寒葉落”,雖然“南”“山”“寒”不是一個韻部,但的確是擠韻了。

再談平水韻

我們來看看古人為什麼要把那些韻不同的字歸結在一個韻部呢?

很簡單,一點都不神秘,從方言中我們可以略知一二。例如“飛”,中原官話讀作“fi”,跟“依”的“yi”確實同韻。再例如平水韻將“宅、客”同歸入聲韻,中原官話讀“宅”作“zhei”,類似四聲,讀“客”作“kei”,類似三聲。

這就是韻部歸納的標準和原因,因為他們在古代和方言中就是發一樣的音啊!但是在現代普通話中,在書面語中,他們已經不是發一樣的音了!

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格律詩,百度百科裡有的東西我們就不說了,今天鬱郎要用自己的語言和角度說說什麼是格律詩。

格律詩,就是利用漢字四聲原理,讓詩句平仄相間的詩體。格律詩有兩大要素:一是平仄,一是韻。

平仄決定聲調,決定句內字與字之間、句與句之間的節奏錯落起伏、抑揚頓挫。放在音樂上,平仄就是節奏器。

韻,決定著句與句之間的和諧悅耳、順口流暢,是定音錘。

格律詩首先是詩,詩必須有韻。格律詩其次是以平仄為基礎的。沒有平仄就沒有格律,格律源於平仄,平仄決定格律。格律詩可以稱之為“規律性平仄詩”。平仄是格律詩的最重要特徵和準則。

那麼什麼是平仄呢?無論今天還是古代,平仄的原理一直沒有改變,那就是發音“輕”的就是平,“重”“曲折”的就是仄。例如“白”字,現代普通話中讀二聲 [bái],屬於平。但這個字在古代是入聲字,屬於仄。那麼它為什麼屬於仄呢?

上面也說過了,很簡單,現代方言中依然有這個字的入聲讀音,讀起來尾音短促下墜。膠遼官話登連片讀作bo(三聲),中原官話、冀魯官話讀作 [bèi]音(四聲),所以它在古代屬於仄。就這麼簡單。

但是,我們現在都用普通話交流、讀書,寫出來的詩,也是用普通話來讀。哪怕你平時說話都是方言,但你寫東西一定是用普通話發音來讀。寫格律詩,第一你得遵守平仄。

再談平水韻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探討一下,為什麼格律詩要遵守平仄。

格律詩的規則,不是束縛人的。先有格律詩,後有格律體。格律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不是人為設定的。格律是為了讓詩讀起來有節奏感的。

例如:東風拂榴輕如煙,讀起來是不是有點喘不過氣的感覺?那“東風拂柳輕似煙”是不是感覺好多了呢?這就是平仄相間的好處。

“滕州花開白如銀”,用普通話讀一下,是不是一直往上提氣,只呼不吸,有窒息感?那“滕縣花開白[bèi]似銀”呢?

這就是為什麼格律詩對平仄的要求比較嚴格的原因。不是為了束縛作者,而是幫助作者。

接著上面的說,寫格律詩,第一要遵循平仄要求。那麼我們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平仄要求呢?

再談平水韻

舉個例子:

平水韻例子

作者/鬱郎

竹屋白雲依,秋來菊獨肥

蓬門遊蛺蝶,鴨出溼魚磯

請用普通話朗讀上面的詩,不談意境,只談格律,這首詩是符合平水韻格律的,但是今天用普通話讀起來呢?大家不妨試試看,這就是平水韻。

寫詩,意境是由“字”的組合體現出來的,例如,楊柳岸曉風殘月,意境很美。如果用“荒草岸風吹草動”,說出來又是一番滋味。

寫詩,節奏感和音韻美是由“音”決定的,而不是由“字”決定的,堅持用平水韻的人,你不懂詩,就體現在這裡,你依照格律寫詩,看的是字,而不是字的發音。古代的音已經不可考,而且已經被遺棄於歷史的廢墟中,我們怎麼把它拾起來,拍拍土,繼續用?

字,依然是那個字。但音,已經不是那個音。詩,是由“字”和“音”完美組合起來的有機體。你抱著死去的“音”,能寫出符合平仄的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