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的由來你知道嗎?六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看完你就懂了

六安位於安徽省西部,別稱“皋城”。從地形位置上來看,六安地處江淮,東銜吳越,西領荊楚,北接中原,屬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轉換的過渡帶,季風顯著,四季分明。

明代著名茶學家許次紆在自己的茶學專著《茶疏》中,開篇就提到了六安:“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

自古以來,處於大別山脈的六安地區,就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種植生產區域,曾出產多種貢茶。六安瓜片、霍山黃芽更是當下名揚四海的特有茶類。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無梗無芽的片茶,而霍山黃芽也是黃茶中的極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今天,予言茶事就和大家一起來追憶皖西大別山六安地區茶葉種植生產的那些歷史高光時刻,看看六安茶是如何淵源流傳發揚光大的。

六安瓜片的由來你知道嗎?六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看完你就懂了


一、六安茶葉種植歷史

之前,予言茶事曾在很多文章中提到過,安徽茶葉種植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到東漢時期。華佗在《食經》中記載“苦荼久食,益意思”,而《續搜神記·晉武帝》同樣記載,“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茗”。這是有關安徽人最早採茶的歷史記載。在陳壽《三國志·韋曜傳》中有記載,三國後期的吳國皇帝孫皓喜歡喝酒,並且要求大臣陪著他一起喝,如果不喝就要砍頭。但是孫皓的寵臣韋曜不能喝酒,所以皇帝就暗暗賜茶給韋曜,讓他以茶代酒。從這個歷史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三國時期安徽已經有種植茶葉和宮廷飲茶的記載。

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公元326年,在江州擔任刺史的溫嶠,曾經向當時的東晉皇帝進貢茶千金,茗三百斤。根據東晉著名文學家郭璞的解釋,早採為茶,晚採為茗。所以,在當時,茶和茗是分別表示不同時間採摘的茶葉的一種稱謂,不能完全混為一談。

通過查看當時江州轄區,對照今天的地形圖,我們可以發現,江州所產茶葉大多集中在大別山地區。也就是說,早在東晉時期,大別山地區已經有茶葉種植生產的歷史了。當然,此時茶葉還沒有完全普及,僅侷限於上流社會貴族階層和寺廟道觀,普通百姓還沒有開始飲茶。

六安瓜片的由來你知道嗎?六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看完你就懂了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宋書》載,劉宋孝武帝的兩個兒子來到淮南八公山,道人曇濟設茶茗招待,兩人稱讚它是甘露。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大別山六安地區廟宇道觀普遍種植茶樹。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盛行,佛教徒坐禪誦經,飲茶可以鎮定精神,而道家修煉重氣功打坐,更喜歡喝茶,飲茶可以輕身提神。所以,在長江淮河流域的很多名山大川,都有寺廟道觀存在,周邊也必種植清心提神的禪茶和神茶。這些歷史可以從《圖經》、《地理志》和《華佗食經》等古書中找到佐證。

六安瓜片的由來你知道嗎?六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看完你就懂了


當時間來到唐宋時期,茶葉開始了第一次井噴式發展,達到了歷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唐朝時期茶葉就已經開始被普羅大眾接受,民間種植茶樹的地區進一步擴大。唐代茶聖陸羽在其茶學專著《茶經·八之出》中提出:淮南,茶出“光州”、“義陽郡”、“壽州”、“舒州”。《茶經》將全國十幾個產茶省劃分成八大茶區,其中淮南道的舒州和壽州,就是其中重要的產區。唐朝貞元年間(785~804年),在當時的壽州,也就是今天六安市下轄壽縣地區官辦“山場”中,有製茶匠人1000多人,採茶工兩三萬人,採茶時要派3000官兵保護,由此可見,當時六安茶葉種植的規模有多大。根據《唐國史補》記載,唐代江淮間居民“什二、三以茶為業” ,這也說明六安地區在唐時已是重要的茶葉產區。

六安瓜片的由來你知道嗎?六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看完你就懂了

六安茶谷


宋朝是我國古代茶葉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可以說是真正的“人不可一日無茶”。六安地區茶葉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根據沈括《夢溪筆談》的記載,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在淮南蘄、黃 、廬 、舒 、光、壽六州設十三處茶場。這就是宋朝榷茶制度下設立的六榷貨務十三山場。在當時13個山場中,皖西六安地區就佔了5個,分別是麻步、霍山 、開順 、王同 、羅源山場。根據《夢溪筆談》記載,“舒州羅源場買茶一十八萬五千八十二斤,賣錢一萬四百六十九貫七百八十五”。實際上,當時六安5個山場的產量都在10萬斤以上,合計114萬餘斤。其中霍山產量最大,達到了53萬餘斤,佔到北宋茶葉收購總額的九分之一。北宋時期,六安地區的產茶量,相當於兩浙的7倍,相當於荊湖的3.5倍,相當於福建的20餘倍。

六安瓜片的由來你知道嗎?六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看完你就懂了

六安瓜片鮮葉採摘


明朝朱元璋罷造龍團以後,茶葉的加工技藝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散茶成為當時社會生產的主流,六安茶再次脫穎而出,成為貢茶首選。自此以後,六安茶作為明清貢茶存續了300多年的時間,名揚天下。全國十大名稱之一的六安瓜片,正是在明朝改制散茶後出現,並迅速佔據舞臺中央位置。“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這是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著作《農政全書》中對六安茶的評價。1539年,陳霆其在作品《雨山默談·卷九》中,更是將六安茶放到了榜首的位置。他說,“六安茶為天下第一。有司包貢之餘,例饋權貴與朝士之故舊者”。

六安瓜片的由來你知道嗎?六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看完你就懂了

六安瓜片鮮葉展示


清朝代明而興,同樣沒有放棄品質突出的六安茶。根據清代詩人袁枚所著《隨園食單》記載,六安瓜片從六安茶中的“齊山雲霧”演變而來,當地人流傳“齊山雲霧,東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達金盆照月、北連水晶庵”的說法,因此現在六安瓜片多以蝙蝠洞為最佳。清朝道光年間的《壽州志》記載:“唐、宋史志,皆雲壽州產茶,蓋以其時盛唐、霍山隸壽州、隸安豐軍也。今土人云:壽州向亦產茶,名雲霧者為上品,可以消融積滯,滌除沉菏。”而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后,方有資格每月享受十四兩六安瓜片茶的待遇。這更說明六安茶絕世稀少的獨特魅力。

六安瓜片的由來你知道嗎?六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看完你就懂了

製作瓜片最關鍵的炭火

二、六安瓜片名稱的由來

前面已經說過,六安種植茶樹的歷史由來已久,但作為十大名稱的六安瓜片出現的時間則不過百年。雖然自明朝開始散茶流行,但當時六安茶仍然是以芽茶著稱於世。真正做到無芽梗特色的六安瓜片,大概的出現時間應該在民國時期。在當地,有關六安瓜片的由來,有有個比較出名的傳說。筆者在這裡整理記載如下。

第一種傳說,相傳在1905年前後,六安當地有個茶行的評茶師,將從茶農手中收購過來的茶葉中,進行再次細緻挑揀,剔除芽頭和葉梗,只保留葉片,作為新品茶葉推向市場。結果,這一獨具特色的新茶廣受市場好評。於是當地茶行聞風而動,紛紛開始仿製,並在加工製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工藝水平,從原材料採摘開始,將採回來的鮮葉剔除芽梗,將老葉和嫩葉分開炒制,形成新品。一開始,此茶被命名為“封翅”(意為峰翅),後來以茶之形狀如葵花籽而被命名為“瓜子片”,以後即叫成了“瓜片”。

六安瓜片的由來你知道嗎?六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看完你就懂了


第二種傳說,相傳六安麻埠附近有一個財主,與當時權貴袁世凱沾親帶故,經常孝敬袁世凱六安本地特產,茶葉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禮物。但是,袁世凱喝茶比較挑剔,六安本地茶皆不能入其口。所以,祝家樓財主冥思苦想之下,不惜工本,選取茶樹新梢第一二片嫩葉為原料,經過多方試製,終於在1905年前後,創制出獨具特色的片茶。

財主以此茶贈送袁世凱,大獲袁世凱的讚賞和好評。從此,這款無芽無梗的片茶,正式走出六安,走向全國,成為我國十大名茶之一。

當然,這兩種傳說都沒有過於確鑿的證據,但是很多事情已經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無法深究。我們只能從當地傳說中,一窺究竟。不過從這些民間傳說裡,我們也可以大致推測,六安瓜成品於1905年前後。六安瓜片的問世,不是哪一個茶人憑一己之力能夠做到的,這是六安茶人經過無數的努力,在過去一千多年種植加工技藝基礎上,總結試製而成的,這是無數茶人的心血和智慧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