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家發病場經驗總結;這樣賣豬、處理病死豬,讓豬場遠離非瘟!

01 因場制宜建立轉豬中心


在建立轉豬中心前,我們首先需要建立正確的生豬銷售和淘汰方案,按1月、2月、3月的固定頻率集中賣豬和處理病死豬。寧可這頭豬在指定地點腐爛,也不能每天拖拉病死豬,否則將大幅提升交叉感染的幾率。

在場外和場內建立洗車消毒點;如果是散戶,無力建立消毒點,可以到鎮裡洗車行,帶上消毒藥,自費洗消。賣豬以“消好毒、不接觸”為基本原則,有條件的可以建設轉豬中心、洗消中心,不過造價相當高,豬場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傳統規模化豬場的裝豬臺要改造後再使用,如圖1所示,延長出豬距離,降低風險;在河流上面架橋,將豬、車輛在河流兩側隔開;使用中轉站,兩輛車對接中間有滑梯。總之,就是想辦法不接觸,減少發病的可能性


百餘家發病場經驗總結;這樣賣豬、處理病死豬,讓豬場遠離非瘟!

圖1 改造傳統裝豬臺


還有一個針對小養殖戶的建議:在您認為豬場最偏遠的角落處,把圍牆開個洞,做個門,每次賣幾頭豬的時候從這裡趕到外面,僱兩個人處理,自己就不出去,不與外界接觸,大大減少疾病傳染的可能性。


02百餘家發病場案例的經驗彙總


接下來,藉助這些發病豬場的數據,分析這麼多豬場到底是怎麼發病的,然後得出有共性的結論,給養豬人提供防控非瘟的依據。

這些共性問題包括:


(1)人員帶病進場導致清場,這在生物安全等級比較低的豬場較為常見,也是最容易發病的原因。


(2)外購種豬、仔豬,目前是比較危險的行為。非瘟暴發已經有2年,很多種豬已經感染,所以購買前一定要做好檢測,購入20天后再檢測1次,確定沒有問題再合群。特別提醒有一種特殊情況,小豬的時候可能不發病,保育期可能也不發病,但隨著日齡的增大開始發病,比如育肥後期、後備母豬、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時候發病,大家注意一下這種特殊現象。


(3)個別豬場的不良行為,需要警惕。就是預防同行使壞,比如把死豬扔到別人豬場、個別豬販放毒、用無人機撒病毒,所以,各種規模的豬場都需要監督外圍情況。


(4)飼料車的交叉感染。飼料車哪裡都去,因此,飼料車儘量不要入場。很多飼料廠使用大噴槍消毒,其實不起什麼作用,一定回去要好好消毒。


此外,把豬賣給非常髒的車,基本上等於自殺。80%發病的豬都是在拉豬車上發現的,一定要注意拉豬車需保持乾淨和消毒,車輛在指定地點消毒,駕駛人員換上防護服和腳套,甚至洗澡隔離1天后,再到1000米以外的區域等豬過來。


無害化車頻繁接觸病死豬,它帶來的風險也不少。給大家想個辦法:買集裝箱,2萬塊錢1個,裡面有冰箱、風機,每個月把死豬進行集中儲存,定時找外邊的人把死豬拉走,這樣感染的可能性就降低不少。


最後,經過分析數據,可以得出幾條結論:


(1)發病豬場100%都是外源性入侵導致發病。

(2)特別提醒:80%發病的豬在拉豬車上被發現。

(3)賣豬2~3周後育肥舍發病率偏高。

(4)淘汰母豬後,也是2~3周後,妊娠母豬開始流產,分娩舍沒有此現象。

(5)野豬僅僅幾起,99%是家豬。

(6)中等規模、大場損失大;個體戶損失少。

(7)發病豬→人→正常豬群。

(8)監督外圍大環境很重要。

(9)點個贊點個關注是非常的有必要


百餘家發病場經驗總結;這樣賣豬、處理病死豬,讓豬場遠離非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