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你必須看到整體,一幅畫可不僅僅是它各個部分的簡單組合,一頭牛隻是一頭牛,草地只是一片長滿青草和花朵的土地,透過樹枝的陽光,也不過是一束光線而已,但是你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卻美得不可思議。”——《怦然心動》

如果讓你列一個關於“初戀”電影的必看名單,每個人也許會不一樣,但是《怦然心動》一定會在上面,因為它不僅僅是少男少女的純情之戀,還有閃爍在其中的人性之美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電影主要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出生於中產家庭的布萊斯全家搬到小鎮上,鄰家女孩朱莉跑來幫忙,卻意外對布萊斯一見鍾情,因此對其展開了熱情的“攻勢”,而對方避之不及。後來因為“梧桐樹事件”和“扔雞蛋風波”之後,兩個人漸行漸遠。但是在外公的引導下,男主開始拋開偏見去了解朱莉,並與之冰釋前嫌,兩顆純淨又懵懂的心走到了一起。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這部電影由羅伯·萊納執導,自2010年在美國上映以來卻獲得了萬千觀眾的嘉獎和影評人的口碑,在豆瓣上評分更是高達9.1。

故事情節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有些老套,但是觀眾看完之後,卻深有啟發。這主要歸功於導演的拍攝實力。全片摒棄了傳統的單線敘事的手法,而是採用了雙線敘事結構,配合男女視角的切換,以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使情節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同時也呈現出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價值觀。但不同視角的切換,又讓故事變得完整和客觀。

不同的視角,導致了不同的看法,因為男女主前後視角的轉變,導致兩個人對彼此有了新的認識。整部電影以“視角”為關鍵推進劇情的發展,同時也暗藏著一個人性的真諦——學會換位思考,以及告訴我們如何換角度思考。

  • l 整體大於部分之後,看到整體,才能打開更高的視野和格局
  • l 學會不帶偏見地看待,放下偏見,方能遇到彩虹般的人
  • l 因為懂得,所有慈悲,培養一顆同理心,才能理解別人的不易

接下來,我也將基於電影視角的轉變,從這三個方面來談一談關於“轉化角度”的思考。

01 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看到整體,才能打開更高的視野和格局

1)整體視野下的愛情:人品大於外貌

電影開場,朱莉和布萊斯第一次見面,兩個人在拉扯之時手不小心握在了一起,從朱莉的視角看,對面這個男孩羞澀又可愛,長長睫毛下的藍色眼睛充滿了魅力,對他一見鍾情。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就這樣,朱莉追了布萊斯五六年,從小到大,她從來不放過任何表達情感的機會,每天一見到布萊斯,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用雞蛋換布萊斯的微笑和問候,並認為這是他們感情升溫的見證。

朱莉對布萊斯的愛慕,父親理查德也察覺到了,但沒有第一時間表示反對,而是引導孩子去思考:你為什麼喜歡他?他這個人怎麼樣?

朱莉回答說:“可能是他的笑容,也可能是他迷人的眼睛。”

聽到這裡,父親以畫為比喻,對她說出了那段關於“整體和部分”的話: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朱莉一開始似懂非懂,直到某一天爬到梧桐樹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變得如此渺小,陽光下的小鎮那麼靜謐那麼美好,她從未在這樣角度下看過這座城市,這時,她忽然理解了父親的那番話。

有的人部分大於整體,可能第一眼看上去很好,但是整體看來也不過如此,甚至會更糟;有的人整體大於部分,第一眼其貌不揚,但是相處久了卻發現越來越好。

朱莉抱著這樣的理解,開始去觀察身邊的人,也開始重新審視布萊斯。

曾經,她一度以為布萊斯和她一樣勇敢、真誠,應該算是整體大於部分的人,但是在捍衛梧桐樹的時候,他選擇了逃避;在聽到別人說她家不好的時候,他選擇了沉默;在家人說覺得朱莉的雞蛋有沙門氏菌,讓他還給她時,他選擇了怯懦,每天笑面相迎轉身卻把雞蛋倒進了垃圾桶。

她開始從布萊斯的“眼睛”中抽離,從整體去觀察,理性看待自己的那份感情,她不再一腔孤勇地追愛,而是反思一切是否值得。

整體視野下的愛情,變得更理智而成熟,朱莉開始明白,愛一個人,他的人品比外貌更重要。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2)整體視野下的親情:從委屈變成守護與愛

曾經,“叔叔”對於朱莉來說,只是一個遙遠的代名詞。

直到有一天,朱莉給布萊斯送雞蛋,結果被告知,布萊斯一家覺得自家院子又髒又亂,所以只能將雞蛋偷偷扔掉。她覺得十分委屈,向家人提出整理院子的要求,卻引發了父母的爭吵,父親把大部分的精力和財力都投入到智障叔叔的身上,而母親卻覺得,如果不是這樣,家裡條件本可以更好。

因為這場爭吵,朱莉開始重新審視叔叔與這個家的聯繫,於是在叔叔過生日那天,堅持要求同往。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因為這次同行,朱莉切身體會到父親的不容易,感受到父親與叔叔間深厚的兄弟情誼,也感受到叔叔的純真善良與生活處境的艱難,同時也看到了自己作為家人的義務與責任。

從之前片面膚淺的理解,到現在的感同身受,朱莉不被別人的嘲諷所左右,也不被表象所矇蔽,而是全面理解了“家人”二字,明白了守護的意義,也懂得了如何去愛別人。

父親的這段話,教會朱莉“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也教會我們,人生看問題學會看整體。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無論是人還是事,我們都曾如盲人摸象,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但也很容易被這部分所矇蔽,如果試著換個角度,就能看到不同的光景,遇到不同的角度,人生也越來越成熟、完整。

02 學會不帶偏見地看待事物,放下偏見,方能遇到彩虹般的人

偏見在生活中是最常見的,甚至可以說無處不在,地域、種族、性別、年齡、家境等都是偏見的寄生之地。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通過男主的視角,也為我們呈現出眾多的偏見。

一開始的相遇,朱莉的熱情只是讓布萊斯感到不理解,但是在父親的影響之下,他對朱莉日漸生厭,避之不及。

在布萊斯眼裡,朱莉的種種行為也是既無聊又愚蠢:她總是喜歡爬上高高的梧桐樹上,日復一日地為大家報校車的位置,儘管大家都覺得沒必要;又或是在院子裡搭建髒兮兮的雞舍,鞋子上都沾滿雞糞。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後來,外公約布萊斯出去散步,走到被砍的那棵梧桐樹樁前,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是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她讓你覺得你以前遇到過的所有人都只是浮雲,朱莉就是這樣的女孩。”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什麼?在布萊斯眼裡,他一直覺得朱莉是個素色的女孩

在外公的引導下,布萊斯慢慢放下自己的偏見,開始重新審視朱莉。他找到那天的報紙,看見朱莉站在梧桐樹上的感受,“被捧在大地之上,任憑風的吹拂”,不禁訝然,有哪個高中生會說出這麼美麗的話?

終於,他對朱莉也產生了怦然心動的感覺,他發現曾經喜歡的校花只是虛有其表,除了聊自家的房子和午餐,再也不會有其他的話題,而相比之下,朱莉更有內涵。

記得在影片前半段,外公與布萊斯第一次聊起朱莉,對於朱莉抗議砍掉梧桐樹的新聞,在外公看來,她非常有骨氣,而布萊斯覺得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固執,外公對布萊斯說,“試著不帶偏見地去看這個事”。

不得不說,外公這句話非常有智慧。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別人,任由偏見主導我們的認知,也把我們的世界觀侷限在方寸天地裡,以為見到的就是全部。

可是,每個人都有彩虹般絢麗的一面,唯有我們學會放下自己的偏見,才能看到全部的人生真相,不會一葉障目。能夠用不斷髮展的眼光去接納別人,感受人性的美好,才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理性。

03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不易

在影片中最大的亮點,我覺得是布萊斯的外公。作為一個“局外人”,他始終用同理心包容和接納每個人的做法。

第一次的理解,在梧桐樹事件發生之後。

他看到了朱莉浪漫而勇敢的一面,這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他對布萊斯說“如果你外婆還在的話,也會這麼做的。”於是,在看到朱莉整理院子時,主動跑過去一起幫忙,告訴她修整的技巧和人生道理,也給她打造了夢幻般的庭院。

這便是換位思考,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他曾經和這樣性格的人相處過,也明白擁有這樣品質的人是多麼難能可貴,所以,他選擇保護。

豆瓣9.1《怦然心動》:人性最大善良,是學會換位思考

第二次理解,是在外公幫助朱莉修整庭院之後。

電影中,布萊斯的父親曾多次表達對朱莉一家的鄙夷之情:

嘲笑朱莉家院子一片亂糟糟,雞舍髒兮兮;奚落朱莉父親畫家的職業,認為他是一個“愛做夢”而不務實的傢伙;嘲諷他們家有個智障的叔叔,並自大地下結論“智障是會遺傳的”。

直到一天晚上,布萊斯的父親對外公去幫朱莉修正庭院的行為冷嘲熱諷,外公揭開了朱莉一家的處境:

朱莉一家之所以不修整庭院,是因為她父親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照顧重度智障的弟弟身上,而且智障也不是遺傳,而是在出生時臍帶不小心繞住了頸部缺氧造成的。

與此同時,外公也對布萊斯說,在他出生時,也差點落到同樣的境地,還好當時的醫生機靈,才免遭此難。

這件事深深震撼到了布萊斯,他開始理解外公為什麼對朱莉如此重視。正是明白這樣的意外多麼慘痛,所以外公才能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一家人的辛苦,體貼他們的不易,才會發自內心地關愛他們。

第三次理解,是在和布萊斯散步時。

布萊斯提了一個假設性問題,問外公:“如果當年自己也這樣遭遇了意外,按照父親的性格,是不是早就把他丟進了瘋人院?”

外公連忙回答“這種事是沒法假設的,你不能因為沒有發生的事情而責備他們。”

這句回答非常智慧,外公想強調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儘管他們在某些行為上有些不對,但愛毋庸置疑。他理解布萊斯的父親為什麼變成這樣,因為生計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正因如此才讓布萊斯享受優渥的生活,這也是愛的一種表現。

對待人際關係,我們同樣需要外公的智慧,學會換位思考。人生百態,各有所難,只有擁有了同理心,具備共情的能力,才能深刻理解別人的感受,說話投足間,都讓人感覺舒服。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說過:“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是啊,人心都是肉長的,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當你懂得換位,學會體諒,遇事越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給予理解、寬容和體諒,把舒服留給對方,如此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真心,這也是人性最大的善良。

結語

人性的美具有紛繁的多面性,無論是男女之愛還是親人之情,所有的美都會令人嚮往和感動。當觀看過影片《怦然心動》後,朱麗和布萊斯這對少男少女成長過程的人性美會讓你浮想聯翩、感慨萬千。這部電影因為純真無邪的愛情為大眾所知,也因為影片對人性美進一步的剖析和昇華讓觀眾記憶深刻。

在這部電影裡,雖然主題是“愛情”,但超越愛情之外的人性,似乎更讓我們銘記。我們從中看到了人性最大的善良,也看到了換位思考的方式,要學會看一個人的整體,學會放下偏見,培養一顆同理心,理解他人的不易,將心比心。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帶著善意去換位思考,少一點自以為是,讓身邊多一些溫暖與美好。

作者簡介:阿鯨,遊走於文字之間,用筆寫下生活的溫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留言關注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