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搜索引擎還能拯救我們的思考力嗎?


馮·諾依曼猜不到的結局,20世紀下半葉,以香農為代表的先賢們,披荊斬棘構建了偉大的“信息時代”。

他們一定想像不到,21世紀的人類,竟躲在互聯網上等待信息“投餵”。先賢通過HTTP連接人類精英,

建造出萬維網這臺超級“硅基大腦”,沒想到最後導致碳基人類大腦迅速萎縮

圖靈雖然猜對了開頭”,馮·諾依曼卻“猜不到結局”

自從“投餵時代”來臨後,怪事紛至沓來。

輕易被誘導,迷信各種亂七八糟的“陰謀論”;

輕易被惹怒,動輒代表14億人要搞得人家“寸草不生”;

輕易被套路,輕信各類暴富神話後最終被割韭菜

……

無窮無盡的“信息投餵”,人類還能“守腦如玉”嗎?

1

我們與缸中大腦沒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信息投餵”?

我們從“缸中大腦

”說起。

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一個思想實驗

如果將一個大腦泡在缸子裡,

通過計算機與其交換感官信息

那麼這個大腦就會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黑客帝國》完整演示了這個驚悚的思想實驗:

人類被放在一個盛滿液體的器皿中,身體上被插滿各種管子,為電腦系統輸送生物能量。

而人類大腦,則在接受電腦系統的各種刺激信號

依靠這些信號,每個人生活在一個虛擬幻景中。

大部分人類很開心,因為他們過上了永恆的“幸福生活”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是一部警世書

,也是一部預言書

今天,這已經不是科幻,而是現實

信息爆炸+手機終端+算法推薦,構成了一個“投餵時代”。

很多人躲在床上,習慣性地享受各類APP推送的“精神食糧”時,我們與缸中大腦有什麼區別?

2

不是每一個大腦,都能夠思考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

這才是“自我意識”的起源。

積極思考,遠遠比積累信息更重要。

如果享受太多“投餵”的信息,千億神經元將失去活絡的連接能力

日復一日後,缺乏訓練的大腦只能“輸入”信息沒辦法甄別、消化信息

這也是很多人擔心“投餵時代”導致人類智力下降的原因。

舉個例子:

內蒙古朝魯吐鎮的滿某。

他大部分時間呆在這個科左後旗的小鎮上。

這個二十多歲的年青人,過著極其簡單的生活。

但生活中也不乏精彩。

早晨起床瀏覽140字短內容,批閱各地幸福奏摺;

晚上“記錄生活記錄你”,享受各種搞笑視頻;實在無聊刷刷抖音短劇

,也能提振個人信心;朋友圈轉發各種心靈雞湯,也能獲得社交點贊。

刷著刷著熱血就上來了,

1月26日他在某短視頻APP上發佈了一個短視頻,標題是“經典話題:不聽的後悔一輩子”,他聲稱現在的冠狀病毒,是美國向中國使用的基因武器

視頻拍得雖然粗陋,播放量也達到了1.4萬次

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完全是投餵信息的觀點複製。

這位小鎮青年可能並無惡意,他只是真的相信此類觀點。

回到兩個月前,相信這種“陰謀論”的人可不止一個兩個。

那可是烏泱泱的一大片,稍有反對,就被罵得狗血淋頭。

情緒觀點,鋪天蓋地;拒絕思考,甘願圍觀

,看著讓人悲哀。

若不是歐美疫情如此嚴重,這種論調還將存在。

問題是這種論調只會無故樹敵,對自己並無好處。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經調查,科左後旗公安局行政拘留滿某十日。

3

從主動到被動,同類內容築起“信息繭房”

在“投餵時代”,你不是在主動尋找內容,而是在被動獲取信息。

這個時候,你已經被信息洪流所裹挾,根本不可能真正去打破自己的信息結構,也已經沒有辦法獲得你要的知識性內容。

一旦是被動獲取知識,都是接受信息的“終端”,只要順從天性,打開投餵服務端的“潘多拉魔盒

”,同類內容無窮無盡,為用戶織就“信息繭房”。

你看到的就是你喜歡的,你喜歡的就是你看到的。

這兩者將強化你的價值觀壓縮你的知識面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將強化你的“自以為是”。

你將此類內容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後,一個個同類的評論,點贊,為你篩選出同溫層

從此,不再有不同觀點,不再需要推理與思辨,一個屬於你的世界完美成形,它將你嚴絲密縫地鎖在“繭房”之中。

4

互聯網進化論:

手機成為人類重要“器官”

面對這樣一個“投餵時代”

人類還有反轉的可能嗎?

我們能不能打破信息爆炸形成的牢籠,構建一個更好的世界

能否走出“同溫圈”,去接受更多的觀點?

可不可以逃離算法控制,主動出擊擴大“思想地盤”?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切還得從源頭說起:

2008年是互聯網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偉大的喬布斯將人類帶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開源軟件運動旗手Raymond發出以下擔憂:

喬布斯比蓋茨更加威脅自由,因為人們害怕微軟,卻熱愛蘋果。

很多人沒有讀懂Raymond的意思,這位《大教堂與集市》的作者一眼洞穿:

喬布斯雖然開創了手機互聯網時代,同時也將人類圈養進蘋果的“黑客帝國”。

從此以後,互聯網世界進入2.0時代。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去中心化的PC互聯網不一樣,人類不再將互聯網作為進化的工具,而移動終端(智能手機)成為人類最重要的“器官”,與互聯網1.0時代的互聯互通不一樣,各類APP開始構建自己的信息孤島

手機帶來的便利顯而易見,但很多層面也值得擔心。

表面上,坐著的PC互聯網和躺著的移動端互聯網沒什麼不同,但實際上,這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

坐著的PC互聯網是主動的,認真的,學習的,思考的……

躺著的移動互聯網是被動的,懶散的,娛樂的,痴呆的

……

從主動到被動,從此攻守易形。

可怕的“投餵時代”就這樣來臨了。

別忘了,主觀能動性,可是人類進化的助推器

唯有重拾主動獲取信息、獨立思考的能力,“我”才是“我”。

5

搜索引擎,它是大腦的延伸

從主動到被動,貌似一字之差,實則天壤之別

從主動搜索到被動接受,互聯網翻開了新的一頁。

如果一定要對比PC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區別:

我認為最大區別在於“搜索”的應用

回顧PC互聯網時代發展史:

它最偉大的應用是什麼?

是“搜索”。

這也是為什麼以搜索起家的谷歌公司能夠成為互聯網巨無霸的原因。

有了搜索之後,全人類有了一個“公共圖書館”,從“人腦”到“眾腦”的時代來臨。

搜索引擎,它是人類腦力的延伸,也是大腦的外掛。

很多人通過搜索引擎找到了最好的老師,有些人通過搜索引擎找到了最需要的論文,從學習到工作,搜索引擎成為人類記憶的柺杖。

然而,在移動互聯網到來之後,這個PC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應用逐漸被遺忘。

很多人都在那裡等著被投餵,主動搜索、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少。

主動搜索曾是我們瞭解世界的方法和手段。

它能充分發揮人類獨有的創意,調動想象力。

以人的思考能力為起點,輸出自己的智慧

現在反過來了,被動投餵的信彷在塑造我們的世界觀。

搜索時代,你想要什麼樣的答案,取決於你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投餵時代不需要提出問題,當然也就不需要思考問題。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搜索”是一個主動、提問的過程

再這樣下去,不久將來,公眾將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他們最終會期望機器幫他們思考,並做出判斷。

借用《三體》裡的一句經典名言:

失去投餵,失去很多;失去搜索,失去一切。

所以,重拾搜索,讓自己成為思考的“源點”,而不是被投餵的“終點”

這是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搜索引擎?

6

夸克搜索,人類可以變得“更聰明”

移動互聯網時代,與古典互聯網時代完全不一樣。

我們要重新思考搜索引擎的產品設計

說實在的,古典互聯網時代,我們受夠了那些金錢主導的排名規則”,移動互聯時代需要一款“真、善、美”的產品,找回初心。

阿里巴巴旗下的夸克搜索APP,用戶搜索之後智能算法會推薦貨真價實的內容

1

首先是“真”

❶提供真實優質的答案:

過濾低質無效內容,簡單幹脆直面用戶需求,呈現真實、優質的答案。

比如,同樣是搜索“科學”,夸克首先看到的確實是“科學”的百科內容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探索真知的“神器”

拍照搜題——覆蓋從小學到高中各學段、各學科不同題型的題目,拿起手機一拍就能找到解題的方法,孩子學習不再擔心!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拍照翻譯——拍照或相冊上傳圖片,可立刻識別圖中文字。

上傳了一頁古老的“圖靈筆記”,馬上就翻譯出來了,非常高效。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2

其次是“美”

極簡界面美學設計,畫面簡潔,沒有信息流,沒有熱聞推薦,乾淨清爽。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3

再次是“善”

通過AI過濾廣告,沒有虛假廣告,沒有競價排名,始終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4

除了“真善美”,還有貼近日常生活的智能搜索

搜索直達

夸克是怎麼知道我想找的就是“馮諾依曼結構”和“香農三大定理”?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在你輸入第一個字時,夸克就會自動工作,頁面推送相關內容,你輸入的字越多,夸克隨時根據輸入而變動。你還沒有打完所有搜索文字時,答案已經找到。

拍照轉存文檔

針對紙質/pdf等場景,拍照快速生成Word/Excel。

拍拍我們自己寫的《量子物理趣畫》,小編又省去了敲鍵盤的時間了。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卡路里識別

拍照或者上傳食品圖片,自動識別食物熱量及營養元素信息,點菜前掃一掃,減肥20斤不是夢!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從傳統的文字搜索到全新的識圖搜索,夸克突破了搜索框的限制,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幫助用戶優化搜索體驗。

夸克最近發佈的4.0新版本,還有很多驚喜的更新與升級,建議大家點擊閱讀原文鏈接,下載親身體驗一下。

這個時代很難做到“守腦如玉”

搜索引擎能拯救我們的思考力嗎?

它能讓我們擁有尋找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嗎?

技術本中性,就看誰在用、如何用、用什麼,

善於提問者,需要利器一柄,刺破信息牢籠。

1895年,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說道:

普通人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真相視而不見。

假如謠言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謠言。

誰向他們提供幻覺,誰就可以輕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

誰摧毀他們的幻覺,誰就會成為他們的攻擊目標。


投餵信息讓我們便捷,也讓我們思維受限,行動劃圈


在一個“投餵甜食”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烏合之眾的表現更為明顯。

人類曾經驕傲的“理性榮光”和“獨立思考”,由於個人沉迷於“信息繭房”中逐漸稀缺,再難做到“守腦如玉”。

有些時候,我們還是要保持一點“古老的倔強”。

在這個失去主動搜索能力的時代,有事沒事“夸克”一下。

也許這樣,我們還能保持一點點清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