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1號現代大流行病”將重新定義這個時代

作者 | 李惠鈺

美國當地時間4月23日,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在其個人博客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分享了他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系統思考。

他將新冠肺炎病毒稱為“1號現代大流行病”,即現代社會第一場真正意義的大流行病,認為此次疫情將重新定義這個時代。

“這就像一場世界大戰,但不同的是,我們都在同一條戰線上。全人類可以通力合作,瞭解這種疾病並開發工具與之鬥爭。”

蓋茨認為,全球創新是減輕傷害的關鍵,這包括在檢測、治療、疫苗和政策上的創新,以遏制病毒的傳播並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經濟和福祉的損害。

目前,雖然一些新的治療方法正在進行測試,並且絕大多數都會失敗,但蓋茨仍樂觀地認為,其中一些治療方法將能夠真正地減輕疾病負擔。

有些方法在發達國家要比在發展中國家更容易開展,還有一些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擴大規模。很多療法要到夏天或秋天才可能落地實施。

目前,從新冠肺炎康復者身上採集血液,發現人體免疫系統所產生的抗體,以及研究“抗病毒藥物”都是有可能的治療方法。

蓋茨表示,目前沒有特效藥,要想讓世界恢復到新冠肺炎出現之前的狀態,唯一的辦法就是用高效的疫苗來預防這種疾病。

“我們的目標是選擇一到兩種最好的疫苗,併為全世界人口進行疫苗接種——如果是單劑疫苗,那麼就需要70億劑;如果是兩劑疫苗,則為140億劑。

全世界都將爭相獲得這些疫苗,因此生產疫苗的規模將是前所未有的,很可能需要多家公司參與。”蓋茨稱,新疫苗推向市場通常需要五年的時間。

對於常被問及大規模疫苗接種何時可以開始,蓋茨表示可能需要18個月,也可能短至9個月或長至近2年。

在檢測方面,迄今為止,對新冠病毒的所有檢測包括鼻拭子採樣並用聚合酶鏈式反應分析儀(PCR儀)對樣本進行處理分析。蓋茨表示,每個國家的檢測數量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些國家,比如韓國,在提高檢測能力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單看檢測數量本身並不能說明它們得到了有效使用,還必須確保優先對適當人群進行檢測。

蓋茨表示,美國需要優先考慮並加快新冠病毒的檢測速度,此外,必須確保優先對適當人群進行檢測,例如,醫務工作者應該可以立即得到檢測結果來確定他們是否能夠繼續。

對於現在很多人談論的血清檢測,蓋茨認為,除非已經瞭解什麼水平的抗體才是具有保護性的,並且研發出一個幾乎沒有假陽性的檢測方法,否則基於現有的血清檢測就告訴人們不要擔心感染是錯誤的。

而在接觸者追蹤方面,蓋茨表示,與確診病例病患保持密切接觸的人應優先進行檢測和自我隔離。

他認為,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將遵循德國的接觸者追蹤範例,即如果有人檢測結果確認為陽性,醫生必須依法通知當地衛生部門。

醫生必須提供患者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手機號碼等,以便衛生部門能夠聯繫到此人,並確保他們進行自我隔離。

對於重新開放,蓋茨認為,大多數發達國家將在未來兩個月內進入疫情的第二階段,即“半正常”狀態。

人們可以外出,但並不像以前那樣頻繁,也不會去人多的地方。對於復工復學,政府將不得不根據風險和收益進行權衡,蓋茨認為,各個國家應該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允許那些對經濟或人民福利有較大好處且感染風險較小的活動。

他舉例稱,對於復工復產,中國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截至目前沒有出現明顯的疫情反彈。

“經歷過這個‘1號現代大流行病’的人永遠都不會忘記它。

人們在當下正在經歷的痛苦,和那些在今後幾年裡仍將持續感受到的痛苦,怎麼描述都不為過。”蓋茨認為,新冠肺炎作為第一個現代大流行病將重新定義我們這個時代。

他呼籲決策者需要確保隨著國家的重新開放,經濟復甦不會加劇不平等現象的惡化。

排版 | 志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