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史記》中“鴻門宴”這一段司馬遷的寫作功底?

中文系的留級生


《史記》一般都說是歷史,實際上像是說歷史故事。

書中一些描寫太詳細、太主觀了,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作者當時在場一樣。

鴻門宴一段寫的是很好看的,跌宕起伏,故事性很強。這裡我提一下我們一位老師的看法。他說鴻門宴這一段故事,司馬遷是從哪裡瞭解到的?是劉邦的後人?還是項羽的後人?他說是那個“拔劍切而啖生彘肩”的壯士樊噲的後人。老師說司馬遷當時去“採訪”了樊噲的後人,然後就記錄了下來。鴻門宴中最亮眼最威武的人物是樊噲。


V之波動


司馬遷是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他創作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中,被後人津津樂道的“鴻門宴”篇章,則是集歷史與文學藝術的最高體現。

“項籍鷹揚六合城,鴻門開宴賀亡秦。樽前若取謀臣計,豈作陰陵失路人。”

今天讓我們重溫歷史經典,賞析《鴻門宴》的文學價值。

6

一 佈局巧妙,結構完整

鴻門宴的起因是曹無傷告密。那麼,曹無傷為什麼會告密呢?首先分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起義軍攻破武關,進入關中地區,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預示著大秦帝國的滅亡。

而另一隻起義軍由項羽率領,披荊斬棘,經過鉅鹿大戰,消滅了秦軍主力,攻破函谷關。從此,項羽名聲大振,各路諸侯紛紛投靠,擴軍四十多萬駐紮在新豐鴻門。

劉邦項羽兩雄爭霸,誰主沉浮?

  • 從兩軍數量來看相差懸殊,劉邦十萬項羽四十萬,項羽佔絕對優勢,掌握戰爭主動權。
  • 從滅秦戰功來看,項羽勇冠三軍,功績遠大於劉邦。
  • 從出身來看,項羽出自名門世家,將門虎子,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而劉邦則是一個流氓無賴。

因此,劉邦手下的曹無傷被項羽的陣勢嚇壞了,趕緊派人去項羽營中告密,說“沛公欲王關中”。項羽一聽,火冒三丈,當機立斷,“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戰爭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戰爭迫在眉睫,項伯為報私恩,連夜向張良告密。張良又向劉邦彙報此事,劉邦趁機拉攏項伯,共商對策,最後決定在鴻門英雄大聚會。

在宴會上,劉邦畢恭畢敬,一再謝罪,削弱了項羽的殺氣。無論范增如何示意,項羽漠然無視。

項莊起身舞劍,意殺沛公。此時樊噲戲劇性地出現,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劉邦藉機逃離。

結局是劉邦回到軍營,立即殺了曹無傷。

二 語言精練,個性鮮明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自矜功伐,剛愎自用。把眼前這位裝得唯唯諾諾的劉邦,根本沒瞧在眼裡,無視范增數目,即是劉邦逃離,也不追究。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英雄的骨子裡潛藏著致命的弱點,優柔寡斷。在關鍵時刻,沒有殺了劉邦,而是縱虎歸山。

而劉邦能屈能伸,外表裝傻充愣,其實精明果決。有雄心有膽識,敢入虎穴,在刀光劍影之下全身而退。

劉邦做事果斷,絕不心愛手軟。“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司馬遷描述樊噲出場時,語言精練。“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齜盡裂。” 咄咄逼人,大有氣吞山河之勢。項羽用兩個字稱讚他“壯士。”然後“賜之卮酒”,“賜之彘肩”。

樊噲一飲而盡,片刻啖盡一個生豬腿。能吃能喝能打仗,忠勇威猛的壯士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郭嵩燾說“語句整齊,字句錘鍊”《鴻門宴》的文字精煉,內容豐滿,人物縱橫,情節跌宕,扣人心絃,值得品味。


有鄰317


導語

一般人對於司馬遷的印象,可能認為就是一位偉大的紀傳體通史大家,而忘記了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思想家。所以閱讀《史記》,會發現文學想象常常羼入歷史,因此歷史記載的東西,雖然言之鑿鑿,但並非金科玉律,也摻入個人的情感好惡。再加上西漢時期,文史尚末分家,典型的有《史記·晉世家》中,飷麑殺趙盾一事所記載殺手刺殺趙盾時的心理鬥爭。而巜史記·項羽本紀》關於“鴻門宴”的場景描繪,則令人拍案叫絕,引起錢鍾書老先生的讚歎不已。如果你有興趣,請往下看,只要二分鐘......

錢鍾書在《管錐篇》中認為,項羽是一個雙重性格的人,他(項羽)既“恭敬慈愛”又“剽悍滑賊”,既“愛人禮士”又“妒賢嫉能”;既“婦人之仁”又“屠坑殘滅”,既“分食推飲”又“玩而不予”。

在項羽一人身上,猶如兩手分書,一喉異曲。司馬遷輕車熟路,為我們展示了項羽思想深處的個人權力慾望和人性倫理兩個方面矛盾鬥爭的過程。

貴族氣質使他的眼睛變得模糊

劉邦是典型的草根階層,文化不高,雖然是一介亭長;也就相當於今天一個鄉鎮長。不惑之年才走上反秦道路。劉邦與曹操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善用“韜晦之計”。

在劉邦接到項羽邀請赴宴的請柬時,“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張良朋友)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

張良於是告訴沛公: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並且力排有人建議據涵谷關據守的辦法,但劉邦承認:(軍力)“固不如也!”於是委託項伯向項羽講清楚:“我(劉邦)入關後,所有東西都不敢佔有,早就登記造冊,一把鎖和二張封條保存得好好滴,項伯於是面見項羽,並指明,如果劉邦不打下關中,你能進去嗎?別個早就把所有印信、財物打包等你來接收。

面對強勢的對手,劉邦釆用“韜晦之計”,把自己的楞角偽裝起來,寧可當“孫子”也不強出頭。這一切都源於政治上的成熟,雖然劉邦剛進關中的未央宮時,和一大群后宮嬪妃胡鬧成一團,當聽到樊噲對他怒吼:“革命尚未成功,老四仍需努力(劉邦字季,為四)”時,劉邦頓時驚醒,立即封存財富,還軍灞上。

劉邦率百餘名騎手見項王,來到鴻門,沛公滾鞍下馬,搶先一個“丁字拐”大禮:“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司馬遷接著寫道:(劉邦)謝曰:“臣與將軍戮力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隙。”

司馬遷的一句:“然不自意先入潼關。”司馬遷為劉邦開脫的理由是:“我不注意,不知怎麼就進入了長安。”淡淡的一句話,將劉邦的雄才大略輕輕掩去。本來怒火攻心的項羽要興師問罪的,但是,劉邦忠誠的江湖大禮和謙卑的姿態,滿足了項羽一顆高傲的貴族之心,並且不識時宜的將自己的行為,歸咎於劉邦部下曹無傷的告密。

宴席上,分賓主坐定,張良、範曾分列左右。司馬遷寫道:“範曾數目項王,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司馬遷的二十二個字實在精練、精彩。先是用眼晴瞟了項王幾下,意思是:“快點動手囉!”沒有動靜,只好摸出身上的玉塊一連向項王舉起示意了三次,項王默然不語。默然一詞用的很準確,表示自己看見了,但是,我是貴族,我不能這樣對待一個“討口子”一樣的劉老四呵!

短短二十二個字,鴻門宴的結局己定。司馬遷的《史記》,的確是惜墨如金,一覽無餘。

範曾對劉邦深為忌憚,必欲除之而後快。司馬遷寫道:“範曾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人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虜。”

如果不殺此人,你我皆是他的籠中囚。司馬遷絕非危言聳聽,只是後果比成為俘虜更加慘烈百倍。司馬遷其實並沒有貶低範曾,他與範曾“英雄所見略同!”但是由於項伯的巧妙對舞,有意的保護劉邦,此時的氣氛幾乎凝固,範曾的肆意妄為,項莊的步步緊逼,萬一項羽瞬間翻臉,顯示出“屠坑殘灰”的“英雄本色”,劉邦一行絕對當場死得很難看!

但是鴻門宴之所以流傳至今,緣於司馬遷筆下的驚險場面險象環生,高潮迭起。司馬遷寫道: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撥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司馬遷緊張的寫道: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十個字,把樊噲在危急關頭義薄雲天的氣概顯露無遺。“與之同命”,堪稱“大義凜然”所以樊噲深得劉邦信任。一句成語:“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概括得恰入其份。一篇鴻門宴文章,產生二句名言,司馬遷為中華文化貢獻不小。

司馬遷寫道:“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毗盡裂。”一個草莽英雄因為憤怒之極近乎扭曲的誇張形象為後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國傳統的英雄豪傑的形象實在太多,描述手法各異,而司馬遷對樊噲的誇張描寫,使樊噲已近似一尊戰神。

項王果然英雄相惜,賜予樊噲酒肉。樊噲大吃大喝後義正辭嚴的說: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進。封閉宮寶,還軍灞上,以待大王來。.....(大王)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戰神的話入情入理,以反秦盟主身份統率天下義軍的世家首領無任何反駁之詞。

項羽無語,坐了一會,“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這是司馬遷文學創作的恰當處理,時至今日,以上衛生間為藉口的場面太多,應該說司馬遷的生活體驗是到位的,這是最好的解脫辦法,你項大王總不能說:“要去我們一起去!”

亞父範曾眼睜睜看著煮熟的鴨子又飛了,氣得用劍猛砍玉斗,長嘆一口氣:“豎子不足與謀!奪天下者,必沛公也。“

司馬遷寫範曾,是為了烘托項羽。項羽的一生是一出大悲劇,範曾的失敗,增添了悲劇色彩,也指出這場悲劇的必然性。

結束語

寫完此文,彷彿楚漢相爭就發生在眼前,鴻門宴不僅有緊張曲折、扣人心絃的情節,還充滿著細膩傳神的細節描寫,尤其是樊噲闖入大帳的表情描寫。既是誇張,又是必然。它告誡我們,在人生轉折點,千萬要冷靜;要沉住氣,請你老賜我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