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何是千古奇案?胡雪岩和三司会审经历哪些波折?

“清末四大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张文祥刺马案、太原奇案、杨月楼案,在那一时期轰动一时。今天我们就讲一讲居之首位的这一案。

100多年来,此案被改编成戏曲、电视剧、长篇小说等多种形式。影星陶慧敏饰演的电视剧版,更加家喻户晓,一首“小白菜啊,地里黄啊,三岁两岁没了娘啊……”的歌谣,也被很多人熟悉和传唱。

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何是千古奇案?胡雪岩和三司会审经历哪些波折?

这一冤案故事,为什么能称为千古奇案?一方面由于案情审理长达三年之久,虽然错漏百出却七次重审七次维持原判,可谓千古未有之奇;另一方面家人与朋友历次“告御状”,惊动慈禧和皇帝,最后沉冤得雪,百余个朝廷官员被革职,牵动江浙与两湖官员的“党争”,一个小小的“风化案”居然让朝野轰动,百姓皆知。

故事要从当时浙江省余杭县的一个小户人家说起,县城有一豆腐店伙计葛品连,娶得一个娇美的妻子叫毕秀姑,这个毕秀姑喜欢穿上白下绿的衣服,又因为长相俊美,被人称为“小白菜”。那么“杨乃武”是谁?杨乃武是两人的房东,此人是余杭县的举人,家里有田屋和妻儿。葛品连和小白菜有一段时间就租住在杨家的屋子,还经常帮杨家做些杂事和零活,据说小白菜还和杨乃武学习识文断字。喜欢生事的街坊,开始传言两人有暧昧关系,葛品连和毕秀姑就搬出了杨府。有一天,葛的身体不舒服向豆腐店告假,回家第二天便过世。死后口鼻流血,葛的干妈便向知县刘锡彤状告,干儿子是毕秀姑毒死的。

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何是千古奇案?胡雪岩和三司会审经历哪些波折?

此案说到这里,很多人觉得怎么跟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很像,是不是后来有个像武松一样的英雄,为蒙冤者报仇呢。可是这一千古奇案的走向,则并非只是影响了浙江余杭的乡里乡间,经历七次重审和最后的三司会审,前前后后牵动了成百上千的地方官员,乃至众多一品大员和慈禧太后等,折射了中国封建王朝上千年的官场政治和司法体系。

案子初起时,知县刘锡彤带着仵作(就是法医)审查案情,仵作用银针测毒,似有中毒迹象,但希望进一步确认,知县却意欲判定小白菜谋杀亲夫,并与杨乃武一同施行下毒。那么,知县为何这样做呢?只因当时作为“天子门生的杨举人”,曾举报刘锡彤私加赋税,中饱私囊,又听人传播“羊吃白菜”的谣言,先将小白菜屈打成招,又上报浙江知府革去杨乃武的功名,尽用大刑也将杨乃武屈打成招。虽各种证据漏洞百出,但地方官府审结此案,判定小白菜凌迟处死,杨乃武秋后问斩,一宗千古奇案由此开始慢慢的翻案历程。

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何是千古奇案?胡雪岩和三司会审经历哪些波折?

我们都明白,不是所有的冤案,都能沉冤得雪。这个千古奇案,就蕴含各种离奇有趣的故事。一方面,中国古代的文人考取功名,或赴地方为官,或留翰林院成为京官。恰恰此时,当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听到同乡杨乃武落此境遇,十分同情。就与杨乃武的同乡及同年科举的吴以同,向江浙籍的官员夏同善陈述杨乃武的冤情,由夏同善上奏朝廷。另一方面,杨乃武的妻子詹彩凤,姐姐杨菊真进京“告御状”,可是一连七次重审,仍然维持原判。

未想到这一奇案旷日持久,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由英国人办的申报,还连续报道此事(用现在的话说,居然有媒体介入此事)。因当初办成冤案普遍为两湖官员,江浙籍十八位京官联名上书慈禧太后,要求彻查此案,于是就有了中国司法史上著名的“三司会审”。但是三年前被诬陷提供毒物的药铺老板钱宝生,死于狱中。只能对葛品连进行验尸,据传参照古代著名法医著作《洗冤集录》(南宋宋慈所写的),葛品连全身骨头未黑,并非中毒而死,而是当时有隐疾,由于热症导致口鼻一时流血,杨乃武与小白菜终于沉冤得雪。

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何是千古奇案?胡雪岩和三司会审经历哪些波折?

时至今天,140多年过去了,并未害人的两位当事人的故事,不断被后人提起。但令人唏嘘的是,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者,一直未曾找到有价值的历史物件。直到2004年,杭州的研究者俞金生先生,找到一位杨氏的后代,居然发现一张杨乃武与小白菜,在验尸现场,一起戴着枷锁的老照片。

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何是千古奇案?胡雪岩和三司会审经历哪些波折?

照片中真实的杨乃武,显然不像电视剧里杨乃武那样高大,但是依然有一种文人的清秀,小白菜毕秀姑个子更高一些。杨乃武托着厚厚的枷锁,小白菜的精神状态并不很好,可以看出多年的折磨,似乎淡漠了对于清白声誉的渴望。

据说,当时海会寺现场围观者众多,当宣布尸体无毒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十分兴奋。一位法国记者随着群众高喊“无毒!无毒!”140多年前,杨乃武与小白菜受尽了冤屈,留下这一照片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弯逗历史,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记得一定关注上方的“弯逗历史”,添加粉丝,咱们明天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