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知進退,才能保全身

做人要講究分寸,不能太過鋒芒,不然就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這還是小編看電視的時候經常聽一些年長的人對新人提的一些建議。小編當時還不懂這是什麼意思,覺得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後來從歷史中才知道,歷史上那些功高蓋主的人都死的很慘。既要在皇上面前建立豐功偉業,也不能太過鋒芒,蓋過了皇上的風頭,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古代戰神王翦的朝代,瞭解他的求生法則。

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知進退,才能保全身

大家都知道,王翦生活在戰國時期,還幫助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李斯當時也是一個大功臣,但早就被斬了,而王翦卻能安然無恙,其中王翦的為人處世就不言而喻了。

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知進退,才能保全身

王翦,大概是從小就出生在一個武將世家的原因,王翦從小就喜歡舞刀弄槍。王翦從小就開始習讀孫子兵法,還有其它的一些兵書,他的父親和叔叔就抽時間用木頭做了十八般兵器。他也很喜歡這些,不過他最喜歡的是一個用木頭做的開山大刀,雖然這也是用木頭做的,不過可千萬不要小瞧它,這把刀特別重,有二十多斤,這對當時的王翦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不過王翦卻能玩的特別順暢,那氣勢瞬間就讓跟他一起習武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知進退,才能保全身

從小就展現了巨大力氣的王翦,在射箭當方面也是具有一定天賦的。年僅九歲的他就能拉開一個五十石的弓,這在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中又是絕無僅有的。有人可能會覺得有蠻力有啥用,射箭是要看射的準不準啊?在一次普通的葦箭比賽,王翦往往只瞄準了對手,引而不發,憑藉自己的氣象就戰勝了對手,讓當時在場的小夥伴都驚呆了。從小就天賦異稟的他,長大後就進入軍隊了,為國家做貢獻了。

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知進退,才能保全身

還記得語文書裡的荊軻刺秦王嗎?當時荊軻刺殺秦王失敗後,秦王心裡肯定很生氣啊,就利用這個藉口,去攻打燕國。燕國由太子丹統領軍隊,而王翦則代表秦國出戰。王翦乘勝追擊,還攻取了燕都城薊,取了太子丹的首級。燕王喜逃到了遼東,燕國也名存實亡了。後面,王翦又率兵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國、趙國,還有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知進退,才能保全身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六國的皇帝,雖然他會用人,不過他的殘暴也是出了名的。而王翦作為統一六國的老將,一生未嘗一敗,強大的楚國也是被他所滅,可謂是當之無愧的“戰神”!皇上都很討厭這樣的人,不過王翦懂得為臣之道。

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知進退,才能保全身

到了晚年的時候,王翦就請求歸隱,這樣就打消了皇帝的懷疑心,才得以在保全自己能安享晚年。他能夠放棄放棄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一切,只求消除帝王的疑心,小編是很贊同他的做法的!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點贊,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