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起“雲”湧 “智”享津城


“雲”起“雲”湧 “智”享津城

感覺—記憶—思維,這一過程被稱之為“智慧”,智慧的結果就產生了行為和語言,將行為和語言的表達過程稱為“能力”,兩者合稱“智能”。人工智能則是運用科技手段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將人類的“智慧”賦予機器,讓機器代替人類或人機合作去完成某些複雜的工作,繼而獲得遠遠超過人類自身勞動的成果。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為人類社會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雲”端操作帶給人們的是越來越安全、便捷、高效的生活體驗。

“雲”上生活,智能掌控。時至今日,中國的智能科技已經從科幻電影裡的“黑科技”,變身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遇見的得力助手。“手機有電,車子有油,走到哪裡都不怕”,就是對智能手機最好的評價。人們出行可以“滴滴”一輛網約車,可以掃碼共享單車,可以通過“車來了”查看公交車何時到站,還可以開啟智能導航系統,體驗自駕出遊的樂趣。逛商場、逛超市、逛菜市場,哪怕是路邊小攤,都可以通過移動支付付款,口袋裡不裝現金,一樣出門。足不出戶照樣買買買,在線支付也有多樣選擇,水費、電費、煤氣費、取暖費通通可以網上辦理。釘釘、飛書、企業微信等協同辦公軟件平臺的興起讓居家辦公成為現實。遠程教育也不再是僅限於觀看視頻,實時交流互動,答疑解惑,打破了網絡的屏障,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線做幾道練習題熟悉剛剛講過的知識點也是觸手可及,接近於真實課堂的網課體驗讓學習更加得心應手。一部智能手機+萬能APP就足以開啟雲端漫步的旅程。

“智慧逆行”,抗疫奇兵。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無人機的出場讓疫情防控增力不少,可謂是一支“抗疫奇兵”。智能配送機器人,攜帶醫療物資直達收治重症患者的醫院,實現人員零接觸的同時,提高了包裹配送的效率,大大強化了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的疫情防範。具有人臉識別、自然語音交互、遠程協作等功能的查房機器人是隔離病房的“大功臣”,在它的幫助下,醫生可以在辦公室詢問病史,對病人進行心理安慰,減少了醫生與病人的直接接觸,同時節省了防護物資,提高了院內外專家會診的效率。此外,無人機也在公共場所巡邏、喊話、消毒、投遞等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依賴於大數據技術的病毒溯源,更是為傳統流調提供了有益的補充。智能科技的應用為戰鬥在防疫一線的白衣戰士和宅家戰疫的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好的服務與保障。

“雲”啟創新,產業賦能。雲計算是信息技術發展和服務模式創新的集中體現,企業上雲是未來發展和產業變革的必然趨勢。通過這場疫情,我們可以看到單純實體經濟的侷限性和提高其抗風險能力的緊迫性。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智能科技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提高企業抵禦風險能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發揮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打通供需雙方之間的壁壘,聯通產業鏈,才能為企業發展找到新的突破口,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動能。自2017年以來,世界智能大會已在天津成功舉辦了三屆,大會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天津正全力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聚力人工智能先鋒城市建設,為打造“天津智港”蓄積力量。

智能新時代,萬物皆可“雲”。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已進入倒計時,讓我們一起乘大會“東風”,看“雲”起“雲”湧;聚“智慧”之能,享創新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