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自己才不會至於前途迷茫值得看看。

這個世界最難懂的不是晦澀的道理,而是我們自己。認清自己,需要一定的智慧,更需要較高的情商。只有認清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管理自己、激勵自己,不斷改變。

可認清自己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當有人問哲學家蘇格拉底:“您認為人生中最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是什麼?”蘇格拉底只說了簡短的五個字:“認清你自己。”

聽到這個答案,有些人可能會忍俊不禁,心裡甚至會這樣想:我都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變成如今的成人,還有什麼認不清自己的呢?

如果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認清自己與年齡無多大關係,不是說年齡越大,對自己的認識就越深。正如蘇軾在《題西林壁》中所說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生中不乏一些這樣的人,看似對自己非常熟悉,但其實對自己一點兒都不熟悉。

事實上,情商高低之分不在性格、年齡以及任何外在東西,關鍵在於是否能夠真正認識自我、看清自我。情商高的人不是沒有點和不足,而是他們知道自己性格中的優點和缺點,並且能夠將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減小和削弱缺點的不良影響。

情商高的人明白,若是不能真正看清自己,明白自已的優勢和劣勢,只能浪費時間與精力做一些徒勞無益的事。若不能認識自己,將自己的優勢和潛力發揮到最佳狀態,恐怕只能走上錯誤的道路。

然而,現實生活中,情商低的人比比皆是,他們有的錯誤地高估自己的能力,一味地打腫臉充胖子,結果反而讓事情變得越來越槽糕。當然,也不乏一些妄自菲薄的人,明明有能力卻因信心不足而不敢發揮,不敢勇敢前行,以致白白錯失大好機會。

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這樣的人情商都很低,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價值。所以,若想要獲得成功,我們就應該量力而行,根據自身情況做出合理正確的評價,揚長避短,成就更優秀的自己。

深山裡有一頭驢,每天都辛辛苦苦地拉磨,日子過得平淡如水,一眼望不到盡頭。驢不想自己的餘生都是這樣,便想走出深山,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

自從心中有了這個想法,驢早也想晚也想,每天都在想如何才能尋找機會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盼星星盼月亮,驢終於等到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這天,家裡的主人要到山腳下的集市上搬些東西,便把驢帶去馱東西。

好不容易走出深山的驢,一路看什麼都覺得稀奇,心裡特別高興。下山後,主人把其中一樣東西放在驢背上,就轉身搬其他東西了。讓驢頗感意外的是,自從背上馱了東西以後,集市上的行人看到驢後就紛紛下跪行起禮來。

起初,驢不明就裡,認為人們不可能跪自己,但後來它發現個問題:只要是自己走過的地方,人們無一例外地都會下跪朝拜看到人們的行為,驢心裡有些飄飄然,它確信人們跪的就是自己

於是,它開始沾沾自喜,心想:看來我不是一頭普通的驢,要不然人們怎麼可能跪拜我呢?

有了這次的經歷,這頭驢回去後心態開始變了,認為自己不是一頭普通的驢,所以不用從事這麼辛苦的工作,於是,不再幹活。由於整天不幹活,食量還大,主人家養不起這頭懶驢,便把它趕了出去。

出了深山的驢自由了,不用受到任何束縛,它開心極了,便路狂奔著跑到集市上。遠遠地,驢便看見人群中有不少敲鑼打鼓的人,心想:“難道是人們知道我今天下山,特意來歡迎我的嗎?不自量力的驢,於是直挺挺地站在馬路中間,妄想人們像上次那樣對它跪地朝拜。

但這次,人們見到驢在路中間擋著去路,便拿著棍棒和石頭把驢一頓猛揍。被打得遍體鱗傷的驢,撐著最後一口氣回到深山,對主人說:“之前山下的人對我跪拜,可今天他們卻完全變了樣子,恨不得一棒打死我,他們實在是太壞了,還是深山裡好。

驢主人聽完後,嘆了口氣說:“你認不清自己還抱怨人類對你不好,要知道之前人們對你跪拜,並不是因為你有多能幹,而是因為你背上馱著佛像。

可惜的是,這頭驢至死才明白這個道理。驢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誤以為自己是一頭高貴的驢,人們是在跪拜自己,卻不知人們跪拜的是自己背上馱著的佛像。正因為它沒有認清自己的情商和智慧,所以它才做了這樣一件蠢事,弄丟了自己的性命

認清自己,才不會迷失自己,才能看清什麼適合自己。所以,不管何時何地,人都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有一個清晰而準確的認識、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不管做什麼事都從實際情況出發,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得到一個更好的成長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