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半年前,我們曾對 Android 10 首個內測版進行了體驗,彼時的 Google 只放出了新功能展示,卡頓、發熱和閃退的情況時有發生,僅能讓敢於吃螃蟹的用戶們嚐個鮮。

而歷經了 6 個測試版的迭代後,9 月 4 日,Google 終於發佈了 Android 10 正式版,我們的 Pixel 3 手機也第一時間收到了更新推送。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試用了一整天后,我們能明顯感覺到 Android 10 正式版在多個方面的改進,這次主要來聊聊幾個關注的重點。

暗色主題和全局手勢操作,是你在 Android 10 中看到的最直觀變化

初看之下,Android 10 正式版的主屏仍和前幾代系統保持了一致,如果你想換個口味,可以打開「暗色主題」的開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黑暗模式」。

之後,不管是抽屜菜單、設置和應用的界面按鈕,都會由「白底黑字」變成「黑底白字」,我之前在內測版中遇到的反白、反轉色問題,也均在正式版系統中得到了修正。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黑暗模式確實會比全白背景更省電,這和大多數中高端智能手機正在使用的 OLED 屏幕有關

不過,目前 Android 10 黑暗模式的適用範圍僅限於系統界面和 Google 自家的一些應用,大部分第三方應用,還有微信、微博等國內主流應用,都尚未支持新的暗色主題。也就是說,你在這些應用內看到的仍然是白色背景。

考慮到不少定製 Android 系統都已經加入了系統級的黑暗模式,而蘋果 iOS 13 也在推動第三方開發者儘快適配黑暗主題,相信再過一兩個月,應用的適配情況會有所好轉。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側滑返回的手勢可以調整觸發的靈敏度

交互是 Android 10 的另一大直觀改變。Google 在第三版內測系統開始引入全局手勢操作,用戶啟用後,屏幕底部便不會再出現虛擬按鍵和導航欄,只會剩下一個指示條,上滑返回主屏、側滑返回上一層的操作邏輯也均和 iOS 保持一致。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圖標的回彈效果看著很有動感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內測版,Android 10 正式版的手勢識別準確率有了明顯提升,一些返回動效也做了調整。比如當你上滑返回主屏時,會看到圖標有一個小回彈效果,更直觀的看到交互的變化。

此外,在「左右滑動導航條,快速切換多任務」這項操作上,此前測試版的操作也十分生硬,而正式版則變得順手不少,我基本沒有遇到「卡手」的情況。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圖片來自:Android Central

總的來說,經過多個版本的微調,Android 10 這套手勢基本能取代原有的虛擬按鍵操作了。

哪怕是現在模仿 iOS 手勢的廠商已經有很多,但它們或多或少都會在流暢性、跟手程度和動效等方面有所欠缺,而 Android 10 這套應該是我目前體驗過的最接近 iOS 效果的手勢操作。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不過,新的手勢交互也衍生出新的問題,如之前文章所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手勢操作區和部分應用菜單之間的衝突。

一個是 Google 助理與上滑手勢的衝突。現在,Google 助理只能從屏幕邊角區域上滑才能呼出,為了降低用戶的理解門檻,每次你返回主屏時還能在屏幕左右邊緣看到兩條小曲線,那就是呼出的手勢區域,2-3 秒後便會自動消失。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對於使用側滑抽屜欄的應用,Google 曾在 I/O 大會上給過一個方案。用戶在滑動操作時,可以優先呼出菜單欄,之後二次側滑才會出現返回操作

另一個問題,是「側滑抽屜欄」和「側滑返回」手勢的衝突。前者作為 Android 應用的設計規範之一,啟用手勢後就只能直接點左上角,才能呼出這些應用的側滑菜單,換成是屏幕大點的 Pixel 3 XL,估計會更吃力。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圖片來自:Arstechnica

如果你依舊不習慣手勢操作,Android 10 也保留了傳統的三按鍵和 Android P 時代的二鍵設計,你可以隨時在設置中修改。

通知欄和權限管理都變得更好用了,還有新加入的專注模式

人工智能是近幾年 Google 強調的核心,在 Android 10 系統中,Google 便嘗試將機器學習技術運用在 2 個功能中。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首先是下拉通知欄,新的「智能回覆」可以自動根據短消息或郵件內容,給出一些 emoji 表情或「謝謝」這類的回覆短語,你只要點一下就能實現快捷回覆。

此外,如果消息中附帶了地址或視頻信息,通知欄內還會彈出地圖等應用按鈕,相當於一個快速跳轉的超鏈接。

可以看出,Google 也希望進一步擴展應用的入口,而不是僅僅找到圖標,再點開應用。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其次是「Live Caption」實時字幕功能,它能夠自動為手機中正在播放的影片或音頻配上字幕條,不僅包括 YouTube 和 Instagram 這類應用,也包括用戶自己拍攝的視頻,方便聽覺障礙人士更好地理解有聲視頻。

而且,這種音頻識別是在完全離線的環境下運行,所以不會把用戶數據上傳至雲端。該功能會在今年秋季推送到 Android 10 系統中。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對於外賣、打車和地圖導航等第三方應用,需要更細化的定位權限管理

Android 10 系統還對安全和隱私方面進行了加強。像 GPS 定位、攝像頭/麥克風、相機等傳感器調用都有了更細化的權限管理。

如果一些第三方應用正在調用非必須權限,系統也會發出通知提醒用戶,我在測試版體驗中就遇到過幾次。

另外,今年 Google 還推出了「Project Mainline」項目,目的是將 Android 系統中涉及安全隱私以及像 OpenGL 這樣的通用接口模塊劃分出來,進行單獨管理,未來官方就能直接通過 Google Play 商店修復漏洞,而無需每次都等待大版本系統更新。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Google 將很多 Android 預裝應用都搬到 Play 應用商店中,更新頻率也很高

這種策略也運用在 Android 自帶的系統應用中。在過去的幾個月內,我幾乎每隔 1-2 周就能收到短信、電話、相冊等基礎應用的更新提示,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系統更新前就用上新功能,並保持更快的更新頻率。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最後,用於記錄使用習慣的數字健康應用也新增了一項「專注模式」,它類似於一加手機內置的「禪定模式」(Zen Mode),你可以自行選擇想要屏蔽的應用,之後每當開啟「專注模式」時,這些被屏蔽的應用圖標就會變成灰色,且無法被打開,減少你上班摸魚的時間。

Android 10 不再有甜品名後綴了,它希望變得更接地氣

在 Android 10 發佈前,Google 已經公佈了一項重大調整——將甜品名作為 Android 系統後綴的傳統被拋棄了,而且「Android」的文字 Logo 也由綠色變成了黑色,還微調了經典的機器人頭像。

這麼做的原因,和 Google 希望降低大眾用戶對 Android 系統的理解門檻有關。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全新的 Android 標誌和小綠人頭像。

過去,你在每一代 Android 系統中都至少能看到 3 個命名,以上代 Android P 為例,你既可以喊它「Android P」,也可以喊「Android Pie」。

而一些媒體和用戶則傾向於使用「Android 9」這樣的數字後綴,不由得讓人想起當年民間用「G+數字」來為 HTC 各代手機命名的做法,因為很多人根本分不請官方的獨立英文單詞指代的是哪臺手機。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歷代 Android 的甜品後綴

Google 官方也在博客文章中強調,如果一位新用戶不熟悉 Android 的甜品名規則,基本無法分辨出新舊版本,何況,也不是所有甜點都受到大眾的喜歡,但至少數字是全球通用的。

「Android 已經是一個全球化品牌,它在印度和巴西地區的使用人數甚至超過了美國。如果我們繼續用英文單詞的甜品來命名,顯然是不妥當的。」Android 品牌總監 Aude Gandon 解釋道。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例行彩蛋環節

為了淡化概念,從這一代 Android 起,它就只有「Android 10」這一個名字了,而明年自然就是「Android 11」,以此類推下去。

Google 希望借這次改變,讓 Android 變得更平易近人,去迎接它的下一批十億用戶。

但本該把控主導權的 Google ,如今也成了被動的一方

Android 系統的「碎片化」問題曾困擾 Google 多時,去年,Google 引入了「Project Treble」機制,自己與芯片廠商合作承擔一部分底層編寫工作,從而加快其它定製 Android 系統的適配效率。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新機制確實帶來了好的變化。事實上今天收到 Android 10 系統更新的設備並不只有 Google 自家的 Pixel 系列,像 Essential Phone、Redmi K20 Pro 和一加 7 系列也都第一時間發佈了更新包,大部分主流廠商對於底層的跟進速度也都積極許多,與前幾年反應緩慢、每次都要拖 1-2 季度才會推送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然而,Google 對定製 Android 系統的控制力似乎也到此為止了,對大部分國內手機廠商來說,它們仍會繼續做自己的功能,打造獨立的賬號體系,發展應用商店和各種服務。

原生 Android 與定製 Android 系統早已身處兩個世界,就算在開放體系下,作為生態主導者的 Google,也應該嚴格控制著 Android 系統核心功能迭代,比如操作邏輯,但如今的它卻更像是被推動的那一方。

Android 10 上手體驗:以後你不用再羨慕 iPhone 的手勢操作了


▲ 圖片來自:Digital Trends

Android 10 中出現的手勢操作和黑暗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實話是,對大部分國內 Android 用戶來說,這兩者都不算什麼很新鮮的特性,因為它們早已存在於 MIUI、EMUI 和 Flyme 等定製 Android 系統中,有的甚至比原生 Android 做得更全面,也更好。

連 Google 自己也承認,Android 10 的手勢交互研發是被迫加速的,因為團隊看到「許多 OEM 設備製造商都在做自己的手勢交互」,但紛繁複雜的交互邏輯並不利於第三方開發者,那意味著每個人的應用都需要適配多個版本。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高度集中化,這種「單打獨鬥」的情況還會更多。當設備製造商開始用更具粘性的擴展服務來維繫自己的用戶群,Google 與它的 Android 系統,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題圖來源:Android Centr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