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這個老舊小區也有充電樁了

新城小區是四川新津車灌社區轄區範圍內的一個農改安置小區,小區修建年代較遠,基礎配套設施較差。

在當地,電動自行車是居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包括上班、買菜、上街等,但凡外出,居民都習慣騎車出行。目前,僅新城單個小區,電動車數量就達1000輛以上

電動車之多,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時,也給社區管理帶來了難題。對居民而言,充電難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小區內沒有電動車統一停放場所,也沒有配備電梯,雖杜絕了直接將電動車拉回家充電的安全隱患,但無處充電的居民卻養成了從高處飛線充電的習慣。

四川這個老舊小區也有充電樁了

“飛線充電”是威脅小區消防安全的“不定時炸彈”。其危害在於,會增加居民樓的整體用電負荷,給小區帶來火災風險;臨時電線拉進拉出,暴露室外風吹日曬雨淋,易造成絕緣體磨損和老化,導致線路漏電、短路,尤其在雨天,可能會危及人身安全。

2019年11月,親桔充電聯合車灌社區對新城小區基礎配套設施進行改造,尤其是小區消防安全改革,包括協助社區建設通風、防水、遠離建築物且具消防設施的標準化停車點,安裝智能充電樁,規範引導居民統一停放、統一充電。

目前,該小區一共配備42臺親桔充電電動車充電樁,每臺帶有12個充電端口,每天可滿足504輛電動車同時充電。

四川這個老舊小區也有充電樁了

親桔充電是集中式充電管理專家,2年內已有效狙擊充電火患4097次。設備具有充滿自動斷電、過載保護、電流檢測、短路保護等安全功能,可自動監測電流,遇到險情自動報警,在事故發生前就及時防範。

以前,小區樓道唯一的出入口成為停車場的現象十分常見,有些單元門前電動車堆得滿滿的,只留下很窄的過道;而有的住戶將一根長長的電線從樓上順下來,這兒一根那兒一根吊著。令人擔心的是有的樓下還堆放了大量木板等易燃物品。

通過親桔充電和社區的共同努力,如今,居民逐漸有了安全意識,電動車亂停在消防通道口充電的行為有了顯著改善,大家紛紛將車停放在小區公共的集中充電處,並按規定整齊排列、在指定區域內充電,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居民日常充電時,可以掃碼或刷卡支付,簡單幾步就能完成充電操作。這得益於物聯網技術。親桔充電設備具備4G聯網功能,讓通信速度更快、信號更穩定,突破行業內網絡受限難題,實現更高的服務效率。

四川這個老舊小區也有充電樁了

另外,依託親桔充電自雲平臺,居民可以遠程查看充電狀態,及時獲取插頭脫落等異常信息;而運營管理人員也可以直接在線查看站點、訂單數據,有問題及時解決,做到數據化監測並反饋,提升用戶體驗。

目前,充電樁在小區內大受歡迎,有居民反饋,這樣的充電方式安全且方便,大家都可以安心使用,甚至不再怕過夜充電了。而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反映,這不僅規避了風險,方便居民,就連小區整體美觀度都有了明顯提升,甚至車輛間距也基本統一了,可謂是引進一種設備,實現多種效果,做到一舉多得。

此次整治改造,有效完善了老舊小區基礎配套設施,改善小區居住環境,解決老舊小區電動車“髒、亂、差”的問題,更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