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广西粮食产业提升行动方案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区粮食综合产能总体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总产量1500万吨左右;全区谷物面积稳定在3900万亩以上,产量1400万吨以上,其中水稻(口粮)播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产量1150万吨以上。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左右,口粮实现自给有余。现就2016年以来方案实施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一、当前工作进展情况

2016年,广西粮食播种面积4535.40万亩,同比减少53.55万亩,减幅为1.17%;全区粮食总产量1521.3万吨,同比减3.5万吨,减幅为0.23%,总体基本稳定,连续4年稳定在1500万吨以上。

2017年,全区冬种春收粮食播种面积155.25万亩,同比减9.45万亩,减少5.7%,总产量31.8万吨,同比减2.5万吨,减少7.3%。2017年全区早稻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与全国相同。早稻播种面积1297.65万亩,下降2.1%(全国下降2.8%);早稻产量501.6万吨,下降5.30%(全国下降3.2%)。

预计2017年,全区晚稻播种面积1385万亩,同比减少10.3万亩,单产持平略增,总产量减少3万吨左右;预计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904万亩,同比减少10万亩,单产持平略增,总产量减少2万吨左右;预计杂粮播种面积和产量略增加。全年粮食生产情况预测,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480万亩左右,同比减少55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149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31万吨左右。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2015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588.95万亩,粮食总产量1524.8万吨。2017年与2015年相比,预计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09万亩左右,减幅为2.38%;总产量减少34.8万吨左右,减幅为2.28%。

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粮食品种、品质、区域、技术结构,大力推广优质稻,发展黑米、红米、薏米、粟米、红薯等杂粮种植。狠抓粮食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突出抓好“五基地”建设,即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基地、特色优质杂粮示范基地、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稻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粮食生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粮食产业链、价值链。

为推动广西优质稻品种提质增效和品牌建设,2016年自治区农业厅与自治区粮食局联合,在全区开展了优质稻品种品质评鉴工作,在为期半年自下而上推荐和组织专家评鉴中,极大地引导和调动各地发展高产优质品种、创建广西大米优质品牌的积极性,全区共评选出10大优质稻品种,经广西日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推介,广西优质稻品种和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西生态好、米质优得到广泛认同。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粮食绿色生产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大力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三控”技术(控水、控肥、控药)、水汽平衡栽培、再生稻栽培、绿色植保、稻草还田、稻田综合种养等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生产模式。2016年全区应用绿色植保技术超过3600万亩次,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062.6吨(有效成分);全区种植绿肥506万亩,秸秆还田3450万亩次,2项累计相当于减少化肥用量(折纯)9.9万吨,为粮食绿色生产和提质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科技兴粮稳粮的成效进一步突显。

近年来在粮食特别是水稻面积逐年缩减情况下,全区粮食总产保持基本稳定,连续4年稳定在1500万吨以上,主要得益于粮食单产水平逐年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又主要得益于科技支撑力不断增强。

据农情统计,2016年全区超级稻推广1527.4万亩,占水稻面积49.3%,推广优质稻面积2780.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9.7%。据农情统计,2016年全区推广水稻“三控”栽培技术、集中育秧技术、玉米“一增三改”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水稻重大病虫综合治理技术等增产提质增效“十大主推技术”7420多万亩次,有效的推动了2016年全区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

(三)粮食规模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区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到3477个(家),其中种粮大户3038个,种粮合作社达333家,种粮家庭农场106家,规模经营面积达58 万亩,同比增加16万亩,增幅达38.1%。粮食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力推进了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有利于引领推动我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三、重点项目及工程实施情况

(一)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工程。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强化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保护,守住了广西耕地红线,保证了耕地占补平衡。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关键在于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2016年进一步落实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耕地保护措施,保障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2016年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协作完成了南宁、柳州、桂林等3个主要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论证、上报工作,以及全区14个市全域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的论证、批复。从2016年起将“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示范专项经费”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并按照辖区“耕地面积每年不少于1元/亩标准投入”的内容列入全区绩效考核内容,目前大部分的县(市、区)已投入地力培肥与耕地质量提升专项资金,有效改善种植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种业创新与提升工程。

科技兴粮,良种优先,进一步加大自主优良品种培育。

据种子管理部门统计:近年来共育成水稻、玉米优良新品种共253个(水稻149,玉米104),其中达到超级稻品种2个(“H两优991”和“丰田优553”),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41万亩以上。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取得新突破,育成丰田优、百优、秋优、野香优等水稻新品种,不仅在产量达到超级稻标准,而且评为“广西十大优质稻品种”;玉米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成就,育成桂单0810新品种,并快速推广,使之成为广西主栽品种,打破了国外玉米种子、品种在广西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发出水稻“一年双超”栽培模式,得到了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的充分肯定。

(三)科技支撑与增粮工程。

突出推广“十大主推技术”。

在良种推广方面,注重引进培育推广稳产高产优质良种,重点推广产量稳、米质优、口感好的超级稻、优质稻,良种覆盖率率达95%以上,适当发展一批特色优质杂粮等,满足人们对粮食品种选择的需求。

2015/2016年度,全区发展冬种马铃薯面积96万亩,是全国重要的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在良法推广方面,2016年全区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增产提质增效“十大主推技术”。

据农情统计,2016年全区粮食作物综合技术推广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推广稻田综合生态种养技术100万亩以上,水稻“三控”栽培技术示范362万亩;水气平衡栽培技术620万亩,集中育秧技术865万亩,玉米“一增三改”技术315万亩,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261.7万亩,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超700万亩以上,水稻重大病虫综合治理技术全年推广应用面积4000万亩次以上,重大病虫发生预报准确率80%以上,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农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全年推广应用面积1000万亩次以上,鼠害危害损失总体控制在5%以下。

在试验示范方面,连续多年在灌阳县开展的超级稻超高产攻关,今年再获新突破,产量最高的田块亩产达978.5公斤,连续七年刷新广西水稻单产纪录。整体来说,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开展试验示范不仅有效提高了粮食单产,还进一步优化粮食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和技术结构,为全区粮食绿色增产、降本增效、提高品质与市场竞争力作出重大贡献。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四)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工程。

围绕“品种、品质、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把“绿色”理念贯穿于粮食生产发展,促进粮食生产从量变到质变。深入推进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三控”技术(控水、控肥、控药)、水汽平衡栽培、再生稻栽培、绿色植保、稻草还田、稻田综合种养等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生产模式。

2016年在宾阳、灌阳、全州、钦北、桂平、北流、象州等7个水稻主产县(市、区)创建了国家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区,总结推广“稻+稻+灯”“稻+稻+绿肥” “稻—灯—鱼—菇”、“稻+稻+马铃薯”、“稻+鸭(鱼)”等一批绿色、高产、高效的技术与模式。

在15个县(市、区)建设了自治区级现代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在龙胜、南丹、灌阳、象州,宾阳和融安等县创建了稻田文化产业示范区;全区创建上林、隆安、巴马、凤山、钟山、昭平等35个富硒水稻示范区;在小杂粮传统种植区分别创建了西林薏谷示范区、东兰富硒墨米示范区、岑溪粟米示范区等12个特色杂粮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粮食生产转型升级。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五)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培育壮大“两主体”(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全区粮食生产发展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变化,注重“两主体”的培育,主动将“两主体”作为重点指导服务对象。

2016年把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作为项目承担主体给予扶持,重点扶持129个粮食经营主体开展以水稻育秧和烘干水稻生产关键环节的全程农机化服务,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开展了种粮大户和先进合作社评选,表彰了50个种粮大户和10个种粮先进合作社,宣传了种粮先进典型。努力推动粮食产业“两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进一步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粮食是基础性、公益性、低效益产业,对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贡献小,部分地方对粮食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粮食生产发展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基本农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治理耕地撂荒以及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等措施不力,没有及时研究解决粮食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市、县财政对粮食产业发展投入水平与比重总体较低,不利于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

(二)全区粮食特别是水稻播种面积逐年缩减。

2013年至2016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逐年缩减,从4614万亩缩减到4535.4万亩,减少了78.6万亩,尤其是2016年53.55万亩。特别是作为我区第一大粮食作物和主要口粮、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65%、占全区粮食总产75%的水稻,自2006年以来播种面积逐年缩减,由3357.1万亩减少到2016年2939.7万亩,年均减少41.74万亩,年均减少1.25%。其中2016年同比减少36.2万亩,减幅为1.22%。从当前情况看,预计2017年全区水稻播种面积减少35万亩左右。水稻播种面积逐年缩减已成为了我区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大硬伤。

(三)规模经营程度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大量分散农户仍然是我区种粮的主要力量,然而大多以老年人、妇女为主,农村务农种粮劳动力出现了结构性短缺,“谁来种粮”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截止2016年底,全区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到3477个(家),全区粮食规模经营面积58万亩,仅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535.4万亩的1.28%。我区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数量总体较小、辐射带动力不强,成为了我区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大隐忧。

(四)物质基础条件较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近年来全区贫困地区实施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地力培肥等项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一定提高,但由于广西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仍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仍存在着耕地质量不高,有效灌溉面积少,排灌效率降低,机耕道偏少等问题,粮食生产抵御灾害能力较差,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不利于稳粮增收和发展现代粮食产业。

(五)产业化发展程度低,助农增收不够明显。

目前我区的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经营规模程度低,粮食生产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大多数还是以直接销售原始产品为主,粮食深加工产品较少,附加值较低,品牌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明显,助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能力不强。

(六)粮食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

当前,针对我区务农种粮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中老年劳动力对耕地还比较依恋,也有一定的种粮意愿,难以实现土地大规模流转的情况。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构建粮食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区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全区机插率只有23%,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与组织数量少、规模小,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狭窄,机械化水平低,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缺乏功能完善的农业合作组织和产业链服务分工,粮食生产中机耕、播种、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等关键环节社会化服务率低,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质增效。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建设。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文件精神,以保障我区粮食“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底线目标,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为基础,充分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细化落到具体地块。按照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建、管、护”步骤,用3年(2017—2019年)完成国家下达给广西的15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的划定任务(其中水稻生产功能区1310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190万亩),2017年抓好全州县、桂平市、象州县3个粮食主产县(市)作为全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试点县(2017年底完成任务),树立工作示范样本,总结符合广西区情的经验向全区推广,2018年全面铺开划定工作,2019年10月底前全区全部完成划定工作。用5年时间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监管与保护工作,最终形成区域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质量保证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使全区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更加稳固。

(二)狠抓耕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抗旱排涝能力。

加快全区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特别是在桂西地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大雨水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可耕地数量与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三)大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

强化科技支撑,结合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探索建设粮食增产提质增效核心示范区,提高粮食增产提质增效“十大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依靠科技提单产、提品质、增效益。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质量提升建设,推动粮食生态绿色生产。

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措施,保障耕地数量基本稳定。加大力度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耕地,实施沃土工程,地力培肥工程,大力发展绿肥种植,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秸秆还田等提升土壤有机质。加强土壤改良培肥、酸化土改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水平。

(四)继续推进“五基地”示范工程建设。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一是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以全区的区、市、县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粮食)为基础,推动以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导,以项目县(市)为建设主体,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高标准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先进、现代生产要素综合运用、经营模式高效、服务功能配套、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绿色稳产高效的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引领带动周边地区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二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基地。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重点在灌阳县、桂平市、象州县等7个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县开展,以绿色、高产、高效为核心,以提升粮食产业品种、品质、品牌为目标,推行绿色生产、标准化生产,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基地,提高粮食品质和种植效益,引导项目县(市)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三是特色优质杂粮示范基地。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重点在具有特色杂粮种植传统的地区,立足本地资源和自然禀赋,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发展黑米、红米、薏米、粟米、红薯等多种特色杂粮种植,扶持打造特色粮食作物主产区和产业基地,推动形成粮食多样化生产格局,促进增粮增效增收。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四是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重点以三江、融水、全州等有稻田综合种养传统的县为基础,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和推广,建设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逐步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现稻鱼共生,农渔共赢,提高种粮积极性与综合收益,提高稻田综合生产能力。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五是稻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以灌阳、南丹、象州、宾阳等县初具雏形的稻田文化产业为基础,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融入现代科技元素,重点打造一批农耕文化博物馆、水稻生产体验区、稻田艺术区、稻田艺术博览园等,合理布局创建一批集水稻生产、农耕文化、科普教育、稻田画艺术、休闲旅游、产品加工和品牌创建于一体的稻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粮食及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开辟粮食生产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六、有关意见与建议

粮食生产的首先是产量问题,产量的稳定和增长,才能保障粮食供需安全;然后是质量问题,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品种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围绕广西粮食安全的发展目标,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其中稻谷达到1100万吨以上,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左右,口粮自给有余。在发展策略上几点建议:

(一)调整完善耕地承包政策,鼓励耕地托管入股流转。

一是明确耕地的集体所有权,但承包经营权不变,原始承包者可将耕地出租或入股,但不能出售;

二是粮食直补稳定存量,调整增量,明确存量补贴作为耕地收益该原始承包者,增量补帖给实际种粮业主;

三是明确耕地出租或入股的收益该原始承包者所有;

四是明确耕地不许撂荒,对连续撂荒达3年的耕地实行就地托管流转,原始承包者的收益参照政府指导价。统筹规划理顺城镇化与“新市民”低保化,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耕地托管入股流转,化解农田瓦片化、补丁化的难题,逐步实现耕地集约化平整化规模化。

(二)以耕地集约化平整化规模化促进粮食生产机械化、专业化、产供销一体化。

通过逐步实现粮食生产产业化、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收益,化解种田小规模难致富和谁来种田谁来种粮的难题,进而逐步实现粮食生产数量质量双安全。

(三)因地制宜建设立体种养示范区。

探索水稻与水产养殖混合生产新模式,提高种粮收益。

广西传统上都有稻下养鱼的习惯,养殖品种主要是鲤鱼(俗称禾花鱼),但仅养禾花鱼过于单一,应建设立体种养示范区,探索扩大养殖范围,养殖品种包括鲤鱼、黄鳝、泥鳅、塘角鱼、罗非鱼、鲶鱼、蛙类、龟鳖类、淡水虾等等高价值的水产品。

「10+3」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口粮实现自给有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