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湖毛蟹

東平湖毛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又稱河蟹、螃蟹。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絨鰲蟹屬。毛蟹體寬扁平,背部呈墨綠色,腹部白色,五對胸足伸展於身體兩側,左右對稱。第一對螯足特別發達,呈鉗狀,前部密生絨毛。蟹殼表面凹凸不平,分成多個小區,每一個小區與內臟相應。毛蟹為雜食性動物,穴居,夜間覓食,葷素皆宜,但偏愛動物餌料,喜食魚、蝦、蚌、螺動物內臟。既能酷食,也忍飢餓,食物不足時,同類相殘,食物豐富時便大量攝食,並將營養貯藏起來。

毛蟹為洄游性水產動物,在淡水中生活兩秋令即可達到性成熟。至秋勻之交,自江河順流入海,進行0產卵。雌蟹將卵抱於肢間,第二年早春或初夏迴游到河口附近孵化,經變態成為幼蟹。幼蟹隨湖水進入河口,而後逐漸遷移到淡水水域中定居生活。近年來,人工孵化蟹苗數量大增。

東平湖毛蟹因個體大、膏滿、黃實、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倍受人們喜愛,是國內外市場上的暢銷產品。據史料記載,1958年以前,東平湖內有一定數量的毛蟹,自陳山口大閘興建後,切斷了毛蟹的洄游途徑,加之黃河水位不固定而絕跡。自1975年開始向東平湖人工放流蟹苗450千克,毛蟹產量大幅度上升。近年來,隨著人工養殖技術水平的提高,毛蟹池塘代養殖已逐步推廣。2000年,全市池塘養殖面積5000多畝,網圍養殖面積達1.2萬畝,年產成蟹500餘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