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公佈被祕密槍決的“暴烈分子”鄧子超為何又死而復活?謎團未解

  1927年4月15日,在上海“清黨”三天後,李濟深、錢大鈞又在廣州進行“清黨”,一個月內捕獲共產黨員2000餘名。為鑑別其真假,廣東省、廣州市黨部暨學生聯合會、工會各團體聯合組織臨時判斷會,進行審別,其處置情況分為三種情況:(一)、首要者槍決。(二)、次要者解虎門囚禁。(三)、附和盲從者發往懲戒場充任苦役。5月下旬,政府當局對外宣稱已將26名“暴烈分子”秘密槍決,並公佈了13人名單,包括劉爾崧(工人代表會委員長),李森(中華全國農工會委員長),肖楚女(黃埔軍校訓育主任),何耀全(罷工會執行委員),畢磊(中山大學學生會執行委員),沈春雨(前廣東省黨部執行委員),劉劍雄(財政部緝私衛商處巡緝隊主任),鄧培(中華全國鐵路工人聯合會駐粵辦事處主任),容保輝(廣州市公安局政治指導員),李浚、陳輔國、熊銳(黃埔軍校第六期入伍生政治部宣傳員),鄧子超(黃埔軍校第六期入伍生第3營營長)。

  上述“暴烈分子”中,劉爾崧、肖楚女、畢磊、鄧培、容保輝、熊銳等人被槍決已確信無疑,唯獨鄧子超是個特例,他不僅沒死,日後又返回政府,歷任軍政要職。鄧子超這個“暴烈分子”在“清黨”中是如何逃脫秘密槍決命運的?是誰救了他?因他已於1951年在“鎮反”中被殺,這個謎團沒有人能夠解開了,也就成了一樁歷史懸案。

  鄧子超,又名德崇,字其善,江西石城人,生於1899年。早年畢業於縣立高小、省立南昌中學。1923年冬到廣州,入軍政部講武學校第一期;次年11月19日,併入黃埔軍校一期第6隊,所填家庭通訊處為“江西石城橫江市人和若布莊劉若松轉”。

   1925年2月1日,參加第一次東征。2月中旬畢業,分至軍校第三期入伍生總隊(總隊長王懋功、代總隊長張治中)任區隊長。7月,軍校第四期入伍生陸續入校,再任該期入伍生步科第2團(團長胡樹森)上尉連長。

   1926年3月8日,中央軍校第四期入伍生轉為正式學生,鄧子超升任該期學生總隊(總隊長嚴重)步科第2團(團長張元祜)副營長;同月,軍校開始招考第五期入伍生。7月31日,因報考軍校人數太多,校部作出規定:凡7月31日前入伍者,為第五期;以後入伍者,為第六期。9月4日,軍校對第六期入伍生進行考試。10月8日,第六期入伍生招考完畢,共錄取4400餘名。18日,第六期入伍生入校,由方鼎英兼任入伍生部部長;下轄兩個步兵團,分別由郭大榮、李亞芬任第1、2團團長;下轄一個騎兵營,由沈振亞任營長。據《蔣介石年譜初稿》一書所記,12月18日,蔣介石“任命李漢芬為軍校入伍生軍士教導隊第2大隊第8中隊隊長,鄧子超代理入伍生第1團第3營營長。”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開始“清黨”。據鄭自毅(時任黃埔軍校第六期入伍生第1團第3營第11連學員)在《回憶“四、一二”我在黃埔軍校被捕入獄的見聞》一文中說,“13日上午,我忽接到黃埔軍校同學會來信,要我於4月14日上午8時到廣州某酒樓參加緊急會議,我就屆時前往。當時主持會的是國民黨左派甘竹溪(黃埔四期)、共產黨員廖樸(黃埔四期),他們相繼報告:‘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進行清黨反共,屠殺人民。我們為了維護孫總理的三大政策,計劃以黃埔軍校本部和入伍生第1、2兩團同學為主力,以韶關駐防湘軍陳嘉佑部隊為外援,並聯合工農武裝力量佔領廣州,會師武漢,建立革命政府。最後決定由與會同學回去作好傳達和準備,等侯通知。’我於會後回到防地深圳,就按會議決定進行。等到4月18日下午,尚未見到通知,我就去營部向營長鄧子超(共產黨員、江西人)詢問情況。他說:‘我也很著急,只好等侯通知。’我一回到連部,就被連長李樹(黃埔三期)將我和湖北同學胡雪、四川同學謝藻祥逮捕。”不久,鄧子超作為“暴烈分子”也被逮捕。

  鄧子超逃脫被秘密槍決命運後,1928年(或1929年)間,又按當時規定,在由三位同學擔保,在黃埔同學會進行登記後,重新被分派工作,歷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長錢大鈞)第七期中校學生中隊長、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八期入伍生團(團長晏道剛)第3營(營長陳大慶)第8連中校連長、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八期學生總隊(總隊長白兆琮)第3大隊(大隊長陳大慶)第8中隊長。1930年11月至1931年3月,曾入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連第一期(連長廖士翹)深造學習。1932 年3月,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撤銷,第八期學生遷往南京,另編為中央軍校第八期第2學生總隊(總隊長謝膺白)第2大隊(大隊長谷樂軍)第8中隊長。同年秋,中央軍校舉行秋季演習,鄧子超任藍軍方面的步兵第2團(假設團,無團長)第1營(營長趙學浩)第2連連長。

  1933年2月8日,鄧子超離開軍校,進入正規部隊,擔任第10師(師長李默庵)第30旅(旅長彭傑如)上校副旅長。1934年5月19日,南昌行營轉發蔣介石手令說:“查第10師第30旅副旅長鄧子超請假一月,逾期兩月,並不續假,著即撤職,通令永不錄用。”如此一來,鄧子超就不能在正規部隊任職了,遂返回家鄉,又在江西省(主席熊式輝)保安縱隊(司令官廖士翹)謀到保安第3團上校團長之差事。

  1938年6月24日,長江要塞馬當失守,沿水路進攻之日軍攻勢更甚,經湖口進至江西星子、都昌一線,部分艦隊已進至九江上游溜順渡口;陸路日軍也進犯安徽望江至湖北黃梅一線。武漢以東中國守軍有被日軍鉗形包圍的危險:如果日軍把南潯鐵路及德(安)星(子)公路截斷,或派飛機晝夜轟炸,中方40多萬大軍就被逼得只能到長江、鄱陽湖中喝水去。武漢衛戍總司令陳誠決定退至田家鎮佈防,並令江西保安第3團、保安第11團(團長胡家位)星夜馳赴廬山佈防,固守陣地。有關鄧子超在廬山作戰情況,胡家位在《廬山孤軍抗戰回憶》(見《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一文中有較為詳細的記錄,此處不再細說。

  此後,鄧子超又歷任湘鄂贛邊區挺進軍(總指揮李默庵、王勁修)第3挺進縱隊司令官、江西省(主席曹浩森)第9區(轄武寧、靖安、奉新、安義、永修、星子、九江、瑞昌、德安9縣)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江西省第5區(轄九江、鄱陽、樂平、浮樑、德興、星子、湖口、彭澤、都昌、瑞昌、婺源、德安12縣)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後又兼任三青團第3戰區支團部浮樑分團主任暨鄱陽湖警備區司令。有關鄧子超在江西第5區任職情況,熊正瑞(時任江西省第5區專員公署科員)在《(江西)5區專署的四位專員》一文中有較為詳細的記錄,此處也不再細說。

已公佈被秘密槍決的“暴烈分子”鄧子超為何又死而復活?謎團未解

鄧子超

已公佈被秘密槍決的“暴烈分子”鄧子超為何又死而復活?謎團未解

鄧子超為祉甫老先生七秩榮慶紀念定製的茶壺正面照片

已公佈被秘密槍決的“暴烈分子”鄧子超為何又死而復活?謎團未解

鄧子超為祉甫老先生七秩榮慶紀念定製的茶壺側面照片

已公佈被秘密槍決的“暴烈分子”鄧子超為何又死而復活?謎團未解

鄧子超為祉甫老先生七秩榮慶紀念定製的茶壺側面照片

  1945年1月29日,鄧子超被免去江西省第5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遺缺由馮琦接任。1946年7月,退出現役。1947年10月歸役。11月19日,敘任陸軍少將。

  1948年初,又任江西綏靖公署(主任王陵基、胡家鳳)少將參事。同年夏,鄧子超辭職返鄉,閒居贛州。1951年秋,鄧子超在“鎮反”中被殺,享年5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