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於家不平常

閒來讀書,人生快事。可惜長不得閒。近來秋雨霖霪,蕭蕭灑灑,頗有春之餘味。今得暇閉門對案,拾書解頤。讀《隨園食單》一節,頗有感觸,遂作小文記之。

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開卷明意。 又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資稟云云。苟不能同。物有先天,各競其用,人有賢愚,其情一也。先賢陽明先生雲知行合一。則知一行一,即是賢人。僻如忠孝二節,知者何多,行者聊了。但行一食一簞之善,勝萬語千言之贊。

眾所須知,於時節多寡潔淨三者感同最多。先說時節,無他,唯農村寒舍,但有美食大餐皆時節之所致也。如立冬殺雞,雨後採菇之類。時至則有,時過則渺。少時艱苦,缺鮮少肉。於雞鴨,於螺蟮,於筍菇,於野菜皆視美味。而雞鴨非節慶不殺,筍菇非時令不至。螺蟮之於夏,野菜之於春,皆四時之所賜,兒時所自置也。更年尾分魚,年後訪親。少時汲汲期期,多在口腹。又如山蛙春筍,聞雷則出。蘿蔔甘蔗,經霜更豔。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言多寡雲:以多為貴者,白煮肉,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粥亦然,非鬥米則汁漿不厚,且須扣水,水多物少,則味亦薄矣。 吾於肉多鄙,於粥多有所懷。粥貴多者,真知者言。 粥最好者,養豬撈飯所得。無他唯米多鍋大柴硬時久而矣。然此中滋味,非經歷而無足道。或雲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今電器蒸鍋名目繁多,於味多有得而於所懷之味不可得。更聞公社合作之年,一木桶粥,所得飯不盈一碗,亦怪事。所謂時過境遷,思之不得,蓋類此,能淚下。

言潔淨,妻子抄菜,一鍋一洗,味淡而永。母親做菜,一鍋而下,味濃而稠。妻不喜母親飯菜,可諒。而今吾思之不得,然得時又頗多言辭,不可諒。十年困頓過來之人,一油一米皆盡其用。久時成習,誠不足道。況母親做飯重鹽,千菜一味,本無足道。唯今思此濃郁而不得,所謂道當時事只平常。卻不見平常中所蘊之溫馨。

昔日曾作詩,中有云:大餅夾油條,來碗鹹豆漿;此中有滋味,道得是故鄉。此中滋味,於妻是桂林米粉中那一撮酸豆角,於我是藏在那一碗清湯麵下的荷包蛋。而今在女兒吃蛋不吃蛋黃的今天。淚空隨雨落。

味道於家不平常。此情之一也。

#我,無條件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