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產學研為什麼總是捏不到一起!

人們談到創新,就談產學研結合。但現實卻是:產、學、研很容易形成孤島,很難捏到一起去。國內很多行業頂尖的研究院所,雖然有著一流的人才隊伍,卻很少為企業做有用的事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筆者看來,在“創新”同一頂帽子下面,各方的利益訴求和關注點完全不同,所以捏不到一起去。

科研單位理解的創新,是過去沒有提過的概念或做法、所謂跟蹤世界前沿。前沿意味著新穎,但前沿也意味著不成熟。從前沿走向成熟會有多大的差別呢?兩者的差別不亞於能飛的玩具飛機和A380客機的差別、玩具航母和遼寧號的差別——功能是相同的,但實用性和相差很遠。 從原型到成熟技術,中間要解決的問題非常非常多。我們常說,科技人員做事要坐10年冷板凳,就是要解決若干細節問題,以便把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穩定性提高、成本降低......這些都是看不見的、不易出彩卻很重要的工作。

成熟意味著什麼呢?成熟意味著能在市場賺錢,但成熟也意味著概念本身“不新穎”。不新穎就沒辦法寫論文、就沒辦法申報項目。所以,新穎和成熟往往是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在我國科研院校唯論文是舉的背景下,只能做那些新穎而不實用的東西。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科技考核制度是“逼良為娼”,去浮誇、去吹牛。否則,很多人生存不下去。

企業理解的創新,是能夠帶來效益的創新。企業只所以關注創新、願意為科研院所投錢,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企業為什麼不直接僱傭學校的老師而要三者結合?在筆者看來,本質上是為了省錢——創新的風險太大了,多數創新項目是失敗了。如果企業自己僱人搞前沿性的研究,勞動力成本太高。科研單位有政府投資、有免費使用的學生,成本要低得多。所以,企業和學校合作的原因是為了降低成本和風險。為此,國外企業會花很大精力選擇合作伙伴、並花力氣來培育。而科研院所也會按照企業的要求來決定具體的研究細節。

但是,中國企業理解的創新,是立刻能帶來效益的、無風險、少風險的項目。那麼,問題來了:創新怎麼可能“無風險、少風險”呢? 其實,中國企業所謂的創新,常常只是模仿、跟隨、改進,甚至僅僅是學習使用國外的技術。風險自然小得多。並且,在全民追求創新的時代,我們都給這些工作帶上了“創新”的帽子。久而久之,企業對創新項目的“不成熟”容忍度很低:因為比較對象是引進、模仿、改進,有的甚至僅僅就是學習。

從經濟利益上看,這樣做無可厚非:企業不是慈善機構,能夠便宜地獲得技術,誰願意多花錢呢? 如果是模仿、跟隨、改進、學習,企業內部的技術人員比學校和科研院所更具有競爭力:因為他們熟悉企業設備、工藝,並有著更加豐富的人脈。

我們可以用一個比方來描述上述問題:科研院所的創新是“生孩子”、主要從國家政府拿錢;企業把採用成熟技術當作創新、是讓“僱傭成年人”、是從市場賺錢。 但是,誰把嬰兒撫養成幹活的成年人呢? 誰都不去幹:因為沒有人出“撫養費”,也很少有人知道應該怎麼養孩子、教育孩子。

中國的產學研總是捏不到一起來,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的創新很難有什麼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