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潔等文學大家現身十堰,與200多位文學愛好者零距離交流

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蔡丹 陳林)提起作家梅潔,十堰人都不陌生,她以飽蘸深情的文字寫下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三部曲,今年是梅潔文學創作40週年,她就再次回到了家鄉十堰。

梅潔等文學大家現身十堰,與200多位文學愛好者零距離交流

10月31日,由河北作家協會主辦,十堰廣播電視臺承辦的“梅香蒼茫山水 共話天地人間”梅潔文學創作40週年研討會在我市舉行。

全國報告文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龔舉善說:“梅潔的寫作不僅有深厚的人文情懷、家鄉情懷,同時梅潔的創作已經走向了世界,她的有些作品已經翻譯成了外國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河北省作協副主席、《詩選刊》主編、著名詩人劉向東說:“梅潔寫了很多地方,包括塞北、河北、西北,但是實際上她一直在寫家鄉,她寫別處也是在藉助其他地方寫家鄉,她有很強的尋根意識。”

梅潔說,自己十五歲就離開了十堰,因此,她只能用文字來追隨故鄉。她以感念故土之情,寫下《山蒼蒼水茫茫》、《大江北去》、《漢水大移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三部曲,全景展現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及十堰人民為南水北調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奉獻,在全國範圍內產生巨大反響。全國報告文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龔舉善表示,通過這三部作品,梅潔可以稱為中國當代報告文學裡關於寫移民題材的第一人,登上了一個高峰。


梅潔等文學大家現身十堰,與200多位文學愛好者零距離交流

梅潔 十堰市鄖陽區人、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協會員

十堰籍作家梅潔說:“在國家大項目中,這片土地的百姓,他們偉大的擔當,他們所付出的沉重的代價,他們的犧牲奉獻必須有人代言,我要告訴人們。”為了寫出好作品,梅潔進行了紮實的採訪,她的足跡遍及南水北調庫區幾十個村鎮,採訪資料重達100多公斤。

梅潔的一生都在用文字追隨故鄉,眼下,梅潔文學創作40週年紀念版書籍將組稿完成,今年年底,以梅潔的出生地鄖陽、寫中國移民三部曲的十堰為拍攝背景的紀錄片《漢水女兒》也將與觀眾見面。

十堰文學愛好者和文壇名家面對面交流

梅潔等文學大家現身十堰,與200多位文學愛好者零距離交流

梅潔文學創作40週年研討會系列活動,也是十堰文學交流史上首次舉行的文豪雲集、名流薈萃的文學盛會,吸引了很多文學愛好者參加。

當天,來自北京、河北、湖北等地的40多名作家、學者、詩人與近200名文學愛好者進行了零距離對話交流。十堰籍作家梅潔說:“因為寫作,我必須勤勉,寫作是這個世界上純粹而又艱難的勞動,它每天必須都是在創造。”

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著名作家野莽、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家新等圍繞八十年代的文學創作、文學大刊的現狀與未來、文學與故鄉等和粉絲們進行了熱烈地交流。

梅潔等文學大家現身十堰,與200多位文學愛好者零距離交流

王榮是一名語文老師,得知文學名家齊聚十堰後,她立刻帶領自己的學生參加粉絲見面會。身為語文老師的王榮表示,帶孩子接受名家的薰陶,可以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種下一顆愛好文學的種子,對他們的人生和以後的學習都是一種啟迪。

晏莉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她說,因為她的父親也是移民幹部,她對梅潔《大江北去》裡描寫的庫區人民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所做出的犧牲,更加感同身受。

當天,文學名家粉絲見面會還進行了網絡直播,讓更多的粉絲能夠聆聽文學名家們對文學創作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