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崔娃身上看到了什麼呢

最近看完了崔娃的書《天生有罪》,這本書裡主要講述了他的童年成長經歷。在還是種族隔離年代的非洲,他的非洲黑人媽媽不顧當時法律規定,與瑞士白人爸爸生下了他,作為在罪行裡出生的孩子,他講述了自己“非黑非白”的有色人種長大的故事。

從崔娃身上看到了什麼呢


個人更喜歡崔娃的脫口秀,首先是視頻的形式更能突出崔娃的喜劇功力,可以看到他將語氣,表情,肢體動作串聯融合,段子笑感十足,體驗感更好,喜歡他的朋友可以B站搜搜看。

現在的崔娃是一個事業成功的主持人,喜劇人。主持daily show,以吐槽美國總統特朗普而受到廣泛關注。在每日的世界新聞裡,崔娃用不一樣的角度和觀點,解析世界的熱點話題,可以說是個三觀極正的人。

然而,在崔娃的書裡或者在脫口秀的節目裡,還是可以看到他一直以來的困惑,對於自己究竟是黑人還是白人的疑問。生長在一個種族隔離時代的非洲,自己的膚色與周圍的人不同,被當地人看做白人,與印象中的白人又不一樣,這樣的身份困惑一直跟隨著他。

首先是自己身份認同引起的歸屬感迷失,會是成長過程中困擾一生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會是我以後要面對的,混血孩子,跨文化家庭的孩子文化身份認同,也就專門去了解了關於這方面的信息。

美國布琳布朗博士在《不完美的禮物》一書裡提到過關於歸屬感的定義:

歸屬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我們渴望成為比自己更強大的群體的一分子,這種渴望是一種本能。我們通常會通過融入環境和爭取他人的認可來獲得歸屬感。但融入和認可只是表象,它們不僅不能替代歸屬感,而且會成為獲得歸屬感的阻礙。只有在我們向世界展露真實的、不完美的自我時,真正的歸屬感才會出現。自我接納比歸屬感更加重要。

混血孩子面臨的是對自己身份的認同。與父母不同,和其他人,其他孩子不同,這些差異帶來的或許是排斥和不認同,孩子從小就無法確認自身的身份歸屬感。當然,還有更多的文化衝突。原生家庭裡的文化多樣性,父母雙方的文化差異,需要孩子理解並接受,但是在民族國家認同感上,會有選擇,這裡涉及到家庭教育問題,也有關於孩子的自我選擇。

這是一條正經的分割線

混血孩子是第三文化人的一種。現在指的是third culture kids 或者 third culture person,通常意義上講的是生長在與父母文化(第一文化)不同的文化環境中(第二文化),產生了自己的獨特文化(第三文化)。這裡有一些相似的群體。

1.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出生在他國的華裔。父母的語言文化和周圍環境文化的差異,自己的膚色種族和他人的不同,這樣的差異會產生文化身份認同困惑。出生後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會產生對東道國的國家認同,但是在原生家庭裡又可以保留對於民族為文化的認同,這樣整合和並存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會是最好的文化身份感。

2. 還有外派家庭裡的孩子。外派家庭本身就已經是在他國的跨文化家庭,如果夫妻雙方是跨文化跨國婚姻,孩子一出生便會在至少三種以上的家庭文化裡成長,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種族認同,國家認同都會是孩子成長中無法避免的問題。隨著外派時間的截止,孩子面臨對剛熟悉的文化分離,在心理上會產生對新文化的抗拒,不利於在新環境中的成長和生活。

3. 在國內長大的國際人。比如說赴美生子潮裡的夫妻,要面臨的也是孩子第三文化的衝突。很多出生在美國,跟隨父母回到了父母的母國。原生家庭文化和自己的身份差異,在進入國際學校後更加明顯。學校裡教授的知識可以相似,但是國際文化甚至是西方文化的浸潤會讓孩子產生文化困惑。如果父母不能夠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文化體系,或者站在更高的整體文化價值點告訴孩子文化的參差多樣可適性,孩子對某一方的文化排斥會造成家庭矛盾和學業難題。


4. 海外留學工作人員。這樣的群體或許不能夠完全屬於第三文化人,可是文化認同也會是困擾他們的問題。成長在與父母相同的文化維度中,但是在出國學習工作後,環境和閱歷讓自己的價值觀被重新洗牌,與原來家庭社會形成的理念有了諸多差異,所謂的“回不去的故鄉“,也就是在文化認同上找不到可以落腳的點。對自己的母文化沒有足夠深的認識和理解,對新文化片面不全的認知,這樣形成的文化價值觀有時會極端地排斥母文化,也就是會成為完全遠離摒棄母文化的人。


第三文化的人是在追求一種文化,群體上的認同。很多專家說第三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群體文化,不必過多的追求自己到底是屬於哪個群體,或者一定要歸屬於哪裡。

根據我的理解,第三文化裡的多樣性是很多人無法尋求歸屬感的重要原因。自己的本身就是在一種多變不成型的一種動態文化群中,該如何找到和自己相仿的文化群體?這時候,或許調整我們的認知,知道自己的優勢,產生對文化的包容,對多樣性的彈性理念的理解以及看到可選擇範圍的廣闊性,這樣,我們自身就擁有了更多可能而非限制。

隨著世界一體化,這會是個新的文化形式,要多學習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信息,才可以更好地面對全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