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結束,“失敗者”更需要關心


我是西西,陪你一起讀懂教育的二三事。

點擊上方關注,來和西西一起聊聊教育那些事。

中高考結束,“失敗者”更需要關心

如果中高考是一個殘酷的“戰場”。那麼,面對當前競爭激烈的升學環境,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沒進入好學校的學生,甚至升學無望的學生。面對這樣的孩子,面對這樣一個脆弱彷徨的心靈,我們能做什麼呢?

中高考結束,“失敗者”更需要關心

在他人痛苦之時保持沉默

面對中高考失利的孩子,他們的內心一定很痛苦。這時候,不要再苦苦追問他的成績以及沒考好的原因。保留私人空間,給彼此尊嚴。因為你的苦苦追問或多或少帶有自己的目的,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在這時的他(她)看來,可能就是炫耀、指責、嘲笑。這段時間無論是家長,老師,同學,不要再急於去歸咎原因,給這樣的孩子一個私人空間,保持沉默。多傾聽,少說話。在他們想與你溝通時及時溝通,脆弱時給與支持就夠了。

中高考結束,“失敗者”更需要關心

孩子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脆弱

教育最大的悲哀就在於我們自以為是地認為我們很懂孩子,但事實上我們錯誤地高估了孩子的承受力。很多有關教育的悲劇就來源於此。高考失利的孩子,面對出成績這段時間,內心一定是充滿焦慮,不安,忐忑的。歸根到底,沒有什麼比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更恐慌的了。捫心自問,將心比心,哪怕是成年人面對人生巨大轉折的時刻,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也未必能夠坦然樂觀以對啊。人這一生都會遇到某些坎坷,困難乃至至暗的人生時刻。這樣的時刻,有時單靠自我堅強是不夠的。這時候,就需要一個人,一雙手給他們支撐一把。哪怕是一個理解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也可以化為他們生命裡的一束光,給他們直面前行的勇氣。

中高考結束,“失敗者”更需要關心

一場考試而已,不必說抱歉

中高考也只是一場考試而已。沒必要神化,更沒必要“妖魔化”。拒絕標籤化,別給孩子貼上低分等於失敗,差學校等於loser的標籤。一場考試不會擊敗一個孩子,但指責的聲音,嘲諷的眼神,不滿的情緒卻會剝奪一個孩子的生命力。一個被剝奪了生命力的孩子才是真正失敗的開始,因為他(她)已沒有了開始的勇氣。要相信,那麼多高考失利的孩子也成功的走了過來,每個人都會去到他應該去的地方。我們讚揚“成功”,也應該學會寬容“失敗”。

這裡是摩西教育,我是西西,陪你一起讀懂教育的二三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