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買房一定要看,幾種容易踩坑的買房行為

投資買房一定要看,幾種容易踩坑的買房行為

房子是普通人能夠接觸到的最好的投資品,一是因為安全,二是因為投資回報率高。當然房子不是唯一的投資品,你要是想買股票、黃金、基金等產品,基本上也沒什麼難度,只不過這些投資品在安全性和回報率上比房子差很多,比來比去還是投資房產最划算。

不過,房產投資的時代可能也快要過去了,因為房價已經不再是普漲的局面了,當前房價的走勢是分化的,有漲有跌,如果你不加分辨就買,結果可能是虧本的。再有"房住不炒"的定位也不是說說而已,當前炒房受到了諸多限制,在買房之前受到名額限購,買房時還受到貸款的限制,買回來之後還有限售的限制,這些限制都讓房產投資回報率下降。當房子的回報率不再是眾多投資品中最高的那種時,優勢自然也就不那麼明顯了。

那麼,可以說房子不再是一種投資品了嗎?倒也不是。樓市的分化和買房的諸多限制,都是在無形之中提高了房產投資的門檻,讓它變得不再是簡單易學,要知道以前投資房產有且只有一個要求,只要買就夠了,無非是賺多賺少罷了。但如果你把這種方法用在買股票上,結果可能就變成虧多虧少了。是買股票不賺錢嗎?不是,是買股票需要你具備一定的篩選能力,你要學會從千萬只股票中選出那種有增長潛力的股票,這樣才能賺錢。

以後買房投資也是如此,你需要學會如何篩選,這樣你才能在眾多城市中挑選出有發展潛力的城市,有潛力才有未來。當然這種篩選的能力要求比較高,有時候即使你選對了城市也不一定就能賺到錢,為什麼呢?因為買房路上還有很多坑需要你主動避開。

然後是買房邏輯,投資買房的邏輯和自住買房的邏輯是不一樣的,投資買房面向的是未來,自住買房看重的是當下,如何理解呢?首先買房之後會被限售,這個大家比較好理解,一般來說限售5左右,加上辦證的時間和市場上掛牌的時間,那麼一套房子在自己手裡的時間差不多有8年左右。你說8年的時間會改變戶型的設計理念嗎?如果你手裡的房子,戶型設計理念和未來不相符,那麼競爭力是不是會弱很多?

舊不如新,在很多方面都有這樣的觀點,尤其是越小的城市越沒人喜歡二手房,所以說房產投資面向的其實是未來買房人的喜好,買對了未來自然不愁房子賣不出去。

當然,你可能會想:要是我不等那麼久就把房子賣掉,不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嗎?且不說限售有沒有取消的可能,單說短時間內頻繁的買賣,要知道每一次交易都要支付契稅、增值稅、個稅5.6%以及一些雜費。除了少數大漲年之外,絕大多數的情況,只要你賣房,你都會面臨壓價的問題,如果你不滿二,基本上要直接打九折了。

所以說現在開始買房沒那麼簡單,如果你想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你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篩選能力,或者有一個好的經紀人來幫助你。

文章轉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