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儲蓄率超40%,為什麼還不敢消費?曹德旺嘆息:錢都買房了

很多人都有一種疑惑:為什麼網上新聞和自己的現實情況不一樣?比如某些社交平臺上,遍地985、年薪百萬,而自己卻不到人家收入的零頭。比如外國人覺得中國人民很有錢,但是自己卻還要為午飯是選便宜點的飯盒,還是貴上幾塊的套餐而糾結。那麼,中國人民有錢是不是種幻覺呢?還真不是。

中國人儲蓄率超40%,為什麼還不敢消費?曹德旺嘆息:錢都買房了

為什麼說中國人民有錢呢?一方面,中國人的消費能力確實驚人。過去,中國遊客在世界各地搶購奢侈品,僅僅為韓國免稅行業就貢獻了近7成的收入。而近段時間,受“黑天鵝事件”影響,很多人沒法出國,韓國免稅店的銷售額竟減少了90%,甚至面臨數十億的免稅品可能被銷燬的風險。因此,外國人自然會覺得中國人民有錢了。

中國人儲蓄率超40%,為什麼還不敢消費?曹德旺嘆息:錢都買房了

另一方面,中國人的儲蓄能力也很強。相比美國人“賺多少花多少”,甚至“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儲蓄率不超過10%,中國人近20年的儲蓄率都在40%以上。

近段時間全球經濟受影響,當美國人排隊領失業金的時候,中國人民都在存錢!根據央行數據,一季度住戶存款增加6萬多億,也就是說,在年初的91天裡,平均每天有超過700億資金存入銀行。

中國人儲蓄率超40%,為什麼還不敢消費?曹德旺嘆息:錢都買房了

對於中國人民的消費能力,馬雲向來非常有信心,曾表示中國不缺乏內需消費力,而是要思考如何引爆消費力。在他看來,中國有13億人的市場,有超過3億的中產階級。不過他也提到,目前我國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費水平仍遠低於他們的收入水平。

中國人儲蓄率超40%,為什麼還不敢消費?曹德旺嘆息:錢都買房了

那麼,中國人真的那麼有錢嗎?為什麼有這麼多錢也不敢消費呢?對此,曹德旺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有消費能力的不足2億人,而近十億人有的只是人口,沒有消費力。同時,

他認為中國人最大的消費是買房,導致真正的消費需求和支出不多。

知名經濟學家李迅雷也曾提出過類似的觀點,他曾寫過一篇文章,推導出國內有10億人還沒有坐過飛機,後來又進一步判斷,除去2.8億高收入階層人口,剩餘11億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不到2000元。儘管他承認這一數據可能存在低估,但這並不影響他的核心觀點:貧富差距過大,影響到內需。

中國人儲蓄率超40%,為什麼還不敢消費?曹德旺嘆息:錢都買房了

其實,不僅高消費主要是由極少數的高收入階層創造的,就連高儲蓄也主要是這一群體貢獻的。根據一份金融報告顯示,中國近一半的家庭近乎沒有儲蓄,而處於收入分佈95%以上分位數的家庭,其儲蓄金額佔總儲蓄的近六成。

這一驚人數字的背後或許存在樣本偏差,但其揭示的差距現象確實存在。少數人貢獻了高消費、高儲蓄,而多數人還在生存線上掙扎。再加上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保障制度待完善等因素,多數人不能也不敢消費。因此,就出現了中國人儲蓄率超40%,卻不敢消費的現象。

中國人儲蓄率超40%,為什麼還不敢消費?曹德旺嘆息:錢都買房了

​其實,馬雲和曹德旺只是從不同角度來解釋中國人消費能力這件事。馬雲看到的是有消費能力的那一群人,這群人代表了“有錢的中國人”,高消費高儲蓄,而曹德旺更多關注的是沒有消費能力的那一群人,也就是普通大眾。

時代的一粒沙,落到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平日裡盡力儲蓄的人,也不過是為了在危機來臨時能夠有“餘糧”讓自己緩衝一下。或許,這就是普通人從一季度的“黑天鵝事件”中學到的教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