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自己”

2018年跨年的時候我在朋友圈引用了林語堂的《論夢想》來總結2018以及留下對2019的期待:


“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自己”


"我們都有一種脫離舊轍的慾望,我們都希望變成另一種人物,大家都有著夢想。兵卒夢想做伍長,伍長夢想做上尉,上尉想做少校或上校。這個世界很像一家照菜單零點的餐館,每一個顧客總以為鄰桌顧客所點的菜餚比他自己所點的更有味、更好吃。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自己"


自2013年8月18日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和爸媽揮淚告別,開始在美國的求學生活,轉眼間已近7個年頭。


這異國生活6年多來大起大落,眼淚和委屈樣樣不差,但我依舊覺得選擇來美國留學是我至今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感謝這些經歷,讓我每一年都在慢慢接近成為那更為優秀的 “另一個人“。


就像布達佩斯大飯店裡優雅迷人的管家古斯塔夫之於努力想成為最優秀的侍應生的Zero,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前輩的指點和引路。我是幸運的,在美國的這些年,我遇到了很多對我影響頗深的引路人,除了本科和研究生期間遇到的摯友和教授,對我影響最多的就是現在的房東太太Gloria。


“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自己”

截圖自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Gloria是我本科教授自初中時期的好友,因為讀研的學校恰好是教授的故鄉,於是我就被她託付給了Gloria照顧。前些天Gloria為她兒子Zach準備30歲的生日禮物 :一本她親手製作的相冊。這裡面記錄著Zach從出生到上學第一天再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點點滴滴。她一邊為我講述照片背後有趣的故事,一邊整理著旁邊裝滿Zach文件的袋子。突然一頁紙讓她哈哈大笑,然後她轉頭對我說:“來,我給你念念Zach高中的成績單。” 只聽她大聲並驕傲地念著,”歷史: C+, 數學: D, 文學: C-, 西班牙語:C+…… 音樂:A, 美術:A,我就知道他擅長音樂和美術!我得把這成績單加進相冊裡……“


在美國,C區間代表著70分,D則是60分。中國家長眼裡,這可能是一份藏著掖著的成績單,而在Gloria眼裡,她為Zach擅長的領域感到驕傲。她沒有去強迫Zach多麼努力的去提高文學數學歷史成績,而是鼓勵他去順從自己的內心,繼續發展自己的興趣。如今,這個“學渣”Zach將自己對藝術和遊戲的愛帶入了事業,在西雅圖知名的遊戲開發公司從事遊戲設計。


“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自己”

Gloria


在大部分家長都拿著放大鏡去尋找孩子劣勢並想方設法彌補的時候,Gloria用放大鏡繼續放大孩子的優勢並給予鼓勵。也許現在的Zach還是解不出數學題,背不清歷史,但是他依舊成為了一個更為優秀的自己。


在應試教育影響下,中國孩子從小競爭意識就很強,成績和就讀學校幾乎成了衡量一個孩子的唯一標準,過分的放大成績自然而然就會忽略了對孩子興趣的發展和思維方式的培養。在國內的初中裡,老師和學生討論的多半是考點,考題,而在美國的私立中學,老師和學生討論的是女權,人權,政治,和性別平等。


隨著出國留學成為了趨勢,越來越多的家長想把孩子送去美國名校,於是大手筆的投資去讓孩子學習託福,雅思,SAT, GRE,一遍遍的刷成績,但在美國大學的錄取裡面,成績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招生官青睞的不是一個滿分的考試機器,而是一個有趣又豐富的靈魂。一份注入靈魂的文書和讓招生官多方面瞭解學生三封推薦信甚至比滿分的託福和SAT更重要,而文書靈魂的注入來源於孩子的興趣,見識,閱歷,思考方式,和分析能力。


也就是因為這種多角度的衡量標準,使得那些文化課成績不名列前茅,但其他能力極其突出的孩子有機會進入名校的大門。同時,在這種多元化的校園裡面,不同種族各有所長的孩子互相影響,交流有助於開拓視野同時更加全面的幫助學生塑造人生觀價值觀,提升辯證思考的能力,為將來求職和步入社會做足準備,因為決定事業高度的不是一紙成績,而是對事業的熱愛還有能力。


“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自己”


這幾年在美國讀書的同時,我一直在線上輔導不同背景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北美和英國的留學申請。在接觸的眾多學生中,申請到Dream School的往往不是最高的TOEFL和標化成績,而是真正瞭解自己,有清晰學習目標,並積極配合導師的學生。


在今年我遇到了一位申請環境學碩士的學生,因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他的標化成績並不理想。然而他卻能清晰的分析自己的優劣勢,沒有糾結於在文理科目上的學習障礙,而是專注於自己在辯證思考和宏觀想象上獨有的優勢,並去利用此優勢去發展自己在環境學上的興趣。


在多次交流過後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對環境這個領域的熱愛和深入的瞭解。在文書的撰寫過程中,他積極配合我近乎苛刻的要求,不厭其煩地進行一次又一次地修改,那種對學科的熱愛,堅持,和努力深深地打動了我,雖然錄取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我相信他一定可以進入自己的Dream School,將來成為出色的環境學家。


“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自己”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與其過分的去糾結於自己的劣勢,不如專注放大優勢,發展的興趣,去成為一個在擅長的領域更為出色的自己。


帶著幫助每一個努力上進的孩子踏出國門追求自己的夢想的初心,在2019年8月我們創辦了高端留學諮詢品牌 —— 知遠。在知遠,沒有老套的流水線,每一位學生都有個性化針對性的背景提升和留學規劃方案,力求通過提交的申請材料向學校極大地展現學生獨特的性格和思想閃光點,並幫他們進入夢想校,開始意義非凡的留學生活。


2020年,我的異國生活仍在繼續,期待新一年的成長與收穫,也希望知遠能夠幫助更多的學生髮掘自己獨特的優勢,走出國門去追夢,去成為更優秀的另一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