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寫作,結果感覺沒有東西寫了,怎麼辦

前幾天有人問我,說創作感覺到了一個瓶頸,感覺都不知道寫什麼了。

在我最開始做編輯的時候,我也有過類似的感覺。當時寫的還是汽車類乾貨,把汽車拆開了也就那麼些部件,我曾經一度懷疑這樣的文章能寫多久。

但是經過老闆的一頓輸出,我發現一個相同的點,其實換不同的角度就是一篇全新的文章。比如要不要經常洗車,你可以說要,也可以說不要,還可以說有時候要。


每天堅持寫作,結果感覺沒有東西寫了,怎麼辦


這其實就是一個產出的問題,做自媒體的人都有所體會,這是一個命脈。如果我們每天更新的話,就要源源不斷地產出新的文章,這對於個人的壓力是很大。要麼你的知識儲備足夠進行長時間的輸出,要麼就是你的學習速度可以超過更新文章的速度。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這麼一句話:從四個層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從根本上講,“不斷更新”意味著要兼顧這四種要素,要以睿智而均衡的方式,經常並持續運用我們天性中的這四個層面


每天堅持寫作,結果感覺沒有東西寫了,怎麼辦


什麼意思呢?

打個比方,圖中的智力部分提到了閱讀和寫作,通過不斷地去閱讀一些書籍或者他人的文章,來獲得一些知識和靈感,最後把自己的感悟寫出來。

這個概念不是隻有史蒂芬·柯維說過,顧炎武曾經講過一個詞,叫做採銅于山,也就是隻有去到銅山,才能採到銅礦。


每天堅持寫作,結果感覺沒有東西寫了,怎麼辦


六神磊磊就是這一類作者的代表之一,他依託的銅山就是金庸的武俠世界。不管他寫什麼題材的文章,只需要把武俠世界中的故事和情節聯繫起來,就可以產出一篇合格的原創文章。

我們並不是六神磊磊,可能沒有看過那麼多的金庸書籍。但是這個概念同樣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我們可以說古龍,也可以說三國。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每天看幾篇文章,然後對觀點進行分析和評論,最後找到能論證這個觀點的例子,這樣就構成了一個簡單的文章框架。


每天堅持寫作,結果感覺沒有東西寫了,怎麼辦


你可能會問了,為什麼要找例子來論證呢?

原因是例子可以降低理解難度,讓自己的表達更容易被讀者理解。

因為當你只講理論知識的時候,讀者是一個學習的角色,他可能什麼都不懂,對一切充滿了未知和焦慮,會覺得你講的東西好抽象啊。


每天堅持寫作,結果感覺沒有東西寫了,怎麼辦


如果你搭配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他就可以通過回憶來理解例子,然後再通過自己的理解去印證你之前說的理論知識,過程中沒有那種未知的茫然無措。

比如當我們講一個“知識的詛咒”概念時,如果你直接解釋“知識的詛咒”的定義:如果我們很熟悉某個對象的話,那麼我們會很難想象,在不瞭解的人的眼中,這個對象是什麼樣子的

這裡解釋理解起來就有點費勁,我們增加一個例子來試試。

大家肯定聽說過“你畫我猜”的遊戲,一個人看到關鍵詞後用畫來體現,另一個人來猜關鍵詞。比如關鍵詞是西瓜,畫的人如果只花了一個月牙,那猜的人很有可能就會猜成哈密瓜。這個時候畫的人就很鬱悶了,我畫的明顯是西瓜啊,為什麼能猜成哈密瓜。

這是因為畫的人知道答案,擁有這個方面的知識,所以他無法想象猜的人為什麼會猜錯。


每天堅持寫作,結果感覺沒有東西寫了,怎麼辦

相同的場景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如你和別人溝通工作任務的時候,感覺兩個人講了半天,結果是兩臉懵逼。

再比如之前上過熱搜的乘法口訣女孩,給她輔導功課的媽媽氣的頭疼,孩子就卡在3X5=15上,死活背不出來,不是三五得五,就是三五三十五。感覺媽媽在視頻裡血壓都升高了,明明已經給她重複教了好幾遍,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乘法口訣還是背不出來。

其實這就是中了“知識的詛咒”,媽媽猜測不到,當孩子在背三五得五的時候,腦海裡在想些什麼。


每天堅持寫作,結果感覺沒有東西寫了,怎麼辦


所以為了讓讀者能更好地理解你說的話,可以嘗試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來說明

只需要選擇一個你感興趣或者有能力的銅山,然後花時間去挖掘,輸出自己的原創觀點,那麼你的文章以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素材。

作者:潘大帥,一個沒有感情的讀書機器,幫你推薦最靠譜的書籍和最實用的閱讀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