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男子透支1497張信用卡買21套房產,價值35億,如何提高財商?

英國男子透支1497張信用卡買21套房產,價值35億,如何提高財商?

圖片來源:網絡

看了上面的故事,小編驚呆了,想必你也是吧。起初,他並沒有錢,卻用銀行的錢成為了富翁。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手上的本金不夠,而事實上很多富人或者成功人士的第一桶金,並不是自己擁有的,而是借來的。尤其是,他們能夠以很低的借貸成本去撬動更多的資金的時候。

小編最近正好把財商大師羅伯特寫的《窮爸爸富爸爸》看了第二遍,對於財商培養的感悟又多了一些,正好與大家分享一下。

1、財商培養中的資產與負債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的目標都是實現財務自由,然後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那麼如何實現財務自由呢?在這之前,要先知道財務自由是什麼。

當你不工作時的被動收入可以完全覆蓋生活支出的時候就可以啦,換句話說,現金流大於等於0。

現金流 = 收入 — 支出

但是為了講財商,小編暫時用另一個公式,從會計學的角度看是不對的,但是從財商的角度是正確的,如果你是會計專業的,在學習財商時一定要轉換下思維。

現金流 = 資產 — 負債

這裡的資產與負債,並不等同於會計學上的定義。在財商的培養裡,資產與負債被賦予了不同的定義。希望下邊的圖可以讓大家更好的理解。

英國男子透支1497張信用卡買21套房產,價值35億,如何提高財商?

公號:金融女孩Angela

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舉個例子:車是負債還是資產?

很多人會覺得擁有一輛車,是擁有一份資產,名義上是這樣的。而本質上,車是負債。如果你開車並不是通過開車去拉乘客賺錢,那麼你需要交的停車費、油錢、保險費等等每一項都是在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車是負債,而不是資產。

但如果,是買入一輛車,並把車租出去賺租金。如果是沒有貸款的情況下,車就是資產,因為它賺的錢會源源不斷的流入。

如果是有貸款的情況下,就要看兩種可能。一種,租金收入大於等於每個月的還貸額,那麼車就是資產;另一種,租金收入小於每個月的還貸額,車就是負債。

當你想要投資之前,不妨先算一下,自己買的究竟是資產,還是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2、職業和事業的區別,如何建立資產項?

如何致富呢?

不斷買入資產項,資產項產生的收入,足夠彌補支出,還可以用剩餘的收入對資產項進行再投資。資產項不斷增長,相對收入也越來越多。

資產項有哪些呢?

房地產(租金收入)、債券(利息收入)、年金保險(固定收入)、知識產權(出書版稅收入)、P2P理財(固定收入)等等

不僅要有好的職業,閒暇的時間也要建立自己的事業,當你不工作時所賺的收入仍然不斷。

換句話說,如果你今天停止工作,你所擁有的現金,以及你未來每個月的現金流收入還能支撐你生活多久?

要讓錢成為你的僱員,而不是你是錢的僱員。如果一項投資,可以讓錢源源不斷地為你打工,那麼這項投資就可以成為你的事業。

如果你把1萬元投資了你的資產項,就不要讓它出來。讓錢去為你產生收益,為你賺錢。

如果你喜愛你所投資的對象,就去研究它的規則,當你弄懂它的投資規則之後,風險就會降低。

3、怎樣去簡單估算哪個投資更合適?

每一項投資都有機會成本,在你投資A的時候,就失去了把這筆錢投資B所賺收入的機會。

很多人在面對投資的抉擇時,也會徘徊不定,那麼究竟怎樣做選擇呢?在現金流可確定的情況下,每一項投資都可以用財務計算器算出投資回報率,但是當大家不具備使用它的專業性的時候,簡單的估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假設你有50萬,在A選擇:買房和B選擇:投資理財之間猶豫不決。

A選擇:買房50萬,拿小編所在城市舉例,差不多40多平,一室一廳,好點的地腳一個月收房租2500,一年3萬,一年收益率6%。如果算上每年交的物業費、暖氣費、寬帶費,其實收益率比6%還低。

B選擇:投資理財。比如P2P理財,一年收益10%。

很多人會說,這種比較忽略了投資多年後,A選擇會多一套房子。

小編想再提醒一下,財商中資產的定義,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如果A選擇所購買的房子不對外出售,除了租金以外,房子的升職貶值,在不抵押此套房子辦貸款的情況下,並不會對一個人的現金流有任何影響。而絕大多數人買房子之後,除非急用錢或者換購,否則一般不會出售房產。

對於企業來說也是如此,持有多塊地皮、房產,卻現金流斷裂導致破產的更是不在少數。

對於個人來說,比如一個人失業了,如果他的房子是自住,而不是對外出租,決定他能否生存的,是他手上的現金,和每個月的現金流,而不是他手上的房子,一般情況下,不到迫不得已,是不會賣掉房子的,這是人類的安全感使然。

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建議大家玩下根據窮爸爸富爸爸推出的遊戲棋,現金流遊戲,又叫大富翁遊戲,老鼠跑道和大象跑道。這是一個可以模擬人生的遊戲,很多財商感悟在遊戲中可以得到更深的體會。

也有人會問,為什麼有的窮人很難跳出原來的圈子?因為他們始終在買入負債。比如,貸款買房,貸款買車,純粹消費購物而不是投資。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中產階級居中,窮人越來越窮?

因為,

窮人買入負債,

中產階級(高收入高消費)買入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富人買入資產。

為什麼要投資而不是一味地消費?

舉個例子你有10萬,只是存銀行,每年都要拿一部分出去旅遊。假設一年國內一年國外,基本上3-5年就花空了。

如果你有10萬,進行投資理財,就拿P2P來說,一年10%的收益率,每年到期1萬的收益出去旅遊,本金還在,生活質量仍然提高,還保留了投資的源頭。

願大家都能慢慢感受理財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