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已逝,荷爾蒙卻還想飛 —電影《芳華》觀後感


以前寫過也關注過很多的影評,但是記憶裡好像沒有寫過一部國產電影的影評,我覺得一部電影,看完之後如果還想提筆為之寫點什麼的話,那這部電影裡總有什麼東西“扎”了我一下,通俗點說就是觸動了我,否則過於平淡,過於大眾化,是沒有理由談感受,沒有理由寫出文字的。


電影《芳華》我是在手機上看的盜版,為什麼不願意去影院觀看,不是在乎錢,而是因為今年十一假期我就認真閱讀了嚴歌苓的原版小說,當看到炒的沸沸揚揚鋪天蓋地的電影宣傳海報和馮小剛在幾個發佈會上的評價之後,就再也沒一點兒想去電影院的興趣和動力了。

非常湊巧的是,昨晚同學群裡的同學隨意發了一個關於電影《芳華》的在線鏈接,很隨意的就點開了,於是,我耐著性子就慢慢地看了下去,中間有幾次都想關閉不再看,但是,還是有好多種莫名其妙的理由驅使著我看下去,那就是想看看我們能說會道的馮老師到底會給觀眾一個什麼樣的交代,看看我們寶刀不老的馮老師到底會把小說原著“變味成”怎樣的一道菜,看看我們激情四射的馮老師會給中國電影怎樣注入他所謂的“清流”。

直到最後韓紅演唱的歌曲《絨花》響起,我揉了揉已經非常疲憊又十分酸脹的眼睛後,心裡突然控制不住地冒出一句話,就是:“馮老師,我有話對你說”!


第一,馮老師你拍的文工團是哪裡的啊?本人因為工作、身份、經歷的原因,曾經每天都和部隊的文工團和演出隊一起,我幾乎就沒有看到過電影裡穿著泳裝、露著白腿、顛著酥胸、裸身淋浴的文工團,何況是部隊,何況是文革期間,馮老師拍這些鏡頭要表達一種什意思,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不就是想了卻你當年在部隊文工團當電影海報宣傳員時,整天看著軍裝下的“玉女”們,你可望而不可及還沒處釋放的荷爾蒙嗎?嚴歌苓的小說里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描寫也沒有任何這樣的場景。

第二,馮老師你穿插的音樂和舞蹈為什麼讓人全身直起雞皮疙瘩啊?劉峰受處分後被髮落到邊遠連隊,在文工團大門口同小萍告別時,你用的是李叔同填詞的歌曲《送別》中的曲子,音樂音一響起,頓時我全身就起滿了一層雞皮疙瘩。你用這首《送別》的時候,你去了解過李叔同寫這首歌的背景嗎?你知道這首著名的《送別》真正要表達的什麼意思嗎?《送別》是李叔同於1915年創作的“學堂樂歌”,《送別》實際上是李叔同以送別朋友為緣由,用無所明指的象徵,傳達出感悟人生、看破紅塵的覺悟,是李叔同即將告別人間、棄世出家的“前奏曲”。當時,這個音樂一響起,真的,我的心裡突然就覺得馮老師你確實“厲害”,厲害得不知道會讓多少人身上長滿雞皮疙瘩。之後,我偷偷的樂了,同時我又想,你怎麼不選用《運動員進行曲》作為背景音樂啊?劉峰不是被髮配後要上戰場嗎?就讓他跑著、快速地跑著上戰場也是可以的哈?另外,文工團要解散前最後表演的那場舞臺節目,你選用的舞蹈《沂蒙頌》是要表達什麼呢?明明文工團都要解散了,明明是最後一次同臺演出了,你卻用舞蹈《沂蒙頌》,你想頌揚什麼呢?趁快要解散的時候,頌揚沂一下蒙老區的煎餅大蔥獨輪小推車?頌揚一下沂蒙老區光禿禿的山,快要乾涸的水?你的電影表達和拍攝的是祖國的大西南啊?對了,只有一點貼近主題,因為劉峰是從山東沂蒙老區來到文工團的而且是個木匠的兒子,可是電影裡沒有做過任何交代和鋪墊劉峰來自哪裡啊?還有文工團最後聚餐時唱的歌曲《駝鈴》,本來是一首很好很貼近電影情節的歌曲,就是因為文工團政委面無表情的出現,政委和文工團女隊長“含淚”的擁抱,這些鏡頭,你不覺得大煞風景嗎?而且那麼多的男男女女,喝酒後就一直趴在飯堂的餐桌上睡到天亮,這些在情節你覺得可能嗎?

三、馮老師,你覺得在每天穿著泳裝、露著白腿、顛著酥胸、裸身淋浴的文工團,劉峰就那樣擁抱了一下林丁丁會受到那麼嚴重的處分嗎?說實話,馮老師,這是我,甚至很多觀眾最不能接受的一個情節。當然嚴歌苓的原著裡面也是這樣寫劉峰挨處分的,可是馮老師,如果你沒有在前面的電影裡拍攝那麼多的泳裝白腿酥胸等鏡頭,或者完全描繪的保守點、矜持點,你這樣安排劉峰挨處分的情結,我想多數人都會接受在那些個特殊的年代裡,誰膽敢男女之間的那點事情,必然會受到處分。可是事與願違,這樣的電影拍攝簡直蒼白得不如一張隨風飄揚的白紙。我看了朋友圈裡有個朋友看完電影后說的一句話,劉峰抱一下林丁丁就受那麼重的處分,簡直太荒謬了。哈哈,這就是一個普通觀眾對你最為普通的質問。


第四,馮老師,電影的最後,你怎麼一點都沒有提及林丁丁的婚姻挫敗和人生遭遇呢?你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是好人難做,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可是“壞人”林丁丁呢?小說裡描寫了那麼多林丁丁嫁到海外被拋棄,回國後又嫁給官二代,被人官二代家人看不起,再遭拋棄,你怎麼一點都不提及呢?我想只要懂得一點比較法的人都知道,要想突出某個好人,往往通過與之相關的壞人的遭遇和不幸,則更能凸顯,這些最為基本的道理。可你這樣偏離原著任意設置電影情節留給了觀眾太多的不解。

第五,馮老師,這部電影裡唯一“扎”了我心,讓我有慾望提筆寫影評的就是在海口做生意的劉峰,被聯防隊員打倒在地,那隻假手從身體上掉落,正好被昔日文工團的女戰友路過看到,她非常氣憤地對聯防隊員說的那句髒話:“我操你媽的!你敢打殘廢軍人、戰鬥英雄!”這句話實實在在的觸到了我的內心,也確實感到了這句髒話罵得過癮,罵得解氣,罵的有水平。其實外國電影甚至很多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裡也經常可以聽到“fuck”(操)這類詞,就看你怎麼去用,用在什麼地方了。同樣,也就是這句話還讓我看到了一點馮老師你“老炮兒”的一面。

綜上所述,馮老師,整部電影《芳華》,真的沒有讓我們看到你的或者屬於你們那一代人曾經失去了的再也追不回來的芳華,看到只是你想表達的,你最為隱秘的私底下還想騷動不安的快要枯竭了的荷爾蒙,你拍的電影《芳華》確實也談不上是一股“清流”,充其量只是一汪寡味的有點渾濁的水而已。

馮老師,我做為一個普通的觀眾,看了你費時費神費財拍攝了八個月的《芳華》後,對你囉嗦了這麼多,請你不要生氣,這全是我的心裡話,當然也僅只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希望你的電影或者我們中國有更多的電影,讓觀眾看後,會如我一樣,按捺不住地想提筆為此寫點什麼,這樣至少可以推進我們的電影更進一步。


對了,馮老師,給你也給觀眾推薦幾部看後,會讓人感悟好久,回味好久,好久也忘不了的電影:描寫愛情的瑪麗昂·歌迪亞主演的美國電影《兩小無猜》,描寫好人的陳建斌導演並主演的中國電影《一個勺子》,描寫戰爭的梅爾·吉布森導演的美國電影《血戰鋼鋸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