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小西瓜苗期、成株期細菌性角斑病發病症狀、如何防治方法

西瓜、小西瓜細菌性角斑病又稱葉斑病。病菌在西瓜、小西瓜種子內或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細菌可在種子上存活1~2年,種子發芽時,附著在種子上的病原細菌侵染西瓜、小西瓜的子葉和真葉。土壤中病菌通過灌溉水濺到近地面的葉片或瓜上,病菌侵入寄主後,經過幾天潛伏,引起發病,為初侵染,發病後病斑上菌朧再通過風雨、昆蟲、農事操作等傳播途徑,通過瓜株上的氣孔、水孔或傷口侵入體內,稱作再侵染。雨水過多,容易流行,造成較大損失。


西瓜、小西瓜苗期、成株期細菌性角斑病發病症狀、如何防治方法


西瓜、小西瓜細菌性角斑病發病時出現症狀

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侵害西瓜、小西瓜葉片、莖蔓和果實。苗期染病症狀:子葉產生油浸狀斑點,圓形或不定形,有時沿維管束擴展,後形成多角形病斑。真葉和葉緣出現黃褐色或黑褐色壞死枯萎,造成瓜苗變褐枯死。成株期染病症狀:初期葉片上出現水浸狀略透明小黃點,幾天後逐漸擴展成淺黃色病斑,邊緣出現黃綠色暈圈,斑中間變褐或呈黃白色或灰褐色,也有破裂穿孔。高溼或葉面結露或葉緣吐水持續時間過長瓜田,可見葉背溢出白色菌朧。果實染病症狀:初期葉背上生出油浸狀黃綠色小點,後逐漸變成紅褐色或暗褐色近圓形壞死斑,周圍黃綠色油浸狀,隨著病情不斷擴展導致病斑融合或凹陷龜裂成不規則病疤,灰褐色。保溼後病部可出現

白色菌膿是該病重要特徵。

西瓜、小西瓜苗期、成株期細菌性角斑病發病症狀、如何防治方法


西瓜、小西瓜細菌性角斑病發病病原

稱丁香假胞菌流淚致病變種,屬細菌界薄壁菌門。

西瓜、小西瓜苗期、成株期細菌性角斑病發病症狀、如何防治方法


西瓜、小西瓜細菌性角斑病農業、藥劑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種子,或用消過毒的包衣種子,或用50度溫水浸種20分鐘消毒。

(2)選用無病土育苗,或者進行3年以上輪作。

(3)綁蔓等田間管理選擇晴天早上9點鐘以後進行,避免人為傳播,發現病葉及時摘除,帶出棚外銷燬。瓜棚早上控溫建議為10~12度,中午28度時及時通風,下午25度時關閉風口,22度時放草苫。進入深冬後需增加保溫設施,使棚內溫度中午可達30度以上在放風,晚放草苫,儘量延長見光時間提高西瓜質量。

西瓜、小西瓜苗期、成株期細菌性角斑病發病症狀、如何防治方法


西瓜、小西瓜細菌性角斑病藥劑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及時噴灑20%噻唑鋅懸浮劑400倍液或90%新植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72%農用高效鏈黴素3000倍液混50%琥膠肥酸銅500倍液,或32.5%笨甲.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混加72%農用高效鏈黴素2000倍液,或4%春雷黴素可溼性粉劑900~1000倍液,或80%福美雙懸浮劑800倍液+斯德考普葉面肥60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100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33.5%喹啉銅懸浮劑800倍液,進行定期噴藥,7~10天1次,建議農藥交替施用以提高防效,同時結合噴0.004%蕓薹素內酯水劑1000~1500倍液,平衡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提高抗病力。

西瓜、小西瓜苗期、成株期細菌性角斑病發病症狀、如何防治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