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頸”科學

康友傑 康友傑Team


頸椎病,你有嗎?

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生率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呈現出上升趨勢,但如能對其發病因素加以全面認識,重視科普知識的傳播,並注意預防,日益增高的發病率也會降低。

走“頸”科學


頸椎病是一種全球範圍的常見病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據調查統計,全球約15%的人患有頸椎病。也就是說,每6~7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患有頸椎問題,在美國,50歲以上的人頸椎病發病率為25%,6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為50%。可以看出,頸椎病的患者相當多。常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也有向青壯年發展的趨勢。

頸椎病不是簡單的脖子疼的問題。隨著年紀增大、骨質增生的發展,骨刺可能會壓迫周圍的神經、血管和組織。如果壓迫到神經,可能導致手臂麻木;如果壓迫到椎動脈血管,導致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等症狀;如果壓迫到交感神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導致周圍血管收縮,冠狀動脈擴張,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同時會引起高血壓;如果壓迫到脊髓,導致脊髓受壓或脊髓缺血,可嚴重致殘。

頸椎病的常見症狀

走“頸”科學


一級:抬頭看看天花板,脖子後面是否有感覺痠痛、僵硬;

二級:抬頭看看天花板,脖子、肩膀、後背都痠痛、僵硬;

三級:經常睡覺落枕;

四級:胳膊不得勁,疼痛、麻木;

五級:走路發飄,跑偏;

六級:寫字開始變化;

七級:吃飯開始用勺,不敢用筷子;

八級: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腳深一腳淺;

九級:小便、大便等有一定障礙;

十級:難以起身下床。

頸椎病的誤區

走“頸”科學

一、骨刺增生就是頸椎病

其實骨刺的出現是機體的正常退變,就像人老了會有白髮、皺紋一樣,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狀態,並不一定導致頸椎病。


二、認為頸椎病是老年病

年輕人不會得頸椎病固然與年齡有很大關係,臨床上也確實發現頸椎病多發於老年人。但患上頸椎病的中學生也越來越多,喜歡玩電腦的年輕人。但患上頸椎病的中學生也越來越多,喜歡玩電腦、打手機的中學生也因長時間頸部保持在一個姿勢而導致頸部血液循環不良而發生頸椎病。


三、認為頸椎病無法治療

其實治療的方法很多,可首選物理治療,如頸椎牽引、理療、按摩等,並口服藥物,一般症狀可以緩解,如脊髓等部位受壓則需要手術治療。


四、頸椎病小病大治

特別是一些輕度或早期患者因缺乏頸椎病防治知識,又求醫心切,覺得多用藥、用好藥就能迅速治癒,常常是中藥、西藥多種藥聯合應用,按摩、藥物外敷、針灸一起上,造成小病大治,過度治療,結果適得其反。


五、所有頸椎病沒必要手術干預

有一些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由於病情嚴重,發展為手足麻木、行走障礙、二便失禁。醫生勸說應該手術,但有些患者想到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就退卻了。殊不知,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需要醫生臨床干預的主要類型。

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的預防勝於治療,應及早開始,持之以恆,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保持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和積極健康的心態。

走“頸”科學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不正確的工作學習姿勢。

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活動活動四肢、頸椎;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避免頸椎長時間屈曲。

走“頸”科學

走“頸”科學


3、經常進行頸肩部肌肉的鍛鍊,如游泳等。

走“頸”科學

4、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防風寒、潮溼。

走“頸”科學


5、定期向專科醫生諮詢或檢查。

走“頸”科學

6、選擇一個合適的枕頭。

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這種形狀可利用中間的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可減少在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

走“頸”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