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新冠肺炎病人血液粘稠,美國紐約醫生嘗試新療法

【文/觀察者網 鞠峰】

據路透社昨日(4月21日)報道,紐約州西奈山醫院(Mount Sinai Hospital)的醫生髮現有些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會發生一些奇怪的變化,於是他們開始嘗試一種特殊的療法。

上月中旬開始,神經外科醫生莫科(Mocco)在3周內,就遇到了32例中風患者,腦內有比較嚴重的血液堵塞。這些患者都比較年輕,5人在49歲以下,最小的只有31歲。

“32例中一半以上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莫科說。

霍曼·普爾(Hooman Poor)是同院的肺專科醫生。一日晚班,他在監測呼吸機上的14例患者時發現,很多病人的血液不能在肺部正常流通。

當晚,普爾就跑去找了一個腎臟科醫生,該醫生表示,給病人做腎透析時,導管經常被血塊堵住。

在醫院領導的牽頭下,幾名醫生組成了團隊,加緊研究針對新冠患者的治療方案。

部分新冠肺炎病人血液粘稠,美國紐約醫生嘗試新療法

莫科醫生(左一)和霍曼·普爾醫生(右一)在西奈山醫院 (圖源:路透社)

緊鑼密鼓地調研評估後,復活節(4月12日)的凌晨,他們就推出了一個新的治療方案。

他們認為,當新冠患者病情惡化後,都會出現血液結塊的症狀,此時患者只能長時間依賴呼吸機。但這種症狀很可能在病人患病早期就出現。

新的治療方案在病人器官組織內還沒有出現血塊時,就給與較高劑量的抗凝血物質“肝素”。該藥劑此前只被用於重症的患者,而且劑量較小。

美國血液病學會表示,目前,在沒有出現血凝塊患者身上使用抗凝血療法的效果“尚不可知”。

其實早在4月11日,這位霍曼·普爾醫生就“豪賭”了一把。

據“醫療特快”網,一位女性新冠患者命懸一線,醫生也想盡了各種辦法,已經準備通知家人了。在患者彌留之際,普爾醫生想“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的了”,於是使用了名為tPA的藥物,該藥物的功能並不是預防、而是疏通血栓。

注射tPA20分鐘後,病人的氧氣水平上升,但好景不長。普爾推測“血塊一邊溶解一邊又在生成。”然後,醫生採取了一些新奇的方法,給病人打了24小時低濃度的tPA點滴,同時配合使用抗凝血物質。

這種治療給病人增加了幾天生命,但她最終由於其他併發症突然離世。

隨後,普爾又在4個病人身上做了試驗。一例死於心臟裡的大血塊,其餘4例氧氣水平和休克症狀均有所改善。

科羅拉多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專家最近也發表了一份類似的tPA研究報告,並列舉了另外三個案例。

普爾說:“我做的5個案例並沒能證明什麼,但是可能給後續的研究帶來一些希望。”

另一個飽受這種併發症折磨的是百老匯演員尼克·科爾德羅(Nick Cordero)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月20日報道,尼克·科爾德羅由於新冠肺炎被截肢。據妻子稱,截肢的原因就是因為右腿內血液結塊。

部分新冠肺炎病人血液粘稠,美國紐約醫生嘗試新療法

尼克·科爾德羅(右一)(圖源:woodyallenpages)

他的妻子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住院後,他右腿出現血液結塊的問題,於是醫生使用了抗凝血的藥物。然而血壓因此受影響,腸道也出現了內出血。停用藥物後,右腿又出現血液結塊,最終只能選擇截肢。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4月19日報道,全球最大的衛生系統之一——位於紐約州的諾斯維爾保健集團(Northwell Health)也在探討新冠患者的併發症問題。

亞歷克斯·斯佩羅普洛斯(Alex Spyropoulos)是該院血凝塊方面的專家,目前最困擾他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注射治療劑量的肝素,新冠病人的生命能不能搶救過來?”

“這種情況以前也出現過,”斯佩羅普洛斯醫生表示,“H1N1、豬流感、SARS病毒都引起了病人血液結塊可能性的提高。”

“但新冠病毒的患者的肺部似乎有更多血塊,”他說。

患者出現血液結塊的概率在5%-10%,這個數字“非常的高”,這鼓勵我們加大抗凝血藥物的用量。

部分新冠肺炎病人血液粘稠,美國紐約醫生嘗試新療法

斯佩羅普洛斯醫生與同事 (圖源:商業內幕網)

據醫療特快(MedicalExpress)4月11日報道,3月份,由中國的醫生第一次敲響了警鐘:他們告知美國心臟病協會“注意血塊,出現血塊是病人垂危的信號。”還有一些報告顯示,血塊可能出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但是血塊是病情惡化的原因還是影響,彼時尚不清楚。

在一份最近發佈的觀察性研究報告中,荷蘭的研究者調查了184例重症病房中的新冠患者,約1/3有血液結塊的併發症,出現在肺部、腿部等多個部位。

目前,針對血液結塊的問題,各國的醫生與研究者們正在評估兩種治療方案:

1. 使用“肝素”(heparin)——一種抗凝血物質,預防病人出現血液凝塊的併發症。

2. 使用血栓疏通藥物,尤其是用於治療中風的藥物。

關於新冠肺炎與其併發症的研究也在世界各地開展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