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項目落戶西北、西南,化纖企業為何加速投身“西部大開發”?

多個項目落戶西北、西南,化纖企業為何加速投身“西部大開發”?


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各行各業的復工復產工作當前正在有序、加速推進。我國化纖行業整體在逐步恢復市場運行秩序的同時,對全行業發展具有“火車頭”帶動和示範效應的龍頭企業的投資節奏卻並未被打亂。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隨著恆力(瀘州)產業園正式宣佈開工,把業界的目光再次引向了我國西部地區。如果說此前化纖企業的“西進”投資還落在一些比較細分的子行業,那麼這一次,隨著恆力集團大步邁開西進步伐,則意味著我國化纖企業投身“西部大開發”的時代加速到來。
多種跡象都顯示,在我國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的化纖產業蓬勃發展幾十年後,西北這片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帶,以及位於長江流域的西南地區,正在逐漸成長為我國化纖業繼續發展的新“增長極”。

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各行各業的復工復產工作當前正在有序、加速推進。我國化纖行業整體在逐步恢復市場運行秩序的同時,對全行業發展具有“火車頭”帶動和示範效應的龍頭企業的投資節奏卻並未被打亂。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隨著正式宣佈開工,把業界的目光再次引向了我國西部地區。如果說此前化纖企業的“西進”投資還落在一些比較細分的子行業,那麼這一次,隨著恆力集團大步邁開西進步伐,則意味著多種跡象都顯示,

恆力開啟西南佈局

四川瀘州產業園開工


當前,復工復產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工作,保效率、提速度、穩增長、穩就業是當務之急。而大型聚酯龍頭企業的投資佈局和思路,在化纖行業當中通常具有“風向標”意義。
瀘州又稱“江城”,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4月16日,恆力(瀘州)產業園開工儀式在四川瀘州舉行。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文,瀘州市委書記劉強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林興,恆力集團董事長、總裁陳建華,以及200多家恆力集團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代表共同參加了活動。
作為我國大型聚酯龍頭企業之一,這些年,恆力集團不斷在全國多地推進戰略佈局,目前,已經形成了蘇州、南通、宿遷、營口、大連5大生產基地
。其中,位於大連長興島的恆力石化產業園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PTA加工生產基地。同樣位於該園區的恆力煉化一體化項目已於2019年5月全面投產,是我國投產的首個大型民營煉化項目。通過這些佈局,恆力集團一步步完成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佈局。
大宗化工品的運輸一般是海運。裝載著PTA和乙二醇的貨輪從長興島碼頭出發一路向南航行,到達江蘇碼頭後,這些原料就可以供給恆力集團在江蘇的幾大生產基地,實現其所需的聚酯原料的自給自足,充分發揮出產業鏈一體化協同效應。
本次宣佈開工建設的恆力(瀘州)產業園,成為恆力集團時隔9年後新建的全國第六大生產基地,也是該集團首次在我國西南地區進行戰略佈局。
該項目是四川省重點項目,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落戶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佔地面積為5000畝,總投資200億元,將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高端設備,計劃建成智能化、高端化的聚酯、紡絲、新材料及紡織產業園。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恆力集團在西南地區的聚酯新材料和紡織製造中心。

據介紹,去年,恆力集團從第一次赴瀘州考察到9月項目簽約,僅用了2個月。今年以來,疫情當前,恆力集團和四川各級相關部門在嚴抓疫情防控的同時,攻堅克難,實現了聯繫溝通不掉線,前期工作不斷檔,迅速完善開工條件,不僅實現了“恆力速度”與四川效率、瀘州優勢的無縫對接,還為當地復工復產工作按下“快進鍵”。
若從長遠意義看,該項目是恆力集團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建設”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具有里程碑意義。
劉強表示,恆力(瀘州)產業園是瀘州市近年來招商引資投資規模最大的重大產業項目,將為瀘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瀘州把其作為產業發展的重大工程之一,將著力提供優質服務,全力保障企業建設經營,同步推進配套設施建設,確保產業園高水平建設、高效益發展。
據瞭解,接下來,該產業園項目將以“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為目標,一期計劃於今年10月底建成投產。項目全面投產後,預計每年可實現產值200億元~300億元、利稅約20億元,解決就業1.5萬人。
事實上,恆力集團“西進”投資的步伐,不止邁向西南,還邁向陝北這片黃土高原。今年1月19日,恆力集團(榆林)煤化工產業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該園區將投資1500億元。3月26日~28日,陳建華率團隊30多人赴榆林考察,期間,圍繞投資協議,與榆林市就煤化工項目資源配置、要素保障、成立公司等事宜進行了洽談,並達成一致意見。可以預見,用不了多久,該項目也將繼續落實、推進,成為恆力集團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又一作為。

“我們的發展始終與時代同步,與國家戰略同行。從江蘇蘇州到四川瀘州,從‘長三角一體化’核心區到‘長江經濟帶與南絲綢之路’交匯點,恆力集團實業興邦的初心更加堅定,為國家爭光、為地區謀發展的步伐更加有力。”或許,陳建華在恆力(瀘州)產業園開工儀式上講的這番話,便是對恆力一直奉行的投資邏輯和價值觀的最好詮釋。

多企業出手新建項目

當前,復工復產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工作,保效率、提速度、穩增長、穩就業是當務之急。而大型聚酯龍頭企業的投資佈局和思路,在化纖行業當中通常具有“風向標”意義。瀘州又稱“江城”,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4月16日,恆力(瀘州)產業園開工儀式在四川瀘州舉行。,以及200多家恆力集團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代表共同參加了活動。作為我國大型聚酯龍頭企業之一,這些年,恆力集團不斷在全國多地推進戰略佈局,。其中,位於大連長興島的恆力石化產業園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PTA加工生產基地。同樣位於該園區的恆力煉化一體化項目已於2019年5月全面投產,是我國投產的首個大型民營煉化項目。通過這些佈局,恆力集團一步步完成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佈局。大宗化工品的運輸一般是海運。裝載著PTA和乙二醇的貨輪從長興島碼頭出發一路向南航行,到達江蘇碼頭後,這些原料就可以供給恆力集團在江蘇的幾大生產基地,實現其所需的聚酯原料的自給自足,充分發揮出產業鏈一體化協同效應。本次宣佈開工建設的該項目是四川省重點項目,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落戶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佔地面積為5000畝,總投資200億元,將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高端設備,計劃建成智能化、高端化的聚酯、紡絲、新材料及紡織產業園。據介紹,去年,恆力集團從第一次赴瀘州考察到9月項目簽約,僅用了2個月。今年以來,疫情當前,恆力集團和四川各級相關部門在嚴抓疫情防控的同時,攻堅克難,實現了聯繫溝通不掉線,前期工作不斷檔,迅速完善開工條件,不僅實現了“恆力速度”與四川效率、瀘州優勢的無縫對接,還為當地復工復產工作按下“快進鍵”。若從長遠意義看,劉強表示,恆力(瀘州)產業園是瀘州市近年來招商引資投資規模最大的重大產業項目,將為瀘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瀘州把其作為產業發展的重大工程之一,將著力提供優質服務,全力保障企業建設經營,同步推進配套設施建設,確保產業園高水平建設、高效益發展。據瞭解,接下來,該產業園項目將以“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為目標,一期計劃於今年10月底建成投產。項目全面投產後,預計每年可實現產值200億元~300億元、利稅約20億元,解決就業1.5萬人。事實上,恆力集團“西進”投資的步伐,不止邁向西南,還邁向陝北這片黃土高原。今年1月19日,恆力集團(榆林)煤化工產業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該園區將投資1500億元。3月26日~28日,陳建華率團隊30多人赴榆林考察,期間,圍繞投資協議,與榆林市就煤化工項目資源配置、要素保障、成立公司等事宜進行了洽談,並達成一致意見。可以預見,用不了多久,該項目也將繼續落實、推進,成為恆力集團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又一作為。或許,陳建華在恆力(瀘州)產業園開工儀式上講的這番話,便是對恆力一直奉行的投資邏輯和價值觀的最好詮釋。

西部成化纖投資“熱土”


事實上,近期宣佈在西部投資的還有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4月7日,新鄉化纖發佈公告宣佈,為推動公司業務在新疆的落地和發展,深入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公司擬出資5億元設立新疆天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再生纖維素纖維、紗線,紡織品的製造、染整等深加工和銷售,以及棉漿粕等業務。
《中國紡織報》記者通過仔細梳理還發現,近幾年,從寧夏到西寧,從重慶到新疆,多家化纖企業開始把投資擴張的腳步踏上了西部這片廣袤的天地,只不過,此前投資的是氨綸、高性能纖維這些細分子行業。
泰和新材的主營業務包括兩大塊,一塊是氨綸,另一塊是芳綸。這幾年,該企業實行煙臺、寧夏雙基地戰略。2017年,泰和新材收購了原屬於雅迪在寧夏越華的氨綸產能。
寧夏越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其6萬噸差別化氨綸生產項目的一期規模為3萬噸,投資10億元,2017年10月試產成功。2017年12月,泰和新材又宣佈,在寧夏設立控股子公司,收購寧夏越華與氨綸業務相關的經營性資產及相關債務。
此後,其芳綸業務也開始向寧夏拓展。2018年7月,泰和新材宣佈,與寧夏寧東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康舜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出資,設立寧夏泰和芳綸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拓展芳綸業務。寧夏泰和芳綸註冊資金為1.8億元,其中,泰和新材出資11700萬元,佔股65%。
今年,泰和新材繼續推進位於寧夏園區的3萬噸/年綠色差別化氨綸智能製造項目,以及3000噸/年高性能對位芳綸工程項目。
位於江蘇連雲港的中復神鷹是我國碳纖維龍頭企業之一。2019年3月,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金為6億元,股東為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和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5月13日,“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碳纖維項目”建設動員大會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甘河工業園舉行。年產2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規劃總投資50億元,將分兩期完成。一期規劃建設1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產能,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形成年產6000噸高性能碳纖維規模,第二階段將形成年產4000噸高性能碳纖維規模。二期規劃建設1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產能。項目整體達產後,將形成8條聚合紡絲生產線、12條碳化生產線,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30億元。

該項目由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承建。今年2月中旬,該公司對接青海當地政府和業主辦理復工手續。2月26日,項目相關負責人抵達施工現場,嚴格對照當地防疫制度籌備復工物資,並辦理復工手續。3月,通過“點對點”包車、就地招聘等方式,項目實現復工人數276人,其中59%為當地勞務人員。3月26日,青海中復神鷹年產1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2號紡絲車間和3號碳化車間正式開挖,按下了該項目全面復工復產的“快進鍵”。目前,該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事實上,近期宣佈在西部投資的還有。4月7日,新鄉化纖發佈公告宣佈,為推動公司業務在新疆的落地和發展,深入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公司擬出資5億元設立。該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等業務。《中國紡織報》記者通過仔細梳理還發現,近幾年,從寧夏到西寧,從重慶到新疆,多家化纖企業開始把投資擴張的腳步踏上了西部這片廣袤的天地,只不過,此前投資的是氨綸、高性能纖維這些細分子行業。這幾年,該企業實行煙臺、寧夏雙基地戰略。2017年,泰和新材收購了原屬於雅迪在寧夏越華的氨綸產能。成立於2016年7月,其6萬噸差別化氨綸生產項目的一期規模為3萬噸,投資10億元,2017年10月試產成功。2017年12月,泰和新材又宣佈,在寧夏設立控股子公司,收購寧夏越華與氨綸業務相關的經營性資產及相關債務。此後,其芳綸業務也開始向寧夏拓展。2018年7月,泰和新材宣佈,與寧夏寧東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康舜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出資,設立,積極拓展芳綸業務。寧夏泰和芳綸註冊資金為1.8億元,其中,泰和新材出資11700萬元,佔股65%。今年,泰和新材繼續推進位於寧夏園區的3萬噸/年綠色差別化氨綸智能製造項目,以及3000噸/年高性能對位芳綸工程項目。位於江蘇連雲港的是我國碳纖維龍頭企業之一。2019年3月,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金為6億元,股東為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和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5月13日,“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碳纖維項目”建設動員大會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甘河工業園舉行。年產2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規劃總投資50億元,將分兩期完成。一期規劃建設1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產能,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形成年產6000噸高性能碳纖維規模,第二階段將形成年產4000噸高性能碳纖維規模。二期規劃建設1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產能。項目整體達產後,將形成8條聚合紡絲生產線、12條碳化生產線,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30億元。該項目由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承建。今年2月中旬,該公司對接青海當地政府和業主辦理復工手續。2月26日,項目相關負責人抵達施工現場,嚴格對照當地防疫制度籌備復工物資,並辦理復工手續。3月,通過“點對點”包車、就地招聘等方式,項目實現復工人數276人,其中59%為當地勞務人員。3月26日,青海中復神鷹年產1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2號紡絲車間和3號碳化車間正式開挖,按下了該項目全面復工復產的“快進鍵”。目前,該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多項要素成本有優勢

多層現實意義漸凸顯


不斷有新的化纖企業選擇投資西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大的方面看,當然是企業積極踐行國家重大戰略的體現。從具體方面看,則對企業自身的經營發展和市場拓展有著多層現實意義。
一是可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在經歷了多年的工業化快速發展後,現階段,我國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的化纖企業普遍面臨著用工成本逐年高企、能源資源緊張、綜合經營成本較高等現實問題。而廣大的西部地區,在土地、稅收、能源、電價、招商引資政策等多個方面,都對重大項目投資落地有一定傾斜和優惠,用工成本也更低。
泰和新材大力佈局的寧夏地區,工業用電價格低於煙臺。而且,寧夏越華就位於銀川寧東開發區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園區,在原材料等方面都有成本優勢。再以中復神鷹西寧碳纖維項目為例。碳纖維是一種高耗電產品,尤其是預氧化和碳化環節在整體生產成本中的佔比接近1/3。相比連雲港,中復神鷹西寧項目在電價、能源、用地等多個方面都能享受一定優惠。西寧新項目投產後,中復神鷹T700、T800 級碳纖維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下降,其產品和企業綜合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二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所需的原料或能源問題。
陝西榆林是國家級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國重點推進建設的大型煤化工產業示範區。通過在此佈局,恆力集團將能實施從“一塊煤到一匹布”的煤化工全產業鏈戰略,實現對煤炭“吃幹榨淨”。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新鄉化纖的核心產品,生產這種產品的主要原料是棉短絨。新疆則是我國最主要的高產棉區,棉花單產遠高於全國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區內棉花種植面積、總產量、調出量已連續18年居全國首位,具有豐富的棉短絨資源。新鄉化纖表示,通過在新疆設立全資子公司,有利於保障公司棉短絨原材料採購渠道的確定性,以及採購價格的穩定性。
三是有助於企業開拓周邊新興市場。新鄉化纖就表示,通過在新疆設立全資子公司,公司計劃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實現對南亞和中東等地區重要客戶的對外出口和物流運輸,實現產品便捷出口。
而投資西部的收益,如果項目推進順利,會逐漸顯現出來。在這方面,華峰氨綸其實已經嚐到了大甜頭。
在浙江本部之外,華峰重慶氨綸有限公司已成為其業績的強勁支撐。2018年,華峰氨綸實現總營收44.36億元,淨利潤為4.45億元;其中,重慶華峰實現營收23億元,且實現淨利潤3.39億元。2019年上半年,華峰氨綸的總營收為21億元,淨利潤為2.37億元;其中,重慶華峰的營收為12.17億元,淨利潤為1.77億元。可以發現,在這兩個區間,重慶華峰在華峰氨綸總營收中的佔比都超過5成,對其淨利潤的貢獻更是超過7成。

2019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初,重慶華峰又新投產6萬噸產能。

不斷有新的化纖企業選擇投資西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大的方面看,當然是企業積極踐行國家重大戰略的體現。從具體方面看,則對企業自身的經營發展和市場拓展有著多層現實意義。在經歷了多年的工業化快速發展後,現階段,我國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的化纖企業普遍面臨著用工成本逐年高企、能源資源緊張、綜合經營成本較高等現實問題。而廣大的西部地區,在土地、稅收、能源、電價、招商引資政策等多個方面,都對重大項目投資落地有一定傾斜和優惠,用工成本也更低。泰和新材大力佈局的寧夏地區,工業用電價格低於煙臺。而且,寧夏越華就位於銀川寧東開發區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園區,在原材料等方面都有成本優勢。再以中復神鷹西寧碳纖維項目為例。碳纖維是一種高耗電產品,尤其是預氧化和碳化環節在整體生產成本中的佔比接近1/3。相比連雲港,中復神鷹西寧項目在電價、能源、用地等多個方面都能享受一定優惠。西寧新項目投產後,中復神鷹T700、T800 級碳纖維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下降,其產品和企業綜合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陝西榆林是國家級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國重點推進建設的大型煤化工產業示範區。通過在此佈局,恆力集團將能實施從“一塊煤到一匹布”的煤化工全產業鏈戰略,實現對煤炭“吃幹榨淨”。再生纖維素纖維是新鄉化纖的核心產品,生產這種產品的主要原料是棉短絨。新疆則是我國最主要的高產棉區,棉花單產遠高於全國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區內棉花種植面積、總產量、調出量已連續18年居全國首位,具有豐富的棉短絨資源。新鄉化纖表示,通過在新疆設立全資子公司,有利於保障公司棉短絨原材料採購渠道的確定性,以及採購價格的穩定性。新鄉化纖就表示,通過在新疆設立全資子公司,公司計劃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實現對南亞和中東等地區重要客戶的對外出口和物流運輸,實現產品便捷出口。而投資西部的收益,如果項目推進順利,會逐漸顯現出來。在這方面,華峰氨綸其實已經嚐到了大甜頭。在浙江本部之外,華峰重慶氨綸有限公司已成為其業績的強勁支撐。2018年,華峰氨綸實現總營收44.36億元,淨利潤為4.45億元;其中,重慶華峰實現營收23億元,且實現淨利潤3.39億元。2019年上半年,華峰氨綸的總營收為21億元,淨利潤為2.37億元;其中,重慶華峰的營收為12.17億元,淨利潤為1.77億元。可以發現,在這兩個區間,重慶華峰在華峰氨綸總營收中的佔比都超過5成,對其淨利潤的貢獻更是超過7成。2019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初,重慶華峰又新投產6萬噸產能。

“隨著重慶已有產能的全面釋放,以及採用領先工藝技術的新項目的上馬,公司的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先進產能佔比大幅提高,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繼續提高贏利能力。”華峰氨綸這樣表示。


文 | 本報記者 同黎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