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薄荷糖評分:8分(滿分10分)

朋友跟我說,她從戀愛到結婚到有孩子,第一次見老公發這麼大的火。出了名的好脾氣,就因為陪一年級的女兒,做數學作業,已經摔斷了2根筆了。

一年級,不僅僅是把孩子送進學校這麼簡單,更是對家長的一場挑戰。


如果你家也有初入小學的孩子,那麼你可能會面臨這些共性的問題:寫作業拖拉、上課走神、背過古詩一會就忘、數學算術出錯多…….打罵、吼叫、哄騙都不是出路。最有效的方法是陪孩子玩,讓孩子在“玩中學”。《不急不躁》就是教家長如何帶著孩子在“玩中學”的書。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薄荷糖評分:8分(滿分10分)

《不急不躁:用遊戲提升孩子學習力》總共有65個簡單有效的小遊戲,分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自控力、記憶力、想象力和表達力。可以看出,這五方面的能力,不僅是在小學階段最核心、最值得培養的能力,更是能讓孩子受益一生的重要能力。


這本書的作者魏華是兒童學習力專家,新東方家庭教育特邀講師。在出版之前,她首先用這套方法扭轉了自己孩子的厭學狀況,還組織了2000個家長參加了“學習力遊戲”的內測。從反饋效果來看,確實能夠普遍並顯著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果。

我拿到這本書之後,先是迫不及待地翻看了第三章。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小遊戲,能夠提高孩子的記憶力。12個小遊戲,如果僅僅給上小學的孩子玩,實在是太可惜了,明明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可以玩起來。再翻看下其他章節,也是內容豐富、簡單易操作。下面我分別從專

注力、自控力、記憶力和表達力這四個方面分別展開。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一、 訓練記憶力,輕鬆應對死記硬背

弗拉西斯.培根說:“一切知識的獲得是記憶,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心理學研究表明:只要對孩子進行有序的、有針對性的訓練,5~12歲的孩子在記憶力方面會出現突飛猛進的提高。

《不急不躁:用遊戲提升孩子學習力》裡分享了4種適合5~9歲的孩子的記憶力訓練方法,總共12個小遊戲。其中用聯想記憶法搶背電話號碼這個遊戲,特別適合衍生到孩子必須要背而平時不願意背誦的拼音、數字、漢字、單詞、課文等背誦任務。

具體玩法如下:(1)家長寫下一頁電話號碼;(2)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決定誰先開始;(3)勝出者選擇一個號碼,用計時器30秒開始背誦;(4)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有背出來,或者背誦錯誤,就宣佈挑戰失敗,換對方開始;(5)全部背誦結束,無論哪方獲勝都要一起慶祝,比如:一起吃小蛋糕、看一個動畫片、出去玩……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這個遊戲可以增加孩子記憶的樂趣,以比賽的形式營造了競爭的氣氛,抵消了死記硬背的枯燥感。除了聯想記憶法還有交替記憶法、比較記憶法、嘗試回憶法等遊戲適合穿插進行。當然在本章的最後,作者也提醒家長:注意多肯定表揚孩子,以提高孩子的積極性;玩記憶遊戲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要以培養孩子記憶方法和習慣為目標,不要過分強調記憶效果,還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這些“軟件”與有趣的遊戲相比,同樣影響著孩子的記憶力。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二、 訓練專注力,孩子聽課不走神

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說:“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地去學習。”一項國內的調查顯示,70%的孩子入學後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後,所有班主任一定會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一位資深老師曾在採訪中說:

成績好的孩子都很專注。可以說專注力是影響學習成績的“罪魁禍首”。

《不急不躁:用遊戲提升孩子學習力》從提高專注力穩定性、廣度、分配性和轉移性四個方面分享了多米諾牌、復讀機、123口令、消消樂等11個小遊戲。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舒爾特方格這個遊戲。

玩法很簡單,在一個3*3、4*4或5*5的格子裡,任意填寫阿拉伯數字1~25;挑戰者用手指依次指出數字的位置,同時讀出數字,家長記錄時間;誰耗費的時間短,誰贏。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我給4歲孩子做的“4*4”舒爾特方格

舒爾特方格,不僅可以用來鍛鍊孩子的注意力,還廣泛應用於飛行員、航天員的訓練。每天堅持用舒爾特方格練習,孩子的注意力水平能夠大幅提高。我按照書中的方法,自制的舒爾特方格,在家裡和孩子玩的時候,可以採用比賽的模式增加樂趣。讓爸爸當裁判,媽媽和孩子一起指數字,誰先指出誰就贏了。這樣全家人一起參與,更能增進親子關係

三、 訓練自控力,寫作業不再拖拉

羅伊.史密斯說:“自控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自控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控制、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生活中,孩子們會面對許多誘惑,比如做作業時,會受到遊戲的誘惑力;小孩子即使有了蛀牙,也會受到糖果的誘惑。

《不急不躁:用遊戲提升孩子學習力》列舉了“撈美人魚”、“木頭人”、“向日葵”、等11個小遊戲,但我覺得最高級的是“

情緒輪”這個遊戲。自控力與智力沒有什麼關係,從本質上講,自控力是一種心理能力,自己管理自己行為的能力。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自己製作的情緒輪,釋放情緒的8種途徑


“情緒輪”提供了孩子在不開心或者產生不良情緒時的有效措施。我根據書中的講解,又結合了我家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製作了個性化的情緒輪。我發現,這個情緒輪不僅孩子可以用,大人也可以用。有的時候,我們成年人處理情緒的方法,不見得高明。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沉迷於遊戲、追劇無法自拔。當成年人出現情緒問題,也可以轉一轉,用情緒輪的方法釋放不良情緒,達到心理平衡。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四、 訓練表達力,孩子表達更自信


李.艾柯卡說:“你也許有很棒的主意,但如果你不能把它傳播出去,那麼你什麼都做不成。”表達力,是指一個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圖等,用語言、文字、圖形、表情和動作等形式,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來的能力。可見,

表達可以通過肢體、圖像、甚至藝術形態(比如音樂、繪畫)的形式,語言表達只是其中的一種。當然語言表達應用於實際生活中,更廣泛一些。

《不急不躁:用遊戲提升孩子學習力》書中列舉了“小導遊”、“家庭劇場”、“每日故事”等9個小遊戲,但我最喜歡的是“售貨員”和“三個為什麼”這兩個。

“售貨員”的玩法是孩子當玩具售貨員,向顧客(家長)介紹商品。要介紹玩具的顏色、形象、玩法等各個方面,要打動顧客,顧客才能把玩具“買”走。這個遊戲可以提高孩子思考的全面性,也能鍛鍊表達的條理性。

“三個為什麼”的玩法是家長提出一個問題,由孩子來回答。家長連續提問3次“為什麼”,對方能答出來,就算成功了。比如,我們可以問孩子:“你為什麼喜歡這本書?”孩子答:“因為故事裡有善良的王子和美麗的公主。”我們可以接著問:“為什麼說王子善良呢?”直到問孩子3個“為什麼”。這樣由淺入深,能夠提高孩子表達的深度。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最後還有想象力的訓練,我就不具體展開了。整體來說,這是一本豐富家長遊戲力的工具書。但是65個遊戲,只是具體的方法,可以作為輔助工具,不能根本性解決孩子愛學習的問題。


要想讓孩子真正地愛上學習,還要從提高家長的底層思維認知入手。

家長是否做到了“愛記憶、有專注、能自控、會表達、敢想象”?家長能做到,在這種學習型家庭的氛圍下,孩子自然“有樣學樣”。家長都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優秀,這和“家長是普通學歷,卻要求孩子上清華北大”有什麼區別呢?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所以,《不急不躁:用遊戲提升孩子學習力》的前兩個章節,就是來解決“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這個終極問題的。我非常認可作者的一個觀點就是:學習從來都不只是正襟危坐在書桌前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教給孩子多少知識。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幫孩子建立好學習和樂趣的鏈接,孩子就能持續不斷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持續奔跑。

柏拉圖說,最有效的一種教育是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玩耍。當孩子的學習出現問題時,我們家長首先從要看看,是不是孩子的學習和樂趣之間的鏈接出現了問題。重新建立學習和樂趣之間的鏈接,才能真正地將“要孩子學”為“孩子要學”。

《不急不躁》︱如果你家裡有剛上小學的孩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本文作者:薄荷糖。讀書改變人生,因寫作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