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釋放生態紅利助推高質量發展

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釋放生態紅利助推高質量發展

生態修復後的湖南常德石板灘石煤礦區的新堰灣礦區治理點。 劉曼 攝

中新網長沙4月21日電 題: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 釋放生態紅利助推高質量發展

作者 劉曼

四月,位於長江沿岸的湖南嶽陽市君山區華龍碼頭,草長鶯飛,綠意盎然;陽光照在一江碧水上,波光粼粼,幾隻綠頭鴨在水中撲動著翅膀。遠處,十餘頭江豚不時躍出江面,相互追逐嬉戲,一幅生態文明新畫卷舒展開來。

近年來,湖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抓突出環境問題整治,重生態修復、促轉型升級,用實際行動守護好一江碧水,有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釋放生態紅利助推高質量發展

石板灘石煤礦區生態修復治理相關負責人介紹情況。 劉曼 攝

堅守生態“紅線”

沉積大量鏽紅色重金屬廢水的大型礦坑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經過環保處理、生態修復後的平整土地。近日,記者在湖南常德石板灘石煤礦區的新堰灣礦區治理點看到,礦坑的廢水廢渣得到處理,大地的“傷疤”逐漸癒合。

“主要採用了原位中和的治理方案,共投入生石灰粉530噸,封底黃泥、黃土約2000立方米。”常德市鼎城區副區長鍾科程介紹,治理好後的礦坑可作旱地、林地使用,還可與當地太陽山森林公園進行整體規劃,開發生態旅遊。

治理前的石板灘石煤礦區共有8個受汙染水體,約470萬立方米。一到汛期,礦坑內含硫、錳、銅等汙染元素的汙水外溢,流經之地寸草不生,並通過四通八達的水路,最終入河入湖,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

按照相關部署,常德市聘請國家、省級專家制定綜合治理方案,克服技術薄弱、地形複雜等困難,通過修建汙水處理廠、礦坑回填、生態復綠等一系列治理措施,重點解決了礦區石煤自燃、汙水外溢、生態破壞等問題。

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釋放生態紅利助推高質量發展

石板灘石煤礦區楓拾礦區治理點進行泥土回填、噴漿復綠等修復工作。 劉曼 攝

站在石板灘石煤礦區楓拾礦區治理點,75歲的薛綠毅看著推土機不停地將泥土推向礦坑,一旁高陡石煤壁噴漿掛壁及復綠同步進行,臉上露出燦爛笑容。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以前山上種滿了油茶樹,年產茶果十幾萬斤,年底每人還能分12斤茶油。”薛綠毅回憶,煤礦開採後,油茶樹全被挖掉,村民們過了幾十年睜不開眼、睡不著覺的日子。“現在好了,今年這個礦坑就能填上,說不定以後還能種上油茶樹。”

近年來,湖南抓突出環境問題整治、堅決守住生態“紅線”。自2018年起,該省連續3年以“一江清流、一湖碧水”為主線,綜合實施水環境、農業與農村環境、礦區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恢復等4大修復工程,實現清水入湖、清流出湘。

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釋放生態紅利助推高質量發展

城陵磯港。 劉曼 攝

打造“最美岸線”

晴朗春日裡,47歲的巡長江志願者周輝軍站在岳陽君山區華龍碼頭,吹起了獨特的口哨。不一會兒,十餘頭江豚先後躍出水面,以示回應。“只要天氣好,每天都有好幾群共幾十頭江豚在此嬉戲、覓食。”周輝軍說,他的這一“絕技”正是這兩年與江豚長久相處練出來的。

三年前,君山區華龍碼頭還是一個建於江岸,集砂石採集、攪拌加工為一體的混凝土加工場所,這裡砂礫成堆、噪音隆隆、塵土飛揚,江豚魚鳥四散而逃。

2017年7月,岳陽全面實施長江岸線專項整治、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對沿長江岸線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個非法砂石碼頭全部取締,並開展復綠工作。

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釋放生態紅利助推高質量發展

春日的湖南嶽陽市君山區華龍碼頭。 劉曼 攝

如今的華龍碼頭已成為市民及遊客休閒觀景的好去處。包括周輝軍在內的百餘名志願者每天都會沿江巡邏,撿拾白色垃圾,打擊電打魚、偷獵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

長江,在湖南“獨寵”岳陽,蜿蜒163公里。為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岳陽市近年來實施長江大堤造林綠化工程,完成長江岸線復綠1.3萬畝,港口碼頭復綠47.7萬平方米,洲灘、關停碼頭全部復綠。

2019年,湖南省落實《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全面實施城鎮汙水垃圾、化工汙染、船舶汙染、農業面源汙染、尾礦庫汙染治理“4+1”工程和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整治後,長江湖南段和湘、資、沅、澧四水2019年水質總體為優;洞庭湖總磷濃度持續下降。

“江豚對水質和環境的要求很高。目前湖南境內江豚穩定棲息種群達160頭,也側面說明了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向好。”岳陽市君山後湖管理站站長周潔說。

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釋放生態紅利助推高質量發展

城陵磯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全貌。 劉丹 攝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長江水道與洞庭湖交匯的城陵磯港,是湖南唯一通江達海的長江深水港口,也是中國內河主要樞紐港之一。但歷經時代變遷,港內設施陳舊,大量貨物露天堆存;晴天灰塵滿天,雨天汙水橫流直排長江,環保問題嚴重。

2019年6月,湖南啟動建設城陵磯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該項目主體工程——全封閉“膠囊”形散貨大棚日前封頂,進入最後的設備調試階段。

湖南省港務集團董事長徐國兵介紹,該項目選用了採用微動力除塵導料槽的設備,通過多級抑塵、除塵噴灑系統的協調工作,避免粉塵外溢;碼頭汙水尾水、噴灑水統一收集至港內汙水處理站,處理後循環再次用於港內綠化噴灑,實現汙水零排放。

項目投產後,城陵磯港到港散貨由碼頭前沿的卸船機卸載,通過皮帶機運送至全封閉大棚,再通過堆料機、取料機等裝卸到火車上,讓水鐵聯運無縫對接。

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釋放生態紅利助推高質量發展

君山區交通運輸局局長陳運華向媒體記者展示治理前的華龍碼頭照片。 劉曼 攝

“不久的將來,綠化率達46%的城陵磯港還會變成公園景觀式港口,為湖南打造長江‘最美岸線’添彩。”徐國兵說。

為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湖南在關停拆除長江干流岸線39個非法碼頭的基礎上,對27個利用項目進行清理整治,現已拆除14個、整改保留13個。

同時,湖南積極化解煤炭等過剩產能,推動洞庭湖區製漿造紙產能退出,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並通過實施產業項目建設年等舉措,積極佈局新興產業,引進新金寶、華為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助推長江經濟帶和洞庭湖區高質量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