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美食之大山裡走出來的肥腸

肥腸又名豬大腸、豬腸。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別看它形狀奇怪,未加工是味道也讓人不敢恭維,在人們的印象中,肥腸就是和臭味兒聯繫在一起的,甚至很多人不吃肥腸。也確實有很多地方用肥腸做的菜,無論是吃前還是吃後,都有一股臭味兒,吃這樣的菜,就不像是在享受,而像是在受罪了。但它卻有好高的食療作用:性寒,味甘;有潤腸,去下焦風熱,止小便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雖然是好東西但要能做成一道美味還是很考研廚師功力的。

常德美食之大山裡走出來的肥腸

肥腸的做法有很多種,可炒,可煮,可滷等等。其中魯菜就有一道名菜九轉大腸,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道來自湖南大山裡的名菜石門肥腸。

常德美食之大山裡走出來的肥腸

20世紀90年代,在湘西北的石門縣以及鄰近的澧陽平原,突然有一道菜式流行開來。不僅僅是流行,可以說還從來沒有一道菜式能有它的地位!不僅人們上餐館只點這一道菜就餐,連街頭無數大大小小的餐館都以它為名--"石門腸子館"。那時,它還叫"石門腸子"這個土得到家的名字。石門肥腸是對湘西北的一道新近興起的名菜,來源與北方的溜肥腸,結合當地土家人的做法而產生。目前石門肥腸在整個湖南省內乃至全國都有了一定名氣,成了一道極具特色的湘菜。

常德美食之大山裡走出來的肥腸

石門腸子,其實是一道又快又省又好吃的便當!經常可以看見石門人,無論是政府官員、教師學生,還是販夫走卒都會三五一邀,在冒著煙、噴著香的腸子館裡圍著一個煤爐子就餐。人們不僅將缽子裡的菜吃光,最後還會再要一大碗米飯,並將湯汁全部澆在米飯上,大口大口吃起了湯泡飯。

常德美食之大山裡走出來的肥腸

據《石門縣誌》記載,"石門肥腸煲"是由土家族青年覃正村發明。覃正村系石門縣所街鄉麻納峪覃家臺村民, 1968年從軍後在營房中當炊事員,學得一手過硬的烹調技術,1974年復原回鄉後務農,後經人介紹,他被招聘到縣供銷部門掌廚,先後在供銷學校、縣供銷社和石門大廈從事炊事工作。他少言寡語,在廚藝上精益求精。他見人們喜食他炒出的北方溜肥腸,就決定採用土家族的傳統方法炒出來燉著吃。經過一段時間研製後,便有了如今獨具一色的"石門肥腸煲"。後來,他為照顧各地食客的口味,又以石門肥腸煲為原本,推出了酸辣腸、脆皮腸、清淡味腸(不放辣椒)等幹堝系列。

常德美食之大山裡走出來的肥腸

現在,石門腸子走出了這個小山城,走向了長沙、廣州等大都市,成為湘菜中一道代表菜。現在,它不僅更名為"石門肥腸煲"這樣一個正式的名稱,更換了器具,還身價倍增,慢慢遠離了石門人的日常生活。

常德美食之大山裡走出來的肥腸

如果你在常德就很方便吃到正宗的石門肥腸煲,在市區有一家肥腸老店坐落在芙蓉路電視大學對面,老闆是石門人,肥腸味道正宗,客人也是絡繹不絕,有時間可以邀上三五酒友,一缽肥腸,一杯小酒,好不愜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