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西瓜品種——特小鳳類型和紅小玉類型

小型西瓜的生物學特性和生長髮育規律與一般大、中果型品種基本雷同。其主要特點是果實小,植株生長勢弱,易坐果,生育期短,外觀佳等。小型西瓜在幼苗生長、植株生育、果實發育等方面具有與大果型西瓜不同的生育特點,根據這些不同生育特點,在栽培管理上就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以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生產目標。

小型西瓜品種——特小鳳類型和紅小玉類型

特小鳳類型

這類品種的主要特點為果實圓球形,花皮、黃瓤,纖維少,汁多、質脆細嫩,口感風味特佳,是目前山東、遼寧、上海、江蘇等地小型西瓜生產上的主栽品種之一。

1.特小鳳

臺灣農友種苗公司育成,為雜交一代特早熟種。果實圓形至高圓形,綠色果皮上覆有墨綠皮條紋,瓤色金黃,瓤質細嫩、脆爽、汁多味甜,中心折光糖含量12%左右。果皮極薄,種子特小。果實較小,單瓜重1千克左右,每畝產量1400千克左右。較耐低溫,適於秋、冬、春三季栽培。在高溫多雨季節結果,較易裂果,應注意控制灌水和果實發育期加強防雨措施。

2.黃小玉

黃小玉為雜交一代早熟種,日本南都種苗株式會社育成。2001年11月分別通過湖南省和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全生育期83天左右,果實發育期23天左右。植株生長勢中等,分枝性強,耐病、抗逆性強,低溫生長性良好,極易坐果,單株坐果2~3個。果實高圓形,綠色果皮上覆有齒紋狀條帶。瓤色濃黃,無黃筋塊。瓤質脆沙細嫩,味甜爽口,口感風味極佳,中心折光糖含量12.5%以上。皮厚0.3釐米,較耐貯運。單瓜重1.5~2千克,每畝產量:爬地栽培2000千克左右,支架栽培3000千克左右。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湖南等地進行推廣種植。

3.玉玲瓏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育成。特早熟品種,全生育期85天左右;果皮綠色覆有墨綠色條帶,果實高圓形,果形指數1.1,皮厚0.3釐米,單瓜重1.5~2千克。瓤色橙黃色,中心折光糖含量11.5%~12%,邊糖9%,瓤質脆。抗逆性較強,易坐果,一般每株結2個果,較耐貯運。適應性廣,適於日光溫室、大(中)棚、小拱棚栽培,也可進行露地和秋延後保護地栽培。

小型西瓜品種——特小鳳類型和紅小玉類型

紅小玉類型

這類品種的主要特點是果實圓球形,花皮、紅瓤。

1.紅小玉

系由湖南省瓜類研究所引進的小型西瓜一代雜交新品種。日本南都種苗株式會社育成。2001年分別通過湖南省和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植株生長勢強,全生育期80~83天,早期果實自開花至採收約需35天。可以連續結果,果形稍大。一株可結3~5個瓜。抗病、耐溼性較強,低溫生長性良好。果實高圓形,果形指數1.1,深綠色果皮上覆有16~17條齒紋狀條帶,顏色濃粉紅,剖面均勻一致,不空心,不倒瓤。瓤質脆沙細嫩,口感風味好,中心折光糖含量12.5%以上。皮厚0.3釐米,較耐貯運,單瓜重2千克左右,每畝產量:爬地栽培2000千克左右,支架栽培3000千克左右。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湖南等地推廣種植。

2.佳人

黑龍江省寧安市紅城西瓜種子公司育成。2000年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佳人為雜交一代特早熟種,第一雌花著生在主蔓第4~5節上,以後每隔3~4節再現雌花。植株較耐低溫,易坐果,連續坐果性好,每株多者可結5~6個瓜。果實圓球形,綠色果皮上覆有墨綠色細條紋,紅瓤,瓤質細,多汁,中心折光搪含量11.5%~12%。皮厚0.3~0.4釐米,單瓜重1.5~2千克。

此外,同類型的品種還有北京蔬菜研究中心的京玲,隆平高科湘園瓜果種苗分公司的湘育冰晶,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的秀美,江蘇中江種業育成的春紅蓮、秋紅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