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獲取財富

追求財富追求成功是大多數人這一生的夢想,另外一群少數的人不是不想而是他們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畢業時懷揣著夢想經過社會的摧殘只剩下滿地的苟且,現在沒有資源丶沒有背景的人是否很難再獲得財富完成階層穿越。

有句雞湯說到:“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在給你關閉一道門的時候會給你開啟一道窗”這句話我們不管別人怎麼解釋在獲得財富的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承認人就有高低貴賤,有的人的起點就是某些人想要的終點,比如說王建林給王思聰創業資金就五個億,用完可以再給,要都失敗了回來繼承產業,初始創業資金5個億什麼概念?多少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掙到這些錢,網上一篇寒門再難出貴子寫道一個人辛苦考上大學勤勤肯肯學習不敢有一點馬虎畢業後和學渣同學一起去銀行面試拼不過同學,拼不過的原因既然是同學家裡有錢,說這些有什麼用呢?我又沒辦法回去再次投胎,階層分為好多層,這個時代可以很容易往前上升幾層。而且不管隨時都可以開始。沒錢人到底為什麼很難翻身呢?

我一朋友叫張輝這個人初中畢業就去大城市去闖蕩,當他坐車到達大城市後就感覺犯難了,舅舅舅媽在工廠上班爸爸媽媽也在工廠上班,到達城市後連個落腳的地都沒有後面迫於生計只能去找了一家包吃住工廠去上班,早上起來匆匆忙忙洗漱下還來不及吃早餐就前往工廠一值工作到很晚回來,一回來就癱在床上連動都不想動,他就這樣一直日復一日的生活著,拿到手的工資才4000來塊錢,一個月剛剛好花窮人就是進入這種模式一直在裡頭循環卻無法跳出。

我表姑的兒子就童虎他也是初中沒畢業就進入進入社會和張輝一起進入了同一家工廠做著同樣的工作,但是他心裡清楚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目標很清晰第一步要去城市中心高樓大廈上班月薪要破萬,他有了這個目標就開始去晚上搜索這地方上班人群都是工作什麼內容,搜索發現大多是營銷丶保險丶軟件等等 後面他選著寫軟件,但是他初中畢業學習能力並不強,但是他過怕了的流水線上生活,決定嘗試去寫軟件,去百度上搜了搜編程課程進行學習,一年後他真的學會了,並且順利進入軟件公司擁有體面工作,工作五年後他開了自己的軟件公司,現在已經實現財務自由。

為這是最好的時代是一個普通群眾最有多機會(難度也是最大)獲取財富的時代,古代想發財要靠做官,做官就要讀書比如每月有20貫左右。民以食為天,不管自然災害,也不管激增,平均在宋朝期間:1石大米(差不多60公斤),大約是700文,60公斤大米差不多140元左右。 綜合年代,科技水平,等因素,得出結論:1貫=240元。20貫就是4800元。而一本書價格《書林清話》記載,南宋淳熙三年,蘇州公使庫印刷《大易粹言》二十冊,耗紙1300張,棕、墨、糊藥、印背匠工食錢等1.5貫,賃版錢1.2貫,成本共計約3.3貫,標定售價8貫整。宋時一貫錢摺合約300人民幣,也就是說,一部《大易粹言》成本價需要990元,而售價足足2400元!這個價確實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的。一個讀書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是啟蒙類讀物,四書五經是必修課,歷代先賢之著作也是必讀的,可以想象,要供一個讀書人,非窮盡全族之力不可,所以普通人根本沒機會去讀書,導致財富分化越來越嚴重。

這個時代不一樣了一本紙質書就幾十塊錢一個家庭隨便都拿的出來,實在不捨得買紙書的也可以找到免費電子書,學習成本變低了。

同樣兩個人觀念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張輝他下班就看電視玩手機,一年中沒有成長所以只能原地踏步,就算他離開現在公司出去外面也找不到好的工作,童虎實現了財務自由。

現在是市場經濟你擁有技能值多少錢社會就會給你多少錢,我們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要想童虎一樣一步一步來,制定好計劃補齊每步計劃所欠缺技能補齊它,你我都是追夢少年,願都能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