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海西部油田全面打響提質增效攻堅戰

4月24日,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瞭解到,面對疫情防控、油價下跌的嚴峻考驗,我國南海西部油田咬定目標不放鬆,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提質增效等工作,發揮科技創新和精益管理雙輪驅動作用,堅持低成本策略,努力降低疫情和低油價帶來的影響,奮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在疫情防控方面,南海西部油田嚴格執行生產作業場所進入前健康觀察措施,建立疫情信息上報直通車機制,確保疫情防控信息和物資在海陸間高效流動,努力實現戰疫生產兩不誤。

截至目前,南海西部油田40餘個油氣礦全部正常運行,全力保障民生用能需求;油氣勘探開發工作按計劃展開,12個鑽井作業點鑽機轟鳴,作業不斷;重點建設項目連續施工,在建項目復工率達到100%。

我國南海西部油田全面打響提質增效攻堅戰

低油價來襲後,南海西部油田多措並舉推進降本提質增效,在勘探領域調整探井投資比例,強化各勘探項目的費用管理和監督自查;在油氣生產過程中加強日常生產動態跟蹤與分析,及時進行注水、注氣和產液結構優化,加強措施作業過程管控和油井精細化管理;對工程項目以目標油價反算項目投資,通過技術方案優化、合理利用市場機制等辦法提升項目經濟性。

南海西部油田精細挖潛,創新降本,大力推進勘探開發一體化,實現勘探、開發“雙豐收”。潿洲6-8油田曾一度戴著“低效油田”的帽子,科研人員經多專業聯合、多方面排查,成功找到限制油田發展的“瓶頸”,取得了兩口井新發現百萬方儲量的良好效果。兩口井的新發現給潿洲6-8油田帶來了勃勃生機。油田克服多個技術難題,最大程度提升鑽井效率,兩口井得以高效完鑽,節約鑽井費用900多萬元。

在全力開展降本增效的基礎上,南海西部油田重點開發項目穩步推進。我國首個海上大型深水自營氣田陵水17-2的陸地建造和海上鑽井工作同步展開,齊頭並進。該項目首次採用半潛式生產平臺加水下生產系統的模式進行深水油氣開發,投產後預計每年將向粵港瓊等地穩定供氣30億立方米,滿足大灣區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氣需求。

我國南海西部油田全面打響提質增效攻堅戰

“項目人員從春節以來就一直奮戰在建造一線,項目實施進度沒有因疫情而放緩。”據陵水17-2氣田開發項目總經理尤學剛介紹,中國海油提前組織員工實施14天健康觀察,目前已有4000餘人進入陸地建造現場施工。

在施工團隊的持續奮戰下,陵水17-2平臺的船體下部環形結構搭建已經完成,上層模塊也在進行分段組裝,預計今年9月開展船體和上部組塊的合龍工作。

此外,為推動南海最大油田群潿洲油田群產能深度釋放,新建生產水綜合處理平臺已在廣東湛江正式開建。據項目組介紹,項目施工團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根據南方氣候特點合理安排工期,緊抓天氣窗口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平臺早日出海安裝。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面對突發疫情、油價暴跌的嚴峻考驗,中國海油大力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等工作,全面深入推進發揮成本管控優勢,力克低油價給生產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堅決打贏低油價下生存和發展攻堅戰。

作者:曲藝

圖片來源:中國海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